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高中合唱團的建設與發(fā)展
規(guī)范的考評是合唱團水平不斷進步的發(fā)動機,考評應涵蓋包括新生團員在內的全部成員。其中,考評主要針對新生團員,除招新考評外應增加中期考評,即學生合唱團參加一定時間、頻次的訓練后,就要適時開展中期考評,考評項點包括音準技巧、節(jié)奏掌握、合唱協(xié)同、意愿意志等核心內容,并與招新時期的成績進行比對,以此判斷招新團員的進步與否,對于考評效果較差或產生退意的學生應在自愿的前提下退出合唱團,以此保證合唱團成員的核心競爭力。
(二)深挖教學效益科學合理排練
現(xiàn)實而言,本科率、重本率是一所高中的生命線,沒有升學率的高中即使藝術教育搞得風生水起,也很難得到家長和社會的認可,而沒有長遠的規(guī)劃與建設,突擊排練、應付比賽的做法很難建設成功的合唱團。音樂教師要創(chuàng)新合唱課堂教學模式,改變以往合唱教學偏整體、輕個人的傳統(tǒng)課堂目標,要充分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在不占用學習時間的前提下,利用拓展提素課、周末、課外時間進行合唱訓練指導,深挖教學潛能,提升教學效益。
高中階段的學生音域比較狹窄,合唱團教師要根據(jù)學生成員年齡特點制定日常排練計劃,遵循聲樂教學的一般規(guī)律方法。首先青春期的學生發(fā)育對呼吸影響較大,呼吸訓練是每次排練的必要組成,教師要指導學生掌握呼吸節(jié)奏變化規(guī)律,熟悉快慢呼吸基本方法,學會充分調動自身胸、腹、膈部位調整呼吸。然后,教師要注重學生音準節(jié)奏的掌握,音準的訓練要持續(xù)排練的全過程,包括了長音音準、自然音程、調節(jié)音階的練習,注重音階在合唱中的使用。再次,日常排練過程滲透藝術感染力思想,讓學生感悟指揮手勢、合唱曲目藝術形象的內涵,從而調動情緒控制演唱細節(jié),完美表現(xiàn)藝術作品的極致效果。
(三)精選合唱曲目重視日常展示
學生通過合唱表演展現(xiàn)多聲部樂曲震撼、賦有內涵的藝術魅力,這就使得高中合唱訓練應從學會聽、如何聽開始,學生先學會合唱曲目的鑒賞,再進行技巧系統(tǒng)訓練。高中合唱團的成員、受眾多是在校高中生,合唱曲目的選擇至關重要,既要靈活多變又要考慮學生實際。音樂教師可以按照合唱的人聲組合或者有無伴奏進行選材,合唱團所有的曲目必須結合高中生生活實際,符合高中階段學生審美,借助音色、節(jié)奏、伴奏的變化細分主題、選材,能夠保證高中生感受到藝術作品的內涵,能夠“聲臨其境”聆聽的樂曲的思想,從而體會音域寬廣、波瀾壯闊的合唱藝術特色。
合唱團的基礎建設實踐一般由音樂會、藝術節(jié)實現(xiàn),合唱團要重視公共展示的機會,認真籌備、積極參加,在公開舞臺上提升合唱團集體榮譽、合唱素養(yǎng)、個人技能。在公開表演過程中,教師要把合唱藝術感染力放在首位,把音樂教育功能作為宗旨,把美學鑒賞培育作為目的,引導學生注重合唱藝術本身與藝術表現(xiàn),在表演中感受音樂、體會音樂,在聆聽中享受音樂、感受音樂,堅決避免帶有其他目的性的表演。
(四)建設溫情團隊創(chuàng)新排演策略
合唱團建設的工作主線圍繞日常排演展開,而日常排演活動需要占據(jù)學生大量時間,尤其是公開表演之前,學生們面臨緊張排練的同時更要面對月考、期中期末考、乃至高考的壓力。面對這種現(xiàn)實情況,教師要創(chuàng)新排演工作策略,掌握科學排練流程,凸出“以學生為本”的情感教育、人文情懷,主動關心、疏導學生心理障礙,避免合唱團的消極影響。
合唱團排演可根據(jù)教學一般規(guī)律,在曲目初步排演階段同步進行多個樂曲的學習,嚴格要求學生訓練,反復穿插新舊曲目,使初步學習的學生避免低級失誤。在曲目提升訓練階段重點要求學生掌握演唱技巧,鞏固演唱效果,使強化學習的學生避免細節(jié)失控。在臨時會演階段側重舞臺禮儀、精神風貌的展示,明確整體流程,使深化學習的學生避免后期失誤。
結語
作為一線音樂教育工作者,應明確合唱團是新教學改革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明確合唱團這樣組織手段能夠實現(xiàn)“有聲的藝術教育”滲透“無聲的美學教育”的良好愿望,讓學業(yè)與音樂成為朋友,高中合唱團的發(fā)展與建設必將長足進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