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新課標下的高中音樂教學方法
摘自:《清遠市華僑中學》
[內容摘要]:新一輪課改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眾多機遇,也在向一些相沿成習,業(yè)也成形的觀念提出嚴竣的挑戰(zhàn),迫使我們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觀念,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本文就新課程、新教法作了初步探索,并提出些建議。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給教育工作者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和機遇。21世紀的音樂課,無論是從音樂教育的理念,還是教材的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評價體系等方面均作了全方位的改革。課程改革在音樂教學中倡導了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它以突出音樂審美為中心,師生互動,強調學生主體性的培養(yǎng)與發(fā)揮,注重合作小組的建立與評價,重視音樂實踐的創(chuàng)造。課程是教育的核心,教師是教育的靈魂。教師本身能否與課程改革合拍從根本上決定了課程改革的成敗。作為一名高中的音樂教師,在不斷的學習、研究、實踐過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新課程全新的教育理念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強大沖擊。在新課標的指引下,我對教師靈活操作課堂有如下幾點體會:
一、以情感人、以美育人、激發(fā)興趣、愉悅審美。
音樂是最富情感的藝術,是人類的精神食糧,它能夠給人以愉悅,以享受。音樂的投入、想象、聯(lián)想、思考的范圍是廣闊的,是不可造型的藝術,并在瞬間或長期都能給人以不同層次的情感。音樂教育作為美育的重要途徑,其特質就是情感審美。情與美的這種不解之緣,決定了音樂教育就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音樂教育長期以來形成了以技能技巧為中心的技術教育,導致音樂教學既枯燥乏味又缺乏藝術性,致使學生喜歡音樂但不喜歡上音樂課。音樂教學的全過程,應是一種自覺的審美體驗過程,只有在長期的、反復的美感發(fā)生和發(fā)展中音樂教育才會影響到學生的情感意向,形成審美情操,從而使人格得到完善。作為一線音樂老師我們應該明確音樂教育要面向所有學生。我們的任務不是把我們的學生培養(yǎng)成音樂家,而是鼓勵、培養(yǎng)他們成為積極的,有一定音樂能力的音樂愛好者,使他們在音樂中享受快樂,并對音樂產生興趣,讓他們每次都帶著濃濃的興趣走進音樂課堂,讓他們時時保持一種對音樂學習的積極狀態(tài)和愉悅體驗。記得有一次布置學生寫對音樂課的體會時,有位學生是這樣寫的“最盼望星期三,那有我最喜歡的音樂課,老師的微笑從身邊走過,像一縷春風輕輕愛撫著花朵,像一陣雨露悄悄解開了疑惑,我們陶醉在迷人的音樂中,接受著美的熏陶……”“原來音樂課也可以這樣讓我留戀,我對音樂本不怎么感興趣,總認為自己缺少音樂細胞,而如今,我卻在期盼著每個星期僅一次的那節(jié)屬于我們的快樂課……”,以情感人,以美育人,激發(fā)興趣,愉悅審美,這樣的音樂課一定會受到喜歡音樂的高中生的歡迎。
二、視聽結合,同步感受,主動參與,深入體驗。
音樂雖然是聽覺藝術,然而在音樂欣賞中如果能結合視覺功能,發(fā)揮視聽能感的作用,創(chuàng)設音樂情景,那么學生對音樂的理解會更容易些,更深刻些。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是來自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是對新異事物的好奇。在《梁山伯與祝英臺》音樂欣賞課中,我投其所好,借助動畫手法演繹的《梁?!纷屚瑢W們去欣賞眼前精彩的一幕。動畫片《梁?!分杏型瑢W們非常喜歡的蕭亞軒,她以低沉聲線反串梁山伯。劉若英則演繹了活潑多情的祝英臺形象。臺灣著名主持人吳宗憲以充滿喜劇感的語調再現(xiàn)著那個長著酒糟鼻的反派人物馬文才。幽默搞笑的畫面,深情感人的音樂,同學們還沒來得及做任何準備就已被完全吸引并征服了。他們睜大眼睛注視著屏幕,聽著聲音,看著畫面,從而怡情悅心,在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中,情不自禁地萌生了喜愛音樂的興趣及參與音樂教學的強烈愿
