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音樂教案 > 小學音樂教案 >

《團圓》教學設計

作者: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發(fā)布時間:2018-01-17   點擊:

 

《團圓》教學設計

    童  進

 

教學目標:

    1、能認真聽賞歌曲《彩橋架到臺灣島》,理解歌曲內容,隨樂即興編創(chuàng)節(jié)奏型,用打擊樂演奏,用肢體語言表現(xiàn)。

    2、能與他人一起用深情、流暢、甜美的聲音,學會演唱歌曲《葦葉船》,并進行律動表演。

    3、為學生創(chuàng)設意境,引導學生體驗兩首歌曲的情感,讓學生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心愿,如演唱、律動、折紙船、電子琴演奏等。

教學設想:

    本課圍繞“團圓”這一主題,安排了“彩橋相連寄情思”、“葦葉折船表心愿”、“齊盼祖國早團圓”三個環(huán)節(jié)。

    “彩橋相連寄情思”通過聽著音樂進教室,打擊樂的使用,師生談話,有節(jié)奏的朗誦聽賞歌曲《彩橋架到臺灣島》的歌詞等方式,讓學生了解體驗親人離別、不能相見的情思,再拓展到海峽兩岸的親人都相互思念,共盼團圓。一起聽賞《彩橋架到臺灣島》,以引起學生的共鳴,希望臺灣早日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

    “葦葉折船表心愿”在思念的氣氛中,把情緒推向高潮。通過學唱歌曲,師生互動過渡,“河流歸大海,葦葉根相連”來突出主題: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盼望臺灣早日回歸祖國。

    “齊盼祖國早團圓”通過讓學生在音樂聲中折一折紙船,在折好的紙船上寫一寫心愿,來拓展愛國情思,在有感情、有表情地演唱、表演中,劃著小船離開音樂教室。

教學重、難點:

體會歌曲表達的思念親人和同胞、盼望祖國統(tǒng)一的情感,能全身心參與到律動、折船、演唱的活動中。

    用深情、流暢的聲音演唱歌曲《葦葉船》,能與他人合作進行表演,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

教學準備:歌詞、歌譜掛圖;彩虹的掛圖;葦葉;電子琴;學生一人一張彩紙;一人一支彩筆;一人一件打擊樂器。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彩橋相連寄情思”在激動的氣氛中鋪墊情緒,聽賞歌曲《彩橋架到臺灣島》

    1、聽音樂律動進教室

    讓學生使用打擊樂器,按平時上課的常規(guī),在《彩橋架到臺灣島》的旋律中,自由律動進教室。

    第一樂段的旋律:用打擊樂器演奏自己即興編創(chuàng)的節(jié)奏型:依次排隊進教室;第二樂段的旋律圍著教室按常規(guī)路線表現(xiàn)情緒;第三樂段的旋律:學生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坐好,跟著教師用肢體語言表演,并依照教師手勢的提示,創(chuàng)設表演出“海峽兩岸小朋友,站在橋上問聲好”的情景,(中間兩組同學坐著舉起手,就像彩橋,邊上兩組的同學相互問好)為隔海相望盼團圓的情緒作鋪墊。

    2、創(chuàng)設氣氛展出掛圖

    師:“雨過天晴太陽笑,天邊架起一座橋,赤橙黃綠青藍紫,朵朵白云橋下飄?!保ń處熣Z言過渡時展示掛圖)

    3、談話激趣引出課題

    問:同學們,圖上畫了什么?(彩虹)

    師:“對,這是一座彩虹架起來的彩橋,彩橋的一頭是(生:大陸),另一頭是(生:臺灣)。自古以來臺灣就是中國的領土,臺灣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個部分。我們期盼著臺灣能早日回歸,祖國能早日團圓。我們一起在老師音樂聲的伴奏下,有感情有節(jié)奏地朗誦一遍歌詞?!保▽W生朗讀歌詞時,教師畫地圖的簡筆畫)

