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教學論文 > 大學音樂論文 >

當今音樂教育應該重視德育功能

作者:張俊梅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18-01-17   點擊:

  作者:湖南城市學院音樂學院 張俊梅


  我國的文化傳統(tǒng),對于“樂教”的重視由來已久。樂的德性功能,比藝術本身更為重要。遠在西周,當時的音樂教育內容為:“樂德”“樂語”“樂舞”?!皹返隆奔础爸?、和、祗、庸、孝、友”,“中”,猶忠也;“和”,剛柔適;“祗”,敬也,“庸”,有常也;“孝”,善父母曰孝;“友”,善兄弟曰“友”。“樂德”主要重于倫理道德,是音樂政治教化功能的體現(xiàn)?!皹氛Z”,主要指詩樂教學,詩歌弦誦,以合禮儀;樂舞則以六代樂舞為主,兼習小舞。


  從以上內容不難看出,周代的樂教思想主要表現(xiàn)為道德倫理教育與樂舞藝術教育、行為規(guī)范教育與審美情感教育共筑一體。其中道德倫理教育與行為規(guī)范教育的核心是“德”的教育,目的是培養(yǎng)人才,鞏固統(tǒng)治。周公是周代樂教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是為“德”而重“教”。因此,他制定禮樂,倡導樂教。


  作為承襲者,孔子在音樂的教育方面,也非常強調音樂幫助道德實施教化作用。他認為好的音樂應該美善合一,道德同時也應該滲透進音樂。學習音樂是人的修養(yǎng)的最高階段,因此在《論語》中寫道:“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另外,孔子還認為“移風易俗,莫善于樂”,由此可見,他很強調音樂的德性教化功能。


  與他們如此重視德育相比,在經(jīng)濟發(fā)達的21世紀的今天,我們在教育中表面上看是更注重音樂本體的審美功能,卻忽視了音樂的德性功能,顯示出了對其德育功能的淡漠。音樂教育在技術化與工具化的思想影響下,逐漸被放逐了德性功能,這對人的全面發(fā)展尤其不利。即便從我們習以為常的“教書育人”這四個字也可看出,教書在前,育人在后。而實際上,在目前的整體教育環(huán)境中,育人已經(jīng)很弱了。


  這種傾向在高等音樂教育中,更為明顯。稍有教育常識的人都知道,音樂的德性功能更多體現(xiàn)在學習主體的理性思考過程中,依附于藝術理論。但是,在教學實踐中,明顯體現(xiàn)出重視技巧忽視理論的傾向,即大家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運用在了聲樂樂器以及舞蹈的學習上,甚至為了學習專業(yè)技巧而不惜犧牲應該學習的理論課。正是由于這種傾向也導致了理論老師上課動力不足的現(xiàn)象。而在技巧課上老師和學生幾乎都專注于技巧,技巧的突破和提高成為了衡量學生學習進步與否的一個重要標準。久而久之,由于教學中老師疏于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學生的整體德育水平緩慢下降,并且經(jīng)常出現(xiàn)讓我們難以理解的極端案例。


  2010年,發(fā)生了西安音樂學院鋼琴系大學生藥家鑫在撞傷人后又殘忍殺人的事件,全國轟動,引發(fā)了人們的普遍關注與思考。藥家鑫案原告代理人張顯在他的自己的文字材料中這樣寫道:“在法庭上西安音樂學院終于出現(xiàn)了,帶來了他若干獎狀及部分懇求饒恕他的請愿書,在國徽下、莊嚴的法庭上能成功嗎?!這簡直是一出拙劣的表演,這些小把戲與他所犯的罪相比顯得無比蒼白,實際上又一次給你們學校抹黑。難道藥家鑫的犯罪事實還不清楚嗎?還需要你們最后再證明他是你們學校的優(yōu)秀學生嗎?簡直是對你們學校一個莫大的諷刺!應該為有藥家鑫而感到羞愧!所謂優(yōu)秀學生:不外乎就是想向法庭證明藥同學一直關心同學、尊敬老師、按時上課、上課發(fā)言積極、不缺作業(yè)、經(jīng)常擦黑板、鋼琴彈得頂呱呱等等,這些就能抵消他的一些殘忍暴行嗎?能寬恕他殺人的天罪嗎?唉!你們這些同學的舉止太有辱大學生的稱號了,認識水平已經(jīng)降到了無知的地步?!痹娲砣朔从车氖聦嵳娴淖屓诵耐?,更讓人感嘆我們的高等音樂教育有何擔當?我們是培養(yǎng)獲獎他這樣的“好學生”嗎?


  雖然極端案例并不能準確而全面地說明問題,但至少應該讓我們引起深刻的思考:目前缺乏德性培養(yǎng)的音樂教育,其實偏離了我們音樂教育的終極目標。我們認為,音樂教育是美的教育,通過音樂教育,應該讓大家知道什么是美的音樂,美的藝術。學習美的藝術是為了熏陶美的心靈,從而塑造美而健全的人格。塑造美而健全的人格才是音樂教育的終極目標。


  我們真應該向古人學習,在當代音樂教育中重提德育,并且將其放在一個極其重要的位置。要言不繁育,在教育實踐中,以下幾點需要加強。


  首先,音樂課堂上應加強對人文理論課的重視,例如中西音樂史這兩門課程。通過這兩門課程我們可以讓學生走進音樂家的世界,了解作品的同時也要了解音樂家的生活和人品,老師在講課時要有意識地向學生表達對音樂家高尚品格的肯定。另外,在欣賞音樂時,老師要有意識地讓學生欣賞音樂的美,理解音樂的美和心靈的美、行為的美是相通的。


  其次,在專業(yè)技巧課上,作為音樂老師,同樣需要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我們在教學中不能僅僅重視技巧的傳授,要通過分析作品來提高對作品的理解,在演唱或演奏作品的同時要讓學生感受音樂的美感,抒發(fā)真摯的情感。通過學習,讓專業(yè)技巧和人格魅力同時成長。在傳授技術時,老師要讓學生感受音樂的形式美和內容美,通過音樂的美來熏染出心靈的美。


  最后,作為音樂老師的我們,也要身體力行,做德性修養(yǎng)不斷提升的模范。無論在日常的教學還是生活中都應該為人師表,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能過于功利化和拜金主義,讓音樂純粹成為我們賺錢的工具。要知道,作為老師的我們在無形中會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


  正是因為樂教傳統(tǒng)重視了音樂教育中的德育,才使得我們看到文化史上無數(shù)藝術與德性修養(yǎng)融為一體的音樂家。也正是因為當前我們的音樂教育中對德育的忽視,才產(chǎn)生了“好學生”成為殺人犯的可悲現(xiàn)象。音樂越來越豐富,可是學音樂的人卻越來越空虛,“音樂人”吸毒、酗酒等不良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這些難道還不足以引起我們的反思嗎?


  總之,音樂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培養(yǎng)具有健全人格的人。語言終結之處,便是音樂開始的地方。音樂本身的特殊性讓它在德育方面具有超越其他藝術的功能和作用。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并在具體的音樂教育中發(fā)揮音樂的德育功能,才能通過音樂教育塑造出更完美的人。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wǎng)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QQ:3999112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