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的學生音樂評論-彭丹鴻音樂教學敘事3
作者單位:浙江臺州路橋實驗中學
回眸我從教中學音樂的六年,我在音樂教學中注重的是學生在每一節(jié)音樂課中是否完成我布置的任務,也就是教學目標,就是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效果。忽略了學生心里想學的音樂,忽略了學生真正需求的音樂,忽略了音樂這一學科所具有的天性。音樂是自由的,人們的生活中無所不在。
在這節(jié)音樂課中我也評價了那段音樂小品評價:音樂整體,進取中帶有談泊,祥和中帶憂傷,平淡中帶色彩。樂曲意圖表達一種對生命的追求,一種楚幻般的遐想。當小草還是種子被埋在地下,對生命抱有幻想,此時出現(xiàn)了第一段音樂,音符在高音區(qū)出現(xiàn)如水滴般清純。劇中貓與草的對白就沒有音樂,這里顯得有點空曠,加點口琴獨奏的音樂較親切些。當冬天來臨,小草感到很無助,時光流逝唯一惋惜的是自己沒有開花就結束了生命。接下去是小草幻想自己開花的情形……加了一段口哨音樂非常適合。。。。。
我們的音樂評價就是這節(jié)課的魅力,我們同時走進了那段音樂小品認真地聆聽,適當?shù)姆治?,在這個過程中享受了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