    師:“七彩橋呀七彩橋,請你架到臺灣島,海峽兩岸小朋友站在橋上問聲好……多么美好的心愿呀!(指地圖)這是我們國家的地域,這是臺灣!臺灣與大陸隔著茫茫大海,兩岸的親人只能隔海相望,相互惦記。同學們,我們偉大的祖國就像一位慈祥的母親,臺灣、澳門和香港就像她的三個孩子,香港和澳門已經順利地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而臺灣卻因為很多的原因,有家不能回,長期與祖國母親分離。”

    提問:“媽媽是我們最親的人,不能回到媽媽身邊,心里會怎樣呢?”(生:很難過,很傷心,想與媽媽團聚,想趕快回到媽媽身邊去……)

    教師針對具體情況作評價。

    4、展示葦葉傾聽范唱

    過渡:“說得真好,祖國母親期盼母子相依,寶島臺灣渴望早日團圓,恨不得馬上飛到媽媽身邊去。今天老師帶來了一片葦葉,我想用葦葉折一只小船,讓小船漂流到臺灣去,告訴臺灣的同胞們,我們盼望著臺灣早日回到母親的懷抱,與祖國團圓?,F(xiàn)在聽老師范唱一遍《葦葉船》?!保ń處煶鍪?a href=http://shangwufuwu.com.cn/gepuqupu/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歌譜掛圖《葦葉船》)

    二、“葦葉折船表心愿”在思念的氣氛中體驗情緒,學唱歌曲《葦葉船》

    學唱階段一:熟悉旋律

    1、聽教師聲情并茂地范唱,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提問:聽了這首歌你有什么感覺?這首歌的情緒是什么? (深情地、親切地、思念地)速度是什么?(中速)

    教師適度評價:你聽得真仔細!你的感受很真切!……

    2、用“啊、嗚、吁、衣”等母音模唱,讓學生進入歌唱狀態(tài)。

    教師出示折好的一只小紙船。(插有葦葉做的帆)提問:小船靠什么才盲陡得更快?(風)

    師:我們一起用風聲“嗚”來模唱歌曲旋律,(生模唱)教師針對具體情況作糾正。

    師:我們再用“啊”來模唱,表達我們的思念之情,誰宋為同學們伴奏(我,我),掌聲送給他。(生模唱)教師適度點評。

    師:為了讓我們打開喉嚨,把歌聲傳得更遠,這遍的模唱同學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音,可以是“嗚”,可以是“啊”,也可以用“嗯”……(誰來為大家伴奏?)

    學生第三次旋律模唱后,教師對一些節(jié)奏、音高口型以及一些細節(jié)作處理。

    學唱階段二:學唱樂譜

    過渡:同學們模唱得非常好,我們一起在教師的伴奏下,來視唱樂譜。

1、四人合作學唱樂譜;

2、教師彈琴教唱樂譜;

3、教師指名帶唱樂譜;

4、學生聽音跟唱樂譜;

5、全班劃拍演唱樂譜。

    學唱階段三:學唱歌詞

    1、在聽唱中,熟悉歌詞

    采用分段聽唱法

    第一遍聽:學生跟著教師采用拍手、劃拍的方式跟唱第一段,教師根據(jù)實際情況點撥、糾錯。

    第二遍聽:學生跟著教師拍手、牽手,拍手(拍肩點頭),再學習第一段。

    教師進行教學評價:這組的同學學得真認真!這組的同學表情真好!這組的同學感情非常真摯!這組的同學唱得好極啦……

    2、在節(jié)奏中朗誦歌詞

    過渡:“葦葉青青兩頭尖,采下葦葉疊小船”……

    ①聽老師在音樂的伴奏下有節(jié)奏地朗讀歌詞。

    ②同學一起有節(jié)奏有感情地朗誦歌詞。

    要求:第一段歌詞全班齊讀;第二段歌詞分組輪讀。輪到哪一組,哪一組的同學站起來有節(jié)奏地朗讀,沒輪到的同學用哼鳴跟唱。

    教師引導、點撥讓學生學會難點。

    3、在律動中鞏固歌詞

    過渡:朗誦得多好呀!我們一邊跟唱歌詞一邊進行律動。

    第三遍聽(聽第二段):

    教師引導一組的同學采用劃拍的方式,二組的同學采用拍手、拍肩點頭的方式,三組的同學采用拍手、牽手的方式,四組的同學來使用打擊樂器……

    讓同學們做動作分行繞本小組律動一圈。

    4、在伴奏下演唱歌詞

    師:“同學們的樂感真好,學得也非???我們一起來演唱一遍《葦葉船》,誰能來為大家伴奏?”