望。視聽結合,學生猶如身臨其境,不僅感受到音樂美,還享受到劇情美,背景美,語言美,形體美。學生的聽覺、視覺、思維和情感同步?!读鹤!返诙n時,安排同學們“聽”音樂,只是靜靜地,純粹地“聽”音樂。以往沒借助動畫片《梁?!窌r,學生對完全“聽”音樂不是很感興趣,只有極少數(shù)同學能真正聽完全曲,絕大多數(shù)同學聽不到一半就顯出不耐煩的感受??扇缃?,再看看那些“聽”《梁祝》的學生,那么專注,那么感動,從他們的表情與眼神中,我讀懂了他們的感覺。
音樂教學必須貼近學生,音樂教師則應同學生一起享受喜怒哀樂。音樂老師要走出單純演講的角色,成為學生的激勵者、促進者、指導者、協(xié)調者,而不是一個好與壞,錯與對的評斷者。這樣才能讓學生敢想、敢說、敢創(chuàng)新,才能做到積極參與教學。高中生的求知欲望極強,這是由他們的年齡特點所決定的。作為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這一心理特征,積極靈活地在音樂課中加以引導和利用。通過《梁?!范n證明,新奇的刺激、巧妙地預設,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設置懸念,對典型音樂材料進行解剖可以激發(fā)學生求知欲的產生,從而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暢所欲言、發(fā)揮主體、小組合作、體驗感受。
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提出:音樂教學應是師生共同體驗、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表現(xiàn)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和審美心理特征,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在動態(tài)的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重要的位置。在校園中存在著這樣一種流行趨勢:有好多同學做功課時,耳朵里塞著小喇叭,邊聽MP3邊做作業(yè)。在“音樂的作用”一課中,我向學生們提了一個敏感的話題:“學生邊聽音樂邊做功課好不好?”我一改以往一講到底,“填鴨式”的灌輸教學法,讓學生通過辯論的形式自己親身感覺。課前先布置任務,全班同學自由結合,分成兩組,一組是正方,觀點是:“學生邊聽音樂邊做功課,好!”。另一組是反方,觀點是:“學生邊聽音樂邊做功課,不好!”。要求同學們通過各種渠道收集論據(jù),發(fā)表觀點。學生們又激動又興奮,磨拳擦掌,積極奮戰(zhàn)。音樂課上,正、反雙方代表你不讓我,我不讓你,不時引來陣陣掌聲。正方代表發(fā)言:“邊聽音樂邊做功課,好!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增加做功課的樂趣……”。反方代表馬上反駁:“做功課需要冷靜思考,聽音樂會分散注意力,對做功課不好……”。雙方代表都帶來了自己選的音樂進行實驗。正方代表播放了一首優(yōu)美抒情的柴可夫斯基的《天鵝湖》,反方代表則把學生中流行的“超級男孩”的《拜拜拜》亮了出來。雙方各抒已見,爭得臉紅耳赤,似乎都挺有道理,真是難分勝負,整節(jié)音樂課前三十分鐘都由學生主持,我這個老師,站在旁邊,不時用贊許的眼光看看我的這些能干的學生。最后的十五分鐘,我讓大家進行實踐活動,實踐才能出真理:(1)請同學們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本子和筆,抄寫一段文字,同時聽一組音樂,請學生感覺此時音樂的作用?(2)在黑板上出了一道有一定難度的數(shù)學題,邊聽音樂邊解題,請學生感覺此時音樂又有何作用?……通過實踐,同學們做出一致結論:該借助音樂的時候可以適當借助音樂,不該借助音樂的時候就不要邊聽音樂邊做功課,一切從實際出發(fā),才能更有效地發(fā)揮音樂的積極作用,正反雙方握手言和,一堂音樂課就這樣結束了,同學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音樂教室。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教學中,通過主動參與激發(fā)學生的音樂興趣,增強音樂教學情趣,不時點燃學生的音樂火花,有效地打開學生的心靈之窗,使其在情緒的勃發(fā)與激動中,享受音樂藝術的美,增長知識,陶冶情操。實施課改以來,一切都是新的,課程是新的,理念是新的。作為一線教師,要拋棄舊的教學思想及方法,深入學習新大綱,新課標,認真鉆研,重組教材,多從學生角度考慮安排教學,讓學生在每一堂課上都能體驗到快樂和成功,讓音樂課發(fā)揮出它應有的魅力!
我期望通過一年的音樂課,學生能了解一些世界音樂文化瑰寶,并培養(yǎng)學生勇于展現(xiàn)自我的信心,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和合作精神,在無形中提高學生的自身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終身熱愛音樂的興趣和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