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歌《什么結籽高又高 》教學設計
作者單位: 江蘇無錫東北塘中心小學
教學目的:
1.通過學唱山歌《什么結籽高又高》,感受壯族民歌的風格特點。
2.簡單了解劉三姐的故事,知道山歌的特色。
3.了解壯族的風俗歌會
4.教育學生弘揚祖國優(yōu)秀的民族音樂文化,增強民族意識。
教學重點:
用放松、愉快的歌聲演唱歌曲《什么結籽高又高》,知道山歌的特色,感受壯族民歌風格特點。
教具準備: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師生用音樂問好
二、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去過桂林嗎?廣西桂林是一個山清水秀、風景迷人的地方。廣西地杰人靈,那兒不但山美水美,也有許多人才,在廣西壯族有一位深受人們喜愛的民間歌手,你們知道她是誰嗎?
生:……
師:對了,劉三姐被稱為廣西壯族傳說中的歌仙。她美麗、聰明、善良、可愛,善于用歌聲表達人們追求幸福的心聲,所以人們十分喜愛她,也愛唱她的歌。你們聽過她的故事嗎?
今天,老師就來給大家講一講劉三姐的故事。
劉三姐,據(jù)說她原是唐代壯族的一位農(nóng)家女。從小就聰慧過人,八歲時,就能把看到的東西編成歌曲唱起來。她唱的歌山也愛聽,水也來和。壯家人都稱她為歌仙。可見她的歌聲已經(jīng)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她那動聽的歌聲和動人的傳說流傳了一代又一代。流淌在廣西的山山水水間。大家想先來聽聽劉三姐的歌嗎?
播放《山歌好比春江水》
師:但是三姐的才華也遭到了惡霸們的嫉妒,他們也來找三姐對歌,想刁難她,但每次都被三姐比了下去,三姐為百姓們出了氣!
播放《心想唱歌就唱歌》
[優(yōu)美的圖片、音樂伴隨著教師聲情并茂的敘述,學生走進美的意境。]
師:三姐是唱山歌的好手,那你們知道什么是山歌嗎?
(先指導學生從字面上理解。)
師:我們先來聽兩首山歌,找找山歌的真正含義。
師:先請大家閉著眼睛來聽首歌,聽聽看歌曲中唱了什么?歌曲的情緒怎樣?(播放《太陽出來喜洋洋》)
學生討論分析
師:接著我們再去湖北看一看,看看那里發(fā)生了什么事?
(播放《龍船調》)
學生討論分析
得出結論 山歌的定義(啟發(fā)學生從對山歌的內容上,發(fā)現(xiàn)對山歌和勞動人民的生產(chǎn)生活緊密相關,已經(jīng)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
[讓學生在饒有興趣的觀看中,主動發(fā)現(xiàn)音樂的特點,為后面的新歌教學做好鋪墊。]
二、學唱歌曲
師: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了山歌的定義,我們再來看一下,在《劉三姐》這部影片中,有一首動聽的歌曲,你們想不想唱一唱?
2.聽錄音范唱(出示歌片,放錄音范唱)。
師:我們一起聽錄音范唱,注意歌曲的速度和情緒。
師:誰來說說歌曲的速度和情緒?
師:你們說得都非常正確。這首歌曲由我國著名作曲家雷振邦根據(jù)廣西壯族民間音樂素材創(chuàng)作?!秳⑷恪酚捌簧嫌?,這首歌像插上了翅膀,立即傳遍祖國的大江南北,人們喜歡劉三姐,更喜歡她唱的這首歌。
3.再聽,輕聲隨錄音唱。
師:老師有一個疑問,為什么今天聽的這首歌在開始提問和回答前要“哎――”一聲呢?(吆喝聲是山歌的特點之一,本歌的吆喝起著為提醒對歌方注意的作用。)
(引導學生模仿“哎――”一句)
師:我們再來聽一遍這首歌曲,輕聲隨著唱一唱,注意觀察:與我們以往學的歌曲記譜有什么不同?感覺哪兒挺難唱的、非常有特點的?
生:(聽后回答)以前一首歌中只有一個拍號,而這首歌中有兩種拍號。
師:你觀察得非常仔細,(結合歌曲講解)在這首歌曲中,四二拍與四三拍交替出現(xiàn),叫作“變換拍子”。
師:感覺哪兒挺難唱的、非常有特點的?
生:……
4.難點解決(1、2、3、4依次出示)。
5.隨錄音完整演唱歌曲(放錄音)。
師:現(xiàn)在我們隨錄音來演唱這首歌曲,注意氣息的控制。
學生隨錄音演唱歌曲。
6.視唱曲譜(詳細過程略)。
1)劃拍視唱。注意變換拍子略突出強拍。
2)隨教師的伴奏視唱(一人指譜)。
7.唱歌詞,歌曲處理。
師:現(xiàn)在我們來做一個表情游戲,只做嘴型不出聲音,看誰唱的模樣最象“劉三姐”和她的歌友們。
(師范唱,學生不出聲音對口型跟唱歌詞。)
教師彈琴,學生演唱。
8.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師:現(xiàn)在你們把自己當成民間傳說中的歌仙,再來演唱一遍歌曲。
9.設計演唱形式。
師:同學們唱得非常好,但老師聽了,感覺還不過癮,我們剛才的演唱形式是──
生:齊唱。
師:我們能否變換一下演唱方法?小組討論一下,設計成什么形式。
學生討論并演唱。
生:對唱。
師:很好,什么是對唱?
生:對唱就是一問一答的演唱形式。
1)男女生接力唱。
2)領唱與齊唱。
3)創(chuàng)設情境,領唱在“山的南面”,齊唱在“山的北面”。
學生可以變換一下位置。
師(鼓掌):你們的演唱,仿佛把老師帶到了山清水秀的廣西桂林──劉三姐的故鄉(xiāng)。
[指導學生多角度欣賞歌曲,豐富他們的音樂感受,拓展學生的音樂視野,培養(yǎng)多角度鑒賞音樂的能力,讓民族音樂代代相傳]
三、拓展──壯族風俗歌會“歌圩”
師: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有許多民族音樂活動(出示卡片),最著名的是傳統(tǒng)的風俗歌會“歌圩”?!佰住笔恰凹瘯钡囊馑?;“歌圩”就是賽歌、唱歌的集會。你們想不想了解有關方面的知識?
師:下面老師就請同學們觀看老師給大家搜集的圖片──壯鄉(xiāng)風情(大屏幕)。
師在旁作介紹。
四、課堂小結
好熱鬧的歌會??!我們也來湊湊熱鬧吧!
師唱山歌“哎――誰的山歌唱的好類?什么地方山歌多類?水鄉(xiāng)山歌叫什么類?草原上唱什么歌哎?”
讓學生用山歌的形式回答。
(這樣一舉兩得,既復習了歌曲旋律,又反饋了學習的知識。)
小結:大家都知道,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所以民歌也很多。我們今天只是學習了壯族民歌海洋中的幾滴水,希望同學們今后更多地了解我們的民歌,學唱我們的民歌,讓它代代相傳下去!最后,我們以優(yōu)美的歌聲演唱《什么結籽高又高》結束本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