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教學論文 > 初中音樂論文 >

淺談音樂課堂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

作者:謝福敏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發(fā)布時間:2019-09-22   點擊:

  音樂是美的藝術,是情感的藝術。就中小學音樂課而言,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只教唱幾首歌曲或講述一些簡單的樂理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吸引學生積極地投入到感知體驗、模仿表演、合作探究、評價比較等音樂教學活動中來,美美地學習音樂,享受音樂,表現音樂,進而得到美的熏陶。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進入表現音樂的最佳狀態(tài),唱出的歌聲真摯動聽,從而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讓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學習”是新課標的一個重要理念,情境教學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催化劑。這就要求教師要善于將教材資源與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整合,創(chuàng)設出有利于學生學習和感受音樂的教學情境。

  一、問題化的情境創(chuàng)設

  有價值的教學情境一定是內含問題的情境,它能有效地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學生積極的思維往往是由問題開始的。提問是教師促進學生思維,評價教學效果,推動學生實現教學目標的基本控制手段,是溝通教師、教材及學生三方面聯系的橋梁。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應在教材內容和學生求知心理之間巧妙地設計問題,把學生引入一種與所學密切相關的問題情景之中,讓學生經歷問題——深思——探究——發(fā)現——解決問題”的過程,順利地完成學習內容。

  如初聽《瑤族舞曲》時,教師可通過多媒體展示《瑤族舞曲》結構演示圖,要求學生帶著問題欣賞作品。如:樂曲的情緒與《快樂的羅嗦》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區(qū)別在哪?全曲的音樂情緒是否有變化?如果有,它是怎樣變的?這樣的問題設計,既能引導學生聆聽音樂,加強聽的有效性,而且使音樂欣賞更具有目的性。這樣的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能有意識引導學生在聽音樂、唱旋律、找視唱難點、分析樂譜、體會音樂要素在音樂作品變化中的特點;同時把課堂需要解決的向題,有意識地、巧妙地寓于各種各樣符合學生實際的問題中,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學生主動思考,主動探索,使學生自覺地進入到新知的主動探究過程中,真正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體。

  二、探究化的情境創(chuàng)設

  學生都有很強的好奇心,他們在遇到矛盾或疑問時,往往會產生很強的知道愿望。這時大腦特別興奮,于是就會積極思考,千方百計地去探索其中的奧秘。教師在導入時,根據教學內容,可設置一些能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探索欲的問題。多媒體集“聲、色、畫、樂”于一體,色彩豐富的畫面,生動可感的聲音,有利于創(chuàng)設特定的意境。有效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圖像、聲音、色彩等形式來傳遞教學信息,對視覺、聽覺可形成強烈的刺激。學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觸手可及,可喚起學生強烈的探索欲望。

  著名愛爾蘭《大河之舞》是風靡全球的踢踏舞經典之作。為使學生掌握這種自由、隨意、突出腳下節(jié)奏變化的踢踏舞風格和特點,教師首先要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搜集有關踢踏舞的錄像、圖片、并制作成多媒體課件,以便學生直觀地了解教學內容;教學中,通過播放多媒體課件《大河之舞》錄像,讓學生思考并討論:愛爾蘭踢踏舞給你帶來哪些感受?真正使學生體會到,踢踏舞演員不僅僅是舞蹈的表演者,同時也是舞蹈音樂的演奏者;感受《大河之舞》整首舞曲中,同樣的旋律在不斷地重復著,但每一次旋律出現的時候,舞蹈演員都會采用不同的踏擊方式,舞步越來越快,節(jié)奏變化越來越豐富。真正使學生在欣賞和體驗中由感受節(jié)奏——表現節(jié)奏——創(chuàng)造節(jié)奏這一層層遞進的過程中,情緒隨之越來越興奮、越來越激動,達到了記住舞曲主旋律的目的。

  三、故事化的情境創(chuàng)設

  教學的藝術,不在于教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若能應用故事創(chuàng)設情境,不但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吸引學生進入教學情境,還會從融知識性、趣味性、思想性為一體的故事中獲取大量的德育素養(yǎng),使他們逐步形成崇尚科學、勤奮學習、拼搏進取的思想品質。

  在欣賞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搖籃曲》時,我首先介紹的不是舒伯特的生平及代表作品,而是講了一個“音樂家與土豆”這一聞名世界的故事。學生們一下子靜悄悄的,由不在意到全神貫注。隨著故事的深入,學生們的情緒也發(fā)生了變化。當聽到舒伯特為換一盤土豆充饑而即興創(chuàng)作的《搖籃曲》在舒伯特死后三十年,就拍賣成四十萬法郎的高價時,學生們的表情由淡淡的傷感變成了憤憤不平。在我的啟發(fā)下,同學們大膽提問,各抒己見。有的想知道舒伯特生活的國家和當時的社會背景,還有的學生則問我:“作曲家貧病交加,為什么還要堅持從事薪水微薄,不被重視的音樂創(chuàng)作呢?”常說的“以美輔德”、“寓教于樂”很自然地就收到了德育教育的效果。在學生迫切的目光中,我們開始欣賞這首《搖籃曲》。學生們自覺地由剛才熱烈的氣氛馬上安靜下來。他們是用心在聽,因為他們已和作曲家在情感上產生了共鳴。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QQ:3999112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