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教學論文 > 音樂管理論文 >

音樂教育,為“減負”撐起一片藍天

作者:郭聲健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發(fā)布時間:2018-01-17   點擊:

 

也許大家都注意到了,教育部在新千年下發(fā)的第一個文件是《關于在小學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緊急通知》(2000年1月3日,教基[2000]1號),召開的第一個會議是“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負擔工作電視會議”(2000年1月7日)。大家應該還注意到了,3月份在北京召開的人大、政協(xié)兩會上,減輕學生過重負擔,成了代表們討論的熱門話題之一。由此我們不難看出,“減負”乃新千年我國教育工作的第一件大事。

中小學生負擔過重是長期以來困惑我國基礎教育的一大頑癥,在當前形勢下,它甚至已成為制約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瓶頸”。中小學生負擔過重主要表現(xiàn)為書本多、課程多、作業(yè)多、考試多、補習多、競賽多,學生每天學習時間過長,睡眠嚴重不足,這已使學生不堪重負,而且越來越加重了學生家長的經濟負擔。因此,概括地說,“減負”就是要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心理負擔、經濟負擔。減輕學生過重負擔可以說是提高民族整體素質,使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長的需要,是提高人才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增強我國在21世紀競爭能力的需要。

那么,面對新千年這場“減負”圍殲戰(zhàn),音樂教育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還是主動參戰(zhàn)、一顯身手呢?為了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長,為了教育事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也為了音樂教育自身的不斷完善,我們有100條理由說:音樂教育必須、也能夠在這場“減負”戰(zhàn)中有所作為。

   

    一、音樂課堂教學,該“減負”時就“減負”

一般來講,音樂教學很少有課堂書面作業(yè),也基本上不留家庭作業(yè),按理不會有課業(yè)上的負擔,但事實上并不完全是這樣,音樂課堂教學照樣也存在“減負”的問題。一些老師由于對中小學音樂教學的目的、任務以及教學規(guī)律存在認識上的偏差,一味地把音樂知識技能的傳授與訓練看成是音樂教學的全部,一味地采用單調枯燥的訓練方式進行教學,致使學生在音樂課堂上不僅領略不到音樂帶給他們的快樂,反而備受諸多非音樂因素的騷擾,以致增加了學生的心理負擔。

音樂是藝術,藝術是美的,它能給人以美的享受,但違背藝術規(guī)律和青少年審美發(fā)展規(guī)律的藝術教學是不能給學生以美的享受的。偉大的劇作家莎士比亞曾給人類奉獻了那么多的藝術精品,帶給我們那么豐富的精神食糧,可他怎么也想不到,當他回到故鄉(xiāng)的時候,那里的小學生都遠遠地躲著他。為什么?原來故鄉(xiāng)的學校以莎士比亞為榮,對他的作品備加重視,因此要求學生長篇背誦他的戲劇作品。于是,本來是帶給人們無限快樂的藝術精品卻成了學生沉重的課業(yè)負擔,令學生苦不堪言,莎士比亞這位慈祥可敬的老人在學生心目中由此也變得那樣的猙獰可怖。筆者小孩幾年前由南方小鎮(zhèn)轉學到北京,新的學習環(huán)境使他頓感學習課程輕松愉快、學習生活豐富多彩。但沒過多久,音樂課帶給他的壓力令他有些喘不過氣來,因為此前沒學過五線譜,這使得他一下成了北京音樂老師心目中的“差生”而不時受到奚落。為此,有那么一段時間,音樂課成了孩子在學習上的惟一負擔,每周兩節(jié)的音樂課竟成了他最難熬的時光。可見,音樂課如果上得不好,同樣是可能成為學生的沉重負擔的,這種負擔可能更多的是屬于心理上的重負。因此,音樂課堂教學并不是絕對的沒有負擔可減,該“減負”時還得“減負”。

