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問在初中音樂欣賞課中的運用
前些天,我有幸參與了教師優(yōu)質(zhì)課的評比,有幾節(jié)欣賞課得到了評委組的一致好評,究其原因,在于教學中的“問題設計”不僅清晰地反映了課堂教學的主線,而且體現(xiàn)了整個教學的過程與方法?,F(xiàn)與同行交流這些課在“問題設計”中的成功之處與我的體會。
一、直奔目標
1.緊扣目標,適時提問。
在音樂課堂中老師就某首歌曲、樂曲所提出的一個或一組問題實際是為了讓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而進行的暢所欲言的交流。這一過程既是學生學習的過程,又是教師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過程。當然在這一過程中老師必須清清楚楚地知道教學生哪些音樂知識、發(fā)展學生的哪些審美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哪些音樂素養(yǎng)。
課例:欣賞《伏爾加船夫曲》
(初步欣賞)
師:請同學們聽音樂《伏爾加船夫曲》并思考:你從音樂中聽到了些什么?歌曲屬于哪個國家?歌曲的力度是怎樣的?生:(1)我聽到了沉重的號子聲;(2)俄羅斯歌曲;(3)力度有弱有強。
師:1=D4/4 5 3 6 3 0 | 5 3 6 3 0 |力度很弱,你從音樂中想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纖夫在遠方拉纖時沉重的步伐,他們漸漸向我們走來,只能聽到隱約的號子聲,同時表達了他們內(nèi)心的不平和痛苦,呻吟和嘆息。
師:請同學們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聽到哪些號子?它們起到什么作用?
在案例中,教師通過引導性、啟發(fā)性的問題讓學生在聆聽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表達的情感和作品的表現(xiàn)手法,避免了一些說教的生硬方式,巧妙實現(xiàn)了教學目標。
2.培養(yǎng)興趣,課前設問。
課堂提問是提高學生注意力的突破口,促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音樂學習中,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學得主動、輕松。
3.啟發(fā)生問,共同探究。
如果學生提的問題很好,老師就可引導全班學生來回答問題。這樣的放手和換位,其實是讓學生學會獨立,教師成了學生共同學習的參與者。這就致使學生走出課堂后也會有意、無意地在欣賞音樂時自問自答,真正體驗到自我在音樂欣賞中的主體性。
課例:欣賞新疆的樂曲《烏夏克木卡姆達斯坦間奏效曲》
?。ㄒ?qū)W生對此教材內(nèi)容比較陌生,老師在預設時擔心學生不感興趣,于是就設計了讓學生自己發(fā)問的環(huán)節(jié))。
師:看到這個歌曲題目你們最想了解的是什么?
生:木卡姆達斯坦又是什么呢?
生:間奏曲是怎樣的一種音樂?
……
師:同學們,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一起走進樂曲,先一起來聆聽,然后我們再一起探討,了解這些名稱。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其實會有一系列的問題在大腦中浮現(xiàn),就看教師是否給予他們思考和交流的時間和空間。那么我們是否要在教學中多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使教學更生動活潑呢?以上例中學生帶著想了解的問題去聆聽音樂,對音樂的關注就可想而知了。
二、直對學情
1.面向全體,體現(xiàn)主體。
在音樂教學中問題的難易層次,直接影響互動的程度和課堂教學效果。教師提的問題要有新意,出乎學生的意料之外,激起學生探究的興趣,并面向每一位學生。
如在欣賞了用我國民樂和電子合成器分別演奏的民族樂曲《漁舟唱晚》后,我向?qū)W生提出:你認為是我國的民族樂器演奏的好,還是電子合成器演奏的好?為什么?再如欣賞了說唱音樂和戲曲音樂后,我問學生兩者有什么不同之處,又有什么聯(lián)系、各有什么特點。
這種被稱為認知層次的提問,學生最開始的回答可能不太準確,必須通過問:“為什么”、“其他同學有什么想法”等進一步探詢,以使他們意識到問題的復雜性,促使他們從多角度去認識、分析、探究問題。
2.語言規(guī)范,有情提問。
一個好的提問宛如一條紐帶,將師生之間的認識與情感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學生必須向老師請教。而“誰愿意將想法說給大家聽一聽”、“我們一起來想一想”,雖然只有一個詞的改變,但反映了截然不同的教學觀。
三、直面技巧
1.把握提問節(jié)奏。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所提問題要符合音樂學習的規(guī)律,使問題節(jié)奏適度、適量,特別是在初步欣賞音樂時,不要過于急切地、不斷地發(fā)問,讓學生產(chǎn)生無從著手的感覺,不知應關注哪一個問題。例如初聽音樂后的問題:這段旋律會給你怎樣的感受?如果用線條表現(xiàn)你會怎樣去畫?你能跟著音樂用自己喜愛的動作表現(xiàn)嗎?
因此,在欣賞過程中教師要通過提問來調(diào)控課堂教學的節(jié)奏,使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的情緒、思維富有彈性,每一遍聆聽都有不同的問題思考,引導學生欣賞音樂。
2.提倡生成提問。
課堂上隨著教學活動的展開,以及預設問題的提出,教師、學生的思想和文本不斷發(fā)生碰撞,而在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對話和發(fā)展的過程中,會不斷生成一些新信息、新問題。以下課例中的教師不僅圍繞音樂特點提出了具有開放性的問題,而且面對教學的生成采取了新的有效提問。
課例:欣賞《鱒魚》
師:歌曲結(jié)尾“我懷著激動的心情看鱒魚受欺騙”,結(jié)果怎么樣呢?
生:1:可憐的小魚被漁夫釣走了;
生3:漁夫的釣竿過來時,小魚跳了出來,用尾巴打漁夫的眼睛,逃出了漁夫的追捕;
學生踴躍發(fā)言,課堂氣氛活躍。
師停頓,(隨機將問題變?yōu)橘|(zhì)疑拋向?qū)W生)要是這樣的話,這結(jié)尾的情緒應該是怎么樣呢?如果你是作曲家,該怎么寫呢?
生1:結(jié)尾的情緒是輕快的,音色是明亮的,因為小魚沒有上鉤;
生2:結(jié)尾帶點詼諧吧,有點童話色彩。
師:大家在這段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又產(chǎn)生了這么多美麗的聯(lián)想,小魚變得聰明了,不再是可憐的、令人同情的弱者。老師被你們的描述所陶醉,看來音樂魅力真大。
開放性的問題使教學生成成為可能,在這種可能的基礎上,如果老師具備一定的綜合素質(zhì),抓住教學契機,那么精彩的提問就會在這瞬間生成。在音樂欣賞教學實踐中,我們必須明確地、科學地、藝術地對待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提問”,找準教學切入點,潛心研究新課標、新教材、學生、課堂,用探究性、啟發(fā)性的問題,撞擊學生的心靈,引導學生參與音樂體驗,堅信教師的有效提問對提高教學的水平、促進學生音樂能力的發(fā)展、美化音樂課堂的色彩將有不可低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