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教學論文 > 小學音樂論文 >

指向學生音樂素養(yǎng)發(fā)展的層級接唱設計與實施——以《游子吟》一課為例

作者:杭州市富陽區(qū)春建鄉(xiāng)中心小學?王莉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24-11-28   點擊:

  1. 接唱音符,喚醒聽覺

  不難發(fā)現(xiàn),到了小學六年級,學生的樂譜識讀能力大大提高,但能力較弱的學生也不在少數(shù),對后者而言,獨立視唱則更加困難。雖然小學音樂教育不是培養(yǎng)專業(yè)的音樂人才,但對音樂的感悟、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是人的基本素質和能力。沒有一定知識和技能的支撐,審美體驗將無法實現(xiàn)。基于小學高年級學生識譜能力呈現(xiàn)兩極分化的現(xiàn)狀,以及對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的思考,在歌曲教學的初級階段運用接唱,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以小學六年級下學期第一課《游子吟》的教學為例。

  案例1

  (第一樂段初步聆聽)

  教師:音樂娓娓道來,旋律以八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為主,(見譜例2)我們一起來合作演唱這段旋律,老師唱八分音符處,同學們接唱二分音符處。

  (第一次師生接唱)

  教師:同學們接得非常好,不僅唱名準確,音高正確,節(jié)奏也很穩(wěn),二分音符時值到位。下面我們挑戰(zhàn)“無縫對接”,老師的歌聲與同學們的歌聲連成一條線,連接處沒有縫隙,特別難,大家敢不敢?

  學生:(信心滿滿)敢!

  (第二次師生接唱)

  教師:同學們太厲害了,你們是怎樣做到無縫對接的?

  學生1:節(jié)拍卡準。

  學生2:在老師的歌聲里輕輕接唱進去。

  學生3:模仿老師的聲音,慢慢推唱。

  教師:同學們說得太好了。正是因為你們的聲音和心與老師貼合在了一起,我們才能做到無縫對接。下面老師偷個懶,誰來承擔老師唱的這部分,“無縫對接”都由你們來完成?

  (第三次生生接唱)

  在師生接唱、生生接唱的過程中,給足了學生識讀樂譜的時間,學生對此段樂譜已十分熟悉。而接唱除了“接”,更多的是“聽”,學生根據(jù)聽到的聲音迅速構唱,喚醒學生聽覺潛能。同時,接唱也是一個識譜分層的過程,讓識譜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有一個緩沖過程,二分音符的長音如針帶線穿過衣衫,游走在指端。從長音接唱過渡到樂句的視唱,這種接唱形式在預設中層層推進,達到有效學習的目標。

  2. 接唱樂譜,化繁為簡

  教師在學習過程中既要引導和幫助學生,也要給學生提供不斷突破自己的機會,讓他們在挑戰(zhàn)中獲得成就感,為后續(xù)學習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有了前面的鋪墊,一句一接(教師演唱前半部分,學生接唱底色部分)的難度陡然降低,幾乎所有學生都能識讀下來。(見譜例2)此時,學生已經(jīng)能完整獨立演唱第一段旋律了。這個設計可以照顧到所有層次水平的學生,給能力相對弱的學生以“墊腳石”,給能力較強的學生以成就感,使整個教學都呈現(xiàn)出良好、積極的態(tài)勢。

  (三)接氣—高層接唱,掌握正確的歌唱技能

  接唱不能僅停留在接聲音的層面,若想真正讓學生獲得歌唱技能,就少不了氣息的運用。盡管六年級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歌唱能力,但由于他們已進入變聲期的初級階段,因此,這一階段的歌唱氣息訓練就顯得尤為重要。

  1. 接唱樂句,內化認知

  體驗是內化認知的催化劑。氣息訓練并非紙上談兵就能做到,而是需要親身體驗,只有在實踐中摸索,才能正確掌握。

  此階段一開始可以教師唱前半句,學生接后半句,這樣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努力模仿兩小節(jié)呼吸一次的短氣息訓練,歌唱聲音平穩(wěn)且有推動感,如同行針般慢慢抽拉,悄悄地“放光”余下的氣,再快速補充進氣息唱下一句。當學生還未能完全運用自如時,教師帶一下,學生再往下“走”,相對來說比較順利,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在模仿、體驗、嘗試、探索中練習氣息的運用。教師的歌聲也在無形中起到了預示、引領的作用,又一次為學生架起了橋梁,使學生順利到達彼岸。

  2. 接唱對比,豐富體驗

  在歌曲演唱時,為了更好地表現(xiàn)歌曲情緒,人們常常會對作品的速度、力度進行對比變化,從而增加歌曲的表現(xiàn)力,豐富歌唱的體驗感,引導學生唱得有韻味。例如《游子吟》的第一段,基本以兩個小節(jié)一次呼吸的頻率演唱,而第二段節(jié)奏緊密、整體音區(qū)上移,旋律在高音區(qū)游動,把情緒推向高潮。(見譜例4)如何讓學生體驗氣息在歌唱情感表達中的作用,教師示范引領可以說是最直接的獲取方式。

  案例2

  (教師范唱第二段)

  教師:同學們,第二段與第一段有哪些異同?

  學生1:兩段歌詞是一樣的。

  學生2:第二段音區(qū)更高。

  學生3:第二段情緒更激動一些。

  教師:同學們說得很好,歌詞的確一樣,但由于音區(qū)上移,旋律重復再現(xiàn),把歌曲情緒推向高潮。你們再仔細聽,老師在演唱上還有什么不同?

  (教師對比唱第一段的第一句和第二段的第一句)

  學生:第一段斷開,第二段連著。

  教師:對了,那么換氣點不同,對情緒表達又有什么不一樣呢?我們來唱一唱。

  (教師唱第二段第一句,學生接第二句)

  學生1:感覺更悠長了。

  學生2:情緒更激動。

  教師:是的,我們把氣息再做一個變化,長音處做一個推動再唱。

  (帶上氣息推動接唱歌曲)

  學生1:氣息推動后,力度跟著就變了。

  學生2:感覺唱起來更過癮了。

  教師:是啊,有氣息支撐的歌聲才富有感染力。

  是否能運用好氣息直接關系到歌唱能力的發(fā)展,而氣息的訓練并非是在簡單機械的重復操練中進行,應該合情合理地融入到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在自然、主動的狀態(tài)下實踐,同時也需要系統(tǒng)地、有計劃地實施。長此以往,學生的氣息才能做到靈活運用,為歌曲演繹服務。

  (四)接情—頂層接唱,提升豐富的歌唱表現(xiàn)力

  音樂作品是作者個人情感和智慧的展現(xiàn),是主觀感受和內心情感的表達,有著豐富的人文內涵和時代精神。因此,我們的教學目標要從“唱對”提高到“唱好”,盡可能開發(fā)學生的演唱潛能。課堂中應該重視學生對音樂理解能力和表現(xiàn)能力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用歌聲演繹音樂的內在意蘊。

  1. 接唱樂段,蓄勢激情

  在氣息的支撐下,學生的歌唱水平有了較大的提升,此時再調動情緒,火候剛好。

  案例3

  教師:母親手中一針一線為即將遠行的兒子縫著衣衫,心里擔憂兒子遲遲不能歸來,所謂兒行千里母擔憂,這是一份怎樣的愛啊?一切都在歌聲中。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wǎng)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QQ:3999112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