音樂課堂教學除了自身“減負”外,還可以在其他學科的“減負”上發(fā)揮一定的作用??陀^地講,學生過重的課業(yè)負擔主要還是那些受重視的所謂“主科”所造成的,就整個學校教育而言,音樂教育一直是最不受重視和最為薄弱的方面,在許多學校,每周僅有的兩節(jié)或一節(jié)音樂課往往被其他學科無理地霸占,這實際上就是在赤裸裸地加重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因此,在當前這場“減負”戰(zhàn)役中,我們每個音樂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據(jù)理力爭,堅守音樂課堂這塊陣地,決不讓別的學科占領它??梢哉f,按照教學計劃開足音樂課程,這本身就是在為學生“減負”。當然,在別的學科“減負”的同時,音樂學科也決不可“乘虛而入”,這就要求音樂教師一定要對音樂教育的價值、目標、任務等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一定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讓學生真正喜歡我們的音樂課程,讓音樂伴隨著學生健康、愉快地成長。

 

    二、課外音樂活動,讓孩子度過美好時光

應該說,“減負”本身并不是目的,著眼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才是根本。學校應該為學生編織幸福的童年,給學生提供寬松的、充滿歡樂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求知求發(fā)展。如果 “減負”返還給學生的自由時間和空間,我們不能給予科學安排,就可能使學生無所事事,又會滋生新的問題。因為,“減負”前,學生習慣聽從老師安排,被動作業(yè),不會主動看書讀報,也不會主動組織或參與有意義的課外文體活動。有家長反映,“減負”后,孩子的空閑時間頓時多了起來,孩子不知道該做些什么,于是電視便成了他們課余生活的全部,而與其讓學生泡在電視里,還不如加點課業(yè)負擔好。也有學生反映,“減負”并沒有給他們帶來想象中的愉快,反而感覺無所適從,空虛無聊,真還不如辛苦做點作業(yè)好。面對這一令人尷尬的場面,怎么辦?我們想,要想讓學生的課余生活更充實、更有意義,讓學生遠離孤獨,也遠離危害他們身心健康的“三室兩廳”,積極開展集體性的課外音樂活動應該是一條最有效和最重要的途徑。當然,課外音樂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如何在當前大力“減負”的新形勢下,根據(jù)學校具體情況,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特長,有計劃、有組織的開展各類音樂活動,這是一個新課題,需要認真探討和實踐。

應該特別指出的是,在這里我們倡導大力開展課外音樂活動,直接目的當然是為“減負”撐起一片藍天。因此,課外音樂活動千萬不要在“減負”旗幟的掩蓋下干起“加負”的事情:不要減輕了課堂教學的負擔,卻又增加了課外活動的負擔;不要減輕了其他學科的負擔,卻又增加了音樂學科的負擔;不要減輕了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卻又增加了家長的經濟負擔。一句話,應該是讓學生在課外音樂活動中愉快、健康地成長,真正通過課外音樂活動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

廣義地講,課外音樂活動既包括在校園內開展的課余音樂活動,也包括在校園外開展的家庭和社會音樂活動。無論是校內還是校外的音樂活動都有一個導向問題,導向正確,則能有效地減輕學生的過重負擔;導向錯誤,則將進一步加重學生的負擔。校內音樂活動應該面向全體,淡化技能,鼓勵參與,培養(yǎng)興趣,給每個學生以成功的愉悅和美的享受,不要為了培養(yǎng)“尖子”以及為了個別人的獲獎,而把絕大多數(shù)學生拒之于音樂大門之外,剝奪他們參與音樂活動、接受音樂教育的權利。校外音樂活動應該充分尊重學生自己的選擇,不要強迫學生去愛最不愿愛的“愛好”,不要強迫學生去考最不想考的“考級”,以從根本上杜絕剁手指、扎鋼琴之類的悲劇發(fā)生。當人們把“減負”的目光集中在某些主科的課業(yè)負擔上時,我們也不要忽視了那些功利性太強的課外藝術活動帶給學生的心理負擔。由此,我們也要向那些熱衷于“特長”、“考級”、“競賽”的家長們呼吁: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讓我們共同為孩子們“減負”吧。

 

音樂教育,請為“減負”撐起一片藍天!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QQ:3999112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