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樂欣賞課教學策略探討
音樂欣賞課,指的是教師以音樂作品為對象,通過聆聽的方式或者其它的輔助手段,來讓學生體驗、領悟音樂的真諦,從而達到愉悅身心、陶冶情操的一種音樂審美教學活動。在中學音樂課中,欣賞教學擁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占有相當大的比重。作為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欣賞在培養(yǎng)學生感受和欣賞音樂的能力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音樂欣賞不但可培養(yǎng)學生的聽覺能力,還可增強學生的音樂記憶力,而且最為重要的是,音樂欣賞能夠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極大的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想象力,增強學生對音樂情感的感受能力,提升對音樂的欣賞和感知水平,有助于學生構建豐富的情感世界。
一、精心選擇音樂欣賞課的教材
音樂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極具藝術感染力,是一門最擅長表達情感的藝術形式。當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旋律響起,人的生理和心理的節(jié)奏也會隨著音樂而撥動,當人的生理和心理的節(jié)奏與美妙的音樂旋律產(chǎn)生共鳴,人被深深的陶醉時,聆聽者會產(chǎn)生一種高尚的、陽光的、正義的情感力量,使人的靈魂得到升華,使人變的向善、正直,充滿了對美好人生的追求和向往,潛移默化的引導人向好的方向發(fā)展。初中學生處在青少年時期,他們有著豐富的業(yè)余愛好,大多喜歡聽音樂、唱歌。但是,目前單一的音樂教學內(nèi)容和相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遠遠落后于快速的信息時代的發(fā)展,滿足不了學生對各種音樂形式的求知欲望。因此,“把流行音樂引人音樂課堂”這一做法,是音樂課程設置中的挑戰(zhàn),也是一個不可避免的過程。音樂教師要精心選擇音樂欣賞課的教材,針對目前學生偏愛流行音樂的現(xiàn)象,在欣賞課的教學中,可以選擇那些大家耳熟能詳、久唱不衰的優(yōu)秀流行音樂作品,作為欣賞教學的范例,把流行音樂的欣賞,作為欣賞教學的切人點,從而引導學生提高音樂欣賞的水平,從簡單地聽流行音樂、哼唱流行歌曲的初級階段,上升到通過分析流行音樂的發(fā)展進程,學會多角度客觀地評價、鑒賞流行音樂。同時,在音樂欣賞課的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中學生情感體驗的素質,使學生的品格和個性都得到完善。身心健康的發(fā)展。
二、運用多媒體營造音樂欣賞的氛圍
在當今的信息社會,教師要善于運用多媒體,來營造音樂欣賞課的氛圍,多媒體有極大的優(yōu)點,它利用計算機的交互科學性、界面友好性以及反饋及時性的特點,在音樂欣賞課的教學中,可以做到集圖片、文字、聲像和視頻等多形態(tài)信息為一體,使虛幻的音樂形象具體化;使復雜的音樂知識簡單化;使零亂的音樂知識條理化。多媒體可以極大地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之處,給音樂欣賞課的教學增添無窮的吸引力和魅力。教師在音樂欣賞課的教學中,巧妙地運用多媒體會取得很好的效果。運用多媒體,不僅能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而且能擴展學生的想象力,打開學生的思維。
三、創(chuàng)設趣味性與開放式有機結合的學習情境
音樂欣賞課要提高欣賞的效果,就要打開學生的各個感知通道,讓學生對音樂的欣賞,真正做到學生的主體參與,激發(fā)起學生濃烈的情感因素,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使學生的音樂表現(xiàn)能力和音樂創(chuàng)造能力都得到發(fā)展。因此,在音樂欣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教學意境的創(chuàng)設,對學生就顯得尤為重要。在開展音樂欣賞課的過程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趣味性與開放式有機結合的學習情境,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擴展學生的思維。例如,在欣賞民族管弦樂器演奏的《春江花月夜》時,伴隨古樸典雅的旋律,教師可以采用形象生動的語言進行描述,進一步啟發(fā)學生對音樂的想象能力,使學生能夠全身心投入到美妙的音樂境界中,而美妙的音樂能夠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從而得到良性的發(fā)展。
總之,教師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使學生的欣賞過程在教師的指導下逐漸提升,不斷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欣賞和感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