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會:豎起你的小耳朵
體會:豎起你的小耳朵
豎起你的小耳朵,聽……
聽過很多堂音樂公開課,自己也開過很多課,不謀而合地都刻意避開了音樂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欣賞;或者是對音樂欣賞這一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采取了形式主義的教學方式,粗粗一聽,簡單一講:“這首歌曲表達的音樂情緒是歡快的”,“這首樂曲是優(yōu)美、抒情的”便草草了之。留在小朋友心中,是一片茫然。又由于新教材中的音樂欣賞曲,大都以管弦樂曲為主,獨唱合唱曲為輔,這對一二年級的小學生來說,理解是一個很大的難度,更別說去表現(xiàn)它的情感,延伸它的內(nèi)涵。每個音樂老師心里都有數(shù),他安安靜靜的坐在那里,并不表示他很認真的在聽,也許他的心早飛到窗外的在唱歌的小鳥上了。我教了一年的新教材,說句實在話,他們對很多欣賞曲并不是很感興趣。作為對新教材充滿滿腔熱情地我們來說,怎樣引導學生對欣賞曲的情感內(nèi)涵和音樂表現(xiàn)形式整體把握,去體驗、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表現(xiàn)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難題!若想要讓小學生豎起小耳朵,用愉悅的心情學會聽音樂,一個優(yōu)秀的老師應該花更多的時間來鉆研教材,站在孩子們的角度去看新課程下的音樂欣賞課,統(tǒng)籌安排欣賞曲的教學方法,做好音樂和學生之間的橋梁。就此針對一年的課堂教學實踐和對新課標基本理念的理解,對低段音樂欣賞課的教學有此以下看法:
(一) 動起來。音樂欣賞課不一定只坐在那兒聽,可以適當?shù)刈寣W生動起來。學科綜合是一個讓學生動起來很有效的辦法,包括音樂與美術、音樂與文學語言、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綜和。在實施過程中,綜和應把握好以音樂為教學主線,用其它學科的內(nèi)容來加強對音樂的感受、體驗,把握好“度”讓它更有效地為音樂欣賞課服務。
1、動起你的筆。在我給學生欣賞過一段音樂后,學生會用相應的圖示表現(xiàn)出來,有時書中圖示或者線條已經(jīng)給出,供大家選擇;或者讓同學們根據(jù)自己的對音樂的理解創(chuàng)造性地畫出適合音樂情感的線條、圖像、色塊等等,別人猛一看還以為是一節(jié)美術課呢,可是這種教學方式有其獨特的審美教育的作用,比老師講述給學生音樂的內(nèi)涵以及情感更能激發(fā)學生對音樂本身的喜愛,也更能說明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對樂曲的理解。例如我在教學《杜鵑圓舞曲》時,學生初聽時用線條、點和圓圈來表示初次印象。復聽時我給他們講了挪威的森林、圓頂?shù)募忭數(shù)男》孔?a href=http://shangwufuwu.com.cn/Knowledge/sing/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歌唱的杜鵑鳥、清新的空氣……他們的好奇心一下子提了起來,他們的圖紙里多了旋律流動的波浪,他們告訴我這是聽到的在唱歌的杜鵑;多了很多斜紋,這是感覺到田野上有微風吹過;多了小房子里面畫了小鳥,天真的認為杜鵑鳥不小心地闖進小房子里不停地轉(zhuǎn)圓圈,原來是樂曲在低吟……好美的畫,好豐富地想象。
2、說出你的話。語言在音樂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在音樂中失去優(yōu)美、生動的語言,就會使其變的枯燥、乏味,失去藝術魅力。俗話說“言為心聲,音為心語”,音樂要借助想象,正因為想象的存在,音樂才會變化無窮。
教師在教學時要一往情深,交流的語言、神態(tài)要充滿對音樂的濃厚情趣,同時按照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精心安排好語境,在把握好語感的基礎上,把學生的興趣引到音樂中來,使學生產(chǎn)生高昂和振奮的心理狀態(tài),情不自禁的參與到討論中來,做好師生互動,達到以語激情,以情感人,以情激思。在教學管弦樂《海上風暴》時,我先用語言,音樂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歌曲《?!返拿利?,寧靜,學生也用語言描繪了月光下碧波相逐的海面;我再問學生:“歌曲中的海是美麗、平靜的,可大海永遠都是這么美麗平靜嗎?我們再聽聽這段音樂,大海發(fā)生了什么變化?你的心情怎么樣?在初聽了《海上風暴》后,七嘴巴舌議論開了……這就是他們對樂曲的理解,海的另一面直接從音響上給他們深刻地感受,他們要用語言來詮釋對海上風暴的理解。
