音樂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的高中音樂鑒賞教學
三、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的切入
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的切入,是教學設計中的重要部分,也是教學理念的集中體現(xiàn)。對一部音樂作品的學習,需要有一個能帶動整體教學的切入點。音樂鑒賞的教學同其他音樂教學一樣,也有一個教學切入點的問題。切入點是一部音樂作品教學的樞紐,它關乎教學的方向。沒有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課程與評價的設計、實施將會失去目的和方向。[5]音樂課程最核心的目標是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促進學生個性的和諧發(fā)展,[6]以想象促進藝術表現(xiàn),構建文化視野、文化自覺的意識和文化自信。教師要積極尋找鑒賞課程中音樂文化建設元素,并找到一個好的教學切入點,深入挖掘音樂作品的文化內涵,為學生提供一個便于音樂欣賞、易于操作、易于掌握的學習環(huán)境。
那么,如何在音樂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選擇適合的音樂鑒賞教學的切入點呢?筆者認為,音樂鑒賞教學切入點的根應扎在音樂本體這塊土壤中,它應能迅速傳遞出音樂的最有效的信息,同時,又能帶動整部音樂作品的教學。音樂鑒賞教學應以形成音樂理解和鑒賞能力來促進音樂素養(yǎng)的發(fā)展。因此,教學設計要從音樂本體著手,視野要開闊。
(一)從教學目標中尋找切入點
教學目標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所有的教學行為都是圍繞教學目標來進行的。我們可以從教學目標中尋找切入點。
在選擇音樂鑒賞切入點時,不能貪大求全。切入點選得太大、不具體,不利于學生對音樂的整體把握,也不利于學生審美能力與審美情趣的培養(yǎng),不能帶動整個音樂作品的教學。相反,將切入點選得太小、太具體,把一部音樂作品肢解開來,會造成欣賞認知上的多枝節(jié)與多視點。因此,在選定音樂作品鑒賞的切入點上,我們必須要依據(jù)作品信息,從有利于學生欣賞、感悟、體驗的角度出發(fā),去尋找恰當、適切的教學切入點。
鑒賞不同于欣賞,更不同于音樂的認知教學。從美學的角度來說,欣賞是表層次的、共性的;鑒賞則是一個深層面的鑒定和欣賞。鑒賞不僅要認識音樂表面的結構,更要理解音樂深層面的內容,即對音樂作品本體的認知,它帶有廣泛的個性理解。例如,在《祖國頌》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教學目標定為:通過對合唱《祖國頌》的鑒賞,培養(yǎng)學生合唱藝術素養(yǎng),認識大型混聲合唱人聲表現(xiàn)方式與藝術魅力,感受豐富的音色效果;了解《祖國頌》的創(chuàng)作背景以及多聲部音樂的創(chuàng)作手法;了解中華民族的歷史傳統(tǒng)和文化積淀,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信,樹立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信念。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音樂所表現(xiàn)的強烈的抒情色彩與時代激情,找到音樂審美感知、音樂表現(xiàn)、文化理解在作品中的結合點,把握時機,靈活運用滲透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將“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置于目標首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探究能力,讓教學體現(xiàn)對話交流、合作討論、思維的碰撞與交融以及思維空間的拓展。
(二)從問題中尋找切入點
音樂鑒賞教學難是業(yè)界共識。實際上,鑒賞教學難在問題的設置。教師如果能夠選好問題,帶著問題找到切入點,就可以更好地把握音樂主線,進行放射性拓展,達到教師引導、學生自悟的效果。
我們知道,審美感知有與情感活動緊密聯(lián)系、主動選擇等特點。因此,教師在音樂鑒賞教學中,要通過問題的設置,將切入點建立在與學生情感緊密聯(lián)系、讓學生主動選擇等方面。
以歌劇《白毛女》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通過“歌劇的語言,繼承了什么樣的中國戲曲的唱白兼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歌劇的音樂以哪個地域的民歌和傳統(tǒng)戲曲音樂為素材?”“音樂表現(xiàn)了什么樣的情緒?具有什么獨特的民族風格?”“歌劇是什么樣的戲劇形式?”等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學生通過參與各種與民族音樂相關的欣賞、討論、想象、創(chuàng)作、表現(xiàn)、探索活動,了解旋律、節(jié)奏、結構、調式等音樂表現(xiàn)要素和人文線索信息,進行想象和拓展。這樣的教學設計,通過問題啟發(fā)學生的音樂感知和想象,在音樂實踐中體驗美感、怡情養(yǎng)性,在合作、探索和交流的過程中促進個性發(fā)展、積淀音樂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