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教學論文 > 小學音樂論文 >

小學豎笛教學“分層互動”模式研究

作者:浙江省平湖市實驗小學 張志琴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18-12-12   點擊:

  如學習舒伯特的歌曲《搖籃曲》時, 筆者設計了如下合奏譜:

  A層演奏較難, 旋律節(jié)奏緊湊, 指法變換頻繁。B層音域僅限五個音符, 且多為級進和小三度音程, 時值均為四分音符, 演奏難度不高。C層較容易, 兩個音組成的固定音型很好地營造了搖籃左右搖蕩的節(jié)奏和寧靜的氣氛, 也體現(xiàn)了長音的特點, 類似樂隊中的低音貝斯。這樣的合奏編排, 不需要花很多時間練習, 能讓所有學生輕松駕馭, 在合作互動中體會音樂的動感, 增添演奏的樂趣。

  四、訓練分層落實到位

  器樂演奏技能的獲得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需要日積月累勤于練習, 需要講求方法, 課內(nèi)外有機結(jié)合。

  (一) 課內(nèi)訓練, 由易到難, 循序漸進

  以樂曲《豐收之歌》為例, 筆者通過幾種訓練手段來談談如何分層推進、增加難度, 最后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演奏技能的進步, 體驗多種參與的快樂。

  1. 舌法訓練, 掌握歌曲節(jié)奏

  將豎笛的舌法訓練與樂曲的節(jié)奏訓練結(jié)合, 以單音吹奏樂曲的節(jié)奏, 或幾組學生用兩個以上的音構(gòu)成和聲音程或和弦吹奏節(jié)奏, 既練習了舌法, 又練習了節(jié)奏和最簡單的“合奏”。

  將全班分成三組, 一組學生吹“5”, 二組學生吹“3”, 三組學生吹“1”。

  2.“唱指法”訓練, 熟悉歌曲奏法

  讓學生口唱曲譜, 手按相應的指位, 默練指法, 使眼、腦、手、口同步工作, 實為一種極好的“智力操”。“唱指法”能很好地避免因演奏生疏所帶來的喧鬧聲, 能使教師顧及所有學生的反應能力并相應地改變演奏速度。針對較難的小節(jié), 如“”可放慢速度練習多遍, 直至熟練掌握指法。

  3. 接龍游戲, 發(fā)現(xiàn)音樂規(guī)律

  游戲是學生最喜聞樂見的活動方式, 教師吹奏上句, 學生吹奏下句。在接龍中, 學生會發(fā)現(xiàn)全曲由六個樂句組成, 其中一、三句相同, 二、四、六句相同。 請學生在黑板上畫出曲式結(jié)構(gòu)圖譜, 如:“★ ■ ★ ■ ▲ ■”, 根據(jù)圖譜選擇自己熟悉的、喜歡的樂句進行演奏, 由易到難, 由局部到整體??梢圆扇熒鷮ψ唷⑸幼嗟榷喾N接龍方式來完成歌曲旋律的吹奏。

  4.二聲部合奏, 體驗合奏樂趣

  教師為歌曲編配副旋律:

  在教師的指導下, 學生放慢速度輕聲吹奏, 互相傾聽, 盡可能使兩個聲部和諧統(tǒng)一。隨后, 教師讓學生找出自己吹得有問題的地方單獨練習, 熟練后恢復速度合奏。

  教無定法, 貴在得法。豎笛教學中, 筆者常根據(jù)演奏的樂曲設計多樣的訓練方法:模仿吹, 變化吹;吹長句, 吹短句;吹單音, 吹和聲;用和音吹歌曲節(jié)奏;用單音吹歌曲旋律;分聲部吹。教師通過美妙動聽的范奏引導學生模仿練習, 學會用氣, 掌握單吐、雙吐等奏法。

  (二) 課外訓練, 以點到面, 層層綻放

  縮小學生間演奏能力上的差距, 提高演奏效率, 光靠課堂上的幾分鐘是不行的, 需要更多地利用閑暇時間。通過師徒結(jié)對“一幫一”、活力晨練“小沙龍”、快樂午間“二十分”等活動, 讓校園的每處角落都能看到孩子們一起演奏豎笛的快樂身影, 讓孩子們每一天都伴著悠悠笛聲茁壯成長。

站內(nèi)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wǎng)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quán)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quán),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quán)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QQ:3999112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