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案例“躍動的旋律線”及點評
摘自:《新課程資源網(wǎng)》
案例:
高中音樂欣賞課中,我經(jīng)常把樂曲的旋律繪制作成電腦課件,形象地表現(xiàn)出音樂的起伏和音樂的情緒,也讓學生參與進來自制課件,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這是我一直堅持的方式。但是在最近的一節(jié)音樂欣賞課上,我制作的旋律線圖,卻沒有實現(xiàn)預期的教學效果。
這是給高二 ( 7 ) 班上的一節(jié)音樂欣賞課,內(nèi)容是捷克民族樂派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作品《沃爾塔瓦河》賞析。臨近下課時,為了加深學生對作品的印象,我把《沃爾塔瓦河》的主題旋律又重新播放了一遍。當熟悉而美妙的旋律再度回蕩在教室的時候,我通過大屏幕顯示出用電子幻燈片制作的旋律線。憑我的經(jīng)驗,這時應該是這節(jié)課的一個高潮。因為,在過去的教學中,這兩條旋律線曾多次作為“標準答案”出現(xiàn)在黑板上,喚起過許多學生的贊許。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個班的學生對此卻反應很平淡。
正當我疑惑之時,一位叫高鵬的學生舉手發(fā)言:“老師,我聽到的音樂像波濤一樣起伏不斷,可您畫的那兩條旋律線雖然是起伏狀,卻死死地定在屏幕上,沒有動惑。我有個辦法能讓那兩條旋律線動起來?!?
剎時間,所有同學的目光都驚訝地投向高鵬,我的心也被深深地觸動了一下。就在這一刻,下課鈴聲響了,我想了想便對學生們說:“今天我們欣賞了一部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音樂給大家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同時也引起了許多同學美好的聯(lián)想。下節(jié)課我們就一同欣賞高鵬同學的作品 ---- 波動的旋律線?!?
在全班同學給高鵬的一片喝彩聲中,這節(jié)不完美的音樂欣賞課結(jié)束了。下課后,我鼓勵高鵬說:“你是班里的計算機專家,相信你一定能夠成功。不過你要特別注意,旋律線波動的頻率與音樂的關系是課件制作的關鍵。希望你仔細聆聽音樂,只有對音樂有了深刻的理解,才能準確地詮釋音樂?!?
一周后,高鵬帶來了他制作的課件。這是用 Flash 軟件制作的兩條動畫曲線。當我打開音樂,下面一條幅度較大的曲線隨著弦樂器演奏的《沃爾塔瓦河》主旋律緩緩波動,上面一條幅度較小的曲線也隨著木管樂器演奏的副旋律快速地躍動。兩條曲線波動的頻率與各自代表的音樂基本吻合,并且出現(xiàn)在同一個畫面上。
這個課件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交響作品的藝術(shù)形象。學生們在聽覺與視覺的共同參與下,再一次欣賞了一遍《沃爾塔瓦河》。音樂結(jié)束了,片刻的安靜后,教室里突然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同學們再一次把目光聚焦在高鵬的臉上。這個在音樂課上從不發(fā)言的學生,不僅成了一名音樂愛好者,而且還成了音樂教學課件制作小組的骨干。
評析:
這兩節(jié)課圍繞《沃爾塔瓦可》音樂的旋律線,教師和學生在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中展開了一場教與學的變革。課堂上教師在教學中的核心地位遭到動搖,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性凸顯出來。當學生制作的課件水平和效果超越教師后,教師由教者變成了被教者,這意味著數(shù)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發(fā)生了根本的轉(zhuǎn)變。那就是,教學過程成為了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經(jīng)驗和知識,實現(xiàn)教學相長和共同發(fā)展。
這個教學案例還為我們的教師證實了一個觀點:學生是教師最可利用的課程資源。現(xiàn)代科學知識量多且發(fā)展快,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也越來越多,而教師的知識面不可能覆蓋上百個學生所儲存的知識量。因此,教師教的同時也在學,學的同時還要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