    學唱階段四:鞏固全曲

    1、在歌聲中師生折船,鞏固歌曲

    師:同學們唱得真動情,老師已被你們的歌聲打動了。我們用手中的彩紙,一人折一只小船,讓它快快漂流到臺灣,告訴臺灣的親人們:臺灣永遠屬于中國,(出示句子)因為(大陸是臺灣的根,是臺灣的源)。

    第四遍聽:音樂聲中師生一起折船,直至第二段歌詞完。

    2、在旋律中,學生交流,隨樂律動

    師:“同學們舉起大家折好的小船,(評價:喲!折得真漂亮,同學們的小手真巧)我們以小組為單位,要在歌聲中表演,現(xiàn)在合作交流一下,你們組要用什么動作?你們要在哪個方位表演?停下表演幾拍,怎么表演最好看?好,組長帶著大家交流一下?!?o:p>

    3、在點撥中組長匯報醞釀表演

    各小組的組長匯報交流的結果,我們組用哪個動作,走到哪里站著表演,怎樣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怎樣分行表演……

    教師隨機點評:有創(chuàng)意!真聰明!教師很喜歡這個方式……并針對學生交流結果提出建議。

    4、在鼓勵中師生互動舉船表演

    聽完匯報結果后,教師手持小船:“我們一起讓載著我們期盼心愿的小船,在大海里漂向寶島臺灣?!?nbsp; (一邊演唱一邊完整表演一遍)指名讓會伴奏的同學為大家伴奏。

    三、“齊盼祖國早團圓”在激昂的氣氛中表現(xiàn)情緒,表演歌曲《葦葉船》

    1、讓學生把心愿寫在小船上

    師:“同學們,‘條條河流歸大海,片片葦葉根相連’,海峽兩岸的人們日日夜夜思念著同胞骨肉,盼望著祖國的統(tǒng)一。我們一起把表達我們心愿的一句話寫在小船上,讓小船帶著大家的心愿,漂到臺灣去……”

    2、讓學生把心愿與大家共享

    同桌互說自己的心愿,指名說出自己的心愿。

    3、讓小船把心愿帶到臺灣島

    教師出示小船上的心愿,讓學生齊讀:“快回來吧!臺灣,我們天天盼團圓?!?o:p>

    過渡:“讓我們的歌聲漂向遠方,讓我們的小船漂到臺灣……”學生演唱第一段,第二段時律動出教室(我們放船去嘍,讓小船趕快飄到臺灣去,快回來吧!臺灣……)

    教師招手與大家再見……

教學反思

    學生良好課堂常規(guī)的形成,是組織好課堂教學的保證。

    本堂課,作為組織者,我從挖掘學生個人情感拓展到愛國情思,使知識生活化、經驗化;作為引導者,我讓學生合作交流,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使知識自主化、個性化;作為參與者,我重視每個活動的設計,參與學生游戲,動手動腦,讓學生在玩樂中輕松、愉快地學習,使知識活動化、趣味化;作為探索者,我采用多種途徑來達到教學目標,讓學生學會歌曲,體驗情緒、感受濃郁的愛國情思,使知識形象化、多樣化。在層層遞進和多種教學手段中既體現(xiàn)了“新”、“活”、“實”的教學理念,又體現(xiàn)了新型課堂中的學科綜合。

    雖然受條件限制,無法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但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各環(huán)節(jié)之中,體現(xiàn)了在唱中學、在學中唱、在唱中悟、在悟中思!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QQ:3999112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