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器樂教學,提升農村學生音樂素養(yǎng)
[摘要]器樂演奏是中小學生體驗美、感受美的主要途徑,在“以美育人”的大美育環(huán)境下,器樂教學正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農村經濟條件相對落后,音樂教學邊緣化現(xiàn)象格外嚴重,所以很多農村學生,特別是留守兒童的音樂素養(yǎng)偏低。開展器樂教學,為農村學生提供了一條音樂發(fā)展之路,對農村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器樂教學;農村學生;提升;音樂素養(yǎng)
陶行知先生說過:“鄉(xiāng)村教育是立國之本。”要想提高國民的素質,必須以極大的熱情和努力發(fā)展中國農村教育事業(yè)。由于地理環(huán)境因素,城鄉(xiāng)發(fā)展不均衡,農村經濟條件相對落后,導致農村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偏低?!兑魳?a href=http://shangwufuwu.com.cn/kegaizhuanti/list04/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器樂演奏對于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表達和創(chuàng)造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器樂教學被視為培養(yǎng)少年兒童音樂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可以提高學生的音樂綜合能力,其中多聲部的合奏更能培養(yǎng)學生之間良好的合作能力。因此,在農村音樂課堂實施器樂教學,對農村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
一、器樂教學使學生的器樂學習走向“平民化”
課堂器樂,指適合在課內面向全體學生進行演奏教學的樂器。課堂器樂一般具有音量小、便于攜帶與合奏、固定音高、演奏方法比較簡單等特點,如豎笛、口琴、口風琴等。課堂器樂易教易學,可以面向全體學生集體教學,使器樂教學走向“平民化”,讓音樂教育特有的育人功能惠及每一位學生。
農村小學生,由于家庭經濟情況困窘,家長的教育觀念比較閉塞,大多數(shù)學生沒有學過樂器,更沒有進行過系統(tǒng)專業(yè)的音樂知識學習。因此,在音樂課堂上進行器樂教學,可以彌補農村學生音樂教育的缺失。課堂器樂有豎笛、口琴、口風琴等,價格實惠,攜帶方便,且能夠做到人手一件,便于普及。同時,在低年級的音樂課堂中,涉及很多打擊樂器的認識、運用,教師可以進行簡單的打擊樂器教學,也可以帶領學生自制打擊樂器。如在易拉罐或礦泉水瓶里裝沙子、豆子、大米等,制作成沙錘;找兩塊竹板,用繩子串聯(lián)起來做成一個簡易的響板,等等。這樣課堂上不僅有了樂器,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作力與動手能力。
二、器樂教學夯實農村學生的音樂基礎知識、基本技能
著名音樂教育心理學家詹姆士·墨塞爾說過:“器樂教學可以說是通往更好地體驗音樂的橋梁,事實上它本身就是一個廣泛的音樂學習的領域。”同時,奧爾夫認為:“原本的音樂絕不是單純的音樂,它是和動作、舞蹈、語言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種人們必須自己參與的音樂,即人們不是作為聽眾,而是作為演奏者參與其間……”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的形成和實施沒有離開過演奏,認為學習音樂應該從演奏開始。
器樂演奏必須使用樂譜,運用音樂知識,通過器樂視譜演奏,提高學生的感知能力,促進學生對所學音樂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因此,教師應將基本樂理、視唱練習及音樂常識滲透到日常的音樂教學中,使學生學習基本樂理、具備一定的聽辨能力后可以繼續(xù)研讀樂譜,對樂譜中包含的調式、曲式結構、各種速度標記以及強弱變化記號等有所了解。這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教學,使學生較為系統(tǒng)、全面地理解音樂的基礎知識,掌握樂器的基本演奏技能,提高學生的視唱識譜能力、視奏能力、音準能力,以及更準確地理解音樂與表現(xiàn)音樂的能力。器樂教學使得音樂課堂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讓學生在應用中學習音樂,在主動學習中有效地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yǎng)。
三、器樂教學增強農村學生的自信心
由于農村經濟條件相對落后,很多學生適應性差,交往能力弱,情緒不穩(wěn)定,缺乏自信心。器樂以它本身的美和魅力,不僅能豐富教學內容,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自我表現(xiàn)的欲望。有些學生天生的嗓音不好,音準有偏差,他們大多在音樂表現(xiàn)方面感到自卑,不愿意開口唱歌,即使個別膽子大的學生敢于開口唱,但由于音樂素養(yǎng)的問題,唱出的旋律缺乏音準概念,這樣會妨礙他們音樂感知能力的發(fā)展。在這樣的情況下,借助簡單的樂器吹譜子來代替開口唱,學生反而比較容易接受,并能很快地掌握歌曲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