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走進高中音樂新課程 (上) ——就2017年版《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答本刊記者問
3.關于“文化理解”素養(yǎng)的培育, “新課標”提出:“引導學生立足自身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 從對音樂的感性體驗和藝術表現上升到理性認知和辨析, 增進文化理解素養(yǎng)。”
“經過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 高中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文化認知和音樂基礎。教師在鑒賞性或表現性等不同模塊的教學中, 應有意識地從學生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出發(fā), 順應高中生求知、探究的學習心理, 引導學生通過音樂感知和藝術表現等途徑, 理解不同文化語境中音樂藝術的人文內涵。教學方法宜采用適應高中生認知特點的啟發(fā)式和互動式學習, 可由教師從聽賞作品或藝術表現的處理環(huán)節(jié)中設計思考問題, 進行集體討論或自主探究, 激發(fā)學生理性思維。音樂教師應主動關注語文、歷史、政治、外語等學科與音樂相關的教學內容, 恰當地從中取材引例, 使學生在不同學科的橫向聯系中增長文化理解力??赏ㄟ^表演不同藝術形式的作品, 理解音樂與姊妹藝術的關系;結合學習創(chuàng)作于中國近現代歷史中有代表性的音樂, 理解音樂與社會生活的關系;借助鑒賞歐洲古典音樂, 理解音樂與歷史文化的關系;領略風格各異的音樂, 理解音樂與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傳統(tǒng)的關系;體察當代音樂表演與傳播方式的變化, 理解音樂與科技發(fā)展的關系。教學中尤須突出強調學生熟知我國不同歷史時期產生的經典音樂作品 (如《梅花三弄》《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黃河大合唱》《梁山伯與祝英臺》等) , 增強自立于世界優(yōu)秀文化之林的文化自信, 確立自己的文化理解立場。教師還可結合現實生活中的音樂文化現象和社會文化熱點問題, 組織學生采用現場調研、專題研討或撰寫短評等方式, 活躍批判性思維, 增長學生文化鑒別力。教學中應善于引導學生合理利用視聽結合的現代教育技術, 積極開發(fā)和利用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學習平臺, 多渠道、多感官獲取文化信息, 拓展文化視野, 增進文化理解素養(yǎng)。”
問:“新課標”對高中音樂的“課程結構”是怎樣安排的?
答:根據音樂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育要求, 貫徹國家美育工作指導意見 (國辦發(fā)[2015]71號文件) , 體現音樂藝術共性特征, 遵循《普通高中課程方案 (修訂稿) 》確定的課程改革思路和我國普通高中音樂教育實際, 修訂后的高中音樂課程, 保留“實驗稿”原六個教學模塊為必修課程:音樂鑒賞、歌唱、演奏、音樂編創(chuàng)、音樂與舞蹈、音樂與戲劇;增設六個選修Ⅰ模塊:合唱、合奏、舞蹈表演、戲劇表演、音樂基礎理論、視唱練耳;另有作為選修Ⅱ的校本課程 (學校自主安排) 。
問:必修課程與選修Ⅰ課程各模塊如何開設?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答:必修課程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基礎性課程, 所包含的六個模塊均由相對獨立、完整, 又相互關聯、適度漸進的18+18學時兩部分內容組成, 供學生從中選擇修習。因此, 其課程類別應歸屬為“必修選學”。
選修Ⅰ為拓展性課程, 所包含六個模塊中的前四個模塊—合唱、合奏、舞蹈表演、戲劇表演, 原歸屬“課外藝術活動”, 是學生親身參與表演實踐、增長藝術表現能力的重要途徑。其教學內容分別與必修課程中的歌唱、演奏、音樂與舞蹈、音樂與戲劇四個模塊一一對應, 是表演性課程延伸、拓展的藝術實踐環(huán)節(jié), 對培育和發(fā)展學生藝術表現素養(yǎng)具有重要價值, 同時也體現了國家美育文件中將美育實踐活動“納入教學計劃, 實施課程化管理”的要求。這種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貫通的教學設計, 極大拓展了音樂教學空間, 有利于形成課堂教學、課外活動、校園文化協同育人的美育格局。
選修Ⅰ中的后兩個模塊—音樂基礎理論、視唱練耳, 既是學習各模塊、培育核心素養(yǎng)的綜合基礎, 又是各省高校音樂專業(yè)招生聯考的考試科目, 為滿足學生實際需要、促進普通高中教育與高考對接而開設。
問:在課程結構框架下, 學生如何進行選課及獲得規(guī)定的學分?
答:依據《普通高中課程方案 (修訂稿) 》規(guī)定, 每位高中生在音樂課學習中須獲得三個學分。選課時, 所有學生須在必修模塊中修滿三十六個學時, 獲得兩個學分。在此基礎上, 根據地區(qū)或學校音樂課程開設的實際情況, 以及學生個人的興趣和發(fā)展需求, 在必修或選修課中任意選擇一個或幾個模塊進行修習, 每修滿十八個學時, 獲得一個學分。為此, “新課標”從學校設課和學生選課的角度出發(fā), 對三個學分的獲得, 列舉了多種方式,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