像來了魔鬼,真可怕!――樓飛翔好象要把船打翻了,好恐怖!――蔣文浩
風很大,有巨浪,還有閃電,大海發(fā)怒了!――胡瑩瑩它發(fā)脾氣了。――胡思嘉
我都緊張的發(fā)抖了,??隙ㄊ巧鷼饬耍〃D―陶謙
3、唱起你的歌。音樂是一種善于抒情的藝術,音樂中有著豐富而深刻的感情內(nèi)涵,只有當音樂欣賞者的感情活動與音樂作品蘊涵的感情基本相吻合的時候,才能稱之為正確的音樂欣賞。因此,準確、深刻和細致地體驗音樂作品中的感情內(nèi)涵,是音樂欣賞中感情體驗的基本要求。對音樂作品感情內(nèi)涵的體驗,首先表現(xiàn)為感性上的直接體驗。比如,我們在聽到一首樂曲的時候,對這首樂曲所表達的感情(它或是快樂的,或是優(yōu)美的,或是慷慨激昂的……等等),憑借自己的感性經(jīng)驗,自然地產(chǎn)生出一種體驗。低段音樂教材中,有很多好聽的歌曲,比如《小燕子》《嘀哩嘀哩》《春眠》等。我在教學欣賞曲《嘀哩嘀哩》時,我想到首先要讓學生感受“春天”體驗“春天”的美,能充分感受音樂帶來的暖意,帶來的笑聲,用眼睛抓住春天的美好,學會聆聽大自然的音樂。首先,我在教室里提前布置了以“春”為主題的場景讓學生走進春天感受氛圍,參與討論春天的種種趣事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用歌聲《嘀哩嘀哩》發(fā)掘春天的美,經(jīng)過前面的體驗,學生很自然地進入角色,歌曲唱的異常興奮動聽感人,這是他們自己找到的春天的聲音。最后,我們開了以“春”為主題的音樂會,我認為這是對歌曲最好的理解。
(二) 敲起來。
每個學生都是創(chuàng)造的天才,把一根木棒交給他,他絕對給你即興敲出不同的節(jié)奏,聲響,音色。這是他的潛能,他的興趣,他在探索,他要表現(xiàn),他的自我肯定。新課標有個針對一二年級的創(chuàng)造標準:能夠用打擊樂器或自尋音源探索聲音的強弱、音色、長短和高低。
1、敲出情境。在教授《鴨子拌嘴》時,學生聽的比較模糊,我讓每位學生手里都拿支筆在鉛筆盒上根據(jù)音樂的節(jié)奏變化來敲擊感受音樂表達的不同情境,想象鴨子走路、喝水、捉魚、拌嘴時所發(fā)出的不同聲響,用不同的節(jié)奏來表達不同的情節(jié),再由小組合作商量表現(xiàn)群鴨戲水,吵鬧時的情景,并注意提示學生所采用的節(jié)奏與音樂表現(xiàn)的內(nèi)容相吻合。
2、敲出創(chuàng)造。在聆聽《我是人民的小騎兵》時涉及到編創(chuàng)不同的節(jié)奏、參與表現(xiàn)樂曲的練習。我采用了先教樂理知識二分、四分和八分音符,一般的教學只講“二分音符唱二拍,四分音符唱一拍,八分音符 唱半拍”。這些概念對于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既抽象又枯燥。我從學生內(nèi)心感覺出發(fā),制造一個讓學生自身感受、想象的音樂環(huán)境,從而將“拍子”的抽象概念進行化解。首先,讓學生們分辨出不同的節(jié)奏:舞蹈節(jié)奏x --- x ---,馬蹄聲xx xx xx xx,槍聲:嗖?。啊∴病。?。其次,用碰鈴、雙響筒、小鑼來敲擊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使學生得到直觀的感性認識。接著,讓學生閉眼聆聽老師發(fā)出的不同節(jié)拍的走步聲和跑步聲,由學生用敲擊方式把聽到的模仿出來,從而完成由聲音感知到節(jié)奏感知的過渡。為鞏固已學的概念,我把幾段風格各異的兒歌讓學生按一定節(jié)拍創(chuàng)編,然后敲擊出來。當他們親自感知到節(jié)拍的時值概念時,就可以將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牢牢掌握,從而靈活運用,自由創(chuàng)造。
(三) 合起來。有的欣賞課不一定是單純的器樂欣賞,歌曲欣賞,它體現(xiàn)的是一種綜合課型。例如我在教學管弦樂《青蛙音樂會》時,我以青蛙作為故事主人公,設計參加青蛙音樂會的情境,教師扮演一只青蛙,給大家唱一首《小青蛙找家》,(播放《青蛙音樂會》片段欣賞),接著又有一個小朋友跳出來給大家跳了一個青蛙舞(播放《青蛙音樂會》片段),再出來一群青蛙拍著手兒表演唱歌跳舞詮釋這首樂曲。根據(jù)音樂的三部曲我又設計了舉辦音樂會的活動“動――敲――唱”讓學生多種方式感受音樂體驗音樂快樂的情緒。這絕對做到了寓教于樂,寓理于情。
一堂好的欣賞課有時并不要搞的很花哨,但是也不能一條死胡同走下去。怎樣能讓低段的小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更快地容入體驗音樂的情緒,開拓他的視野,了解和熟悉音樂語言,領會和感悟音樂作品的內(nèi)容,達到精神愉悅的效果是我們每位音樂老師值得深入探討的課題!也許他一輩子愛聽音樂的好習慣就是你這樣澆灌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