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教學論文 > 高中音樂論文 >

建構多元融合模式 培養(yǎng)音樂鑒賞能力

作者:江蘇省啟東中學 季曉琴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23-04-29   點擊:

  時代的進步并不意味著音樂教學中忽略我國的傳統(tǒng)詩歌。時代的進步需要學生多元文化素養(yǎng)的同步提升。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也需要積極跟蹤現(xiàn)代音樂與詩歌整合的優(yōu)秀作品,與時俱進,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二)整合美術,升華審美意識

  音樂是聽覺藝術,美術是視覺藝術,通俗地講,音樂有韻律之美,美術具有意境之美,兩種藝術均強調豐富的感覺和想象。高中音樂教學中,在音樂播放前或播放中中利用多媒體放一些具有相似感覺的畫卷或者圖片,有助于學生“狀態(tài)”的提前帶入或同步共鳴,進而有助于學生音樂感知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教學“中國通俗音樂”時,教師可能常常帶領學生鑒賞《鄉(xiāng)戀》《給你一點顏色》等作品。以《給你一點顏色》的歌詞為例,歌詞中的“剩下塊石頭是華山”“鳥兒背著那太陽飛”“華山和黃河做了伴”等具有顯著的畫面感。歌曲本身具有一種關中地區(qū)特有的豪邁情感和粗獷氣勢?;诖耍诟枨シ徘?,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呈現(xiàn)華山四季的宏觀景色,體現(xiàn)其凌厲壯美。其次,在音樂播放中再根據(jù)歌詞和音樂曲調切換成相應的畫面,如“為什么天空變成灰色”“為什么大地沒有綠色”等等。學生在畫面的刺激下,大腦很容易與歌詞和曲調共鳴,提升體驗感,同時還會滲透一些環(huán)保意識。

  在音樂教學中,美術可以作為一種“佐料”,將音樂鑒賞這道大餐變得更加美味可口。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搜尋收集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美術作品,進而實現(xiàn)整合美術的經(jīng)常性。學生在視覺刺激下,對音樂的審美能力會顯著增強。

  綜上,音樂鑒賞課是提升學生藝術修養(yǎng)和欣賞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實現(xiàn)文化自信不可或缺的有效方法。在實際教學中,音樂應朝著多元融合的模式發(fā)展,不局限音樂本身,最終實現(xiàn)學生的藝術鑒賞空間的拓展和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wǎng)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QQ:3999112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