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養(yǎng)美感,陶冶德性”下的班級合唱教學研究
3、在音準準確的基礎上進行干擾練習
當學生能夠穩(wěn)定的唱準一個聲部后,就可以開始一些抗干擾練習了,比如學生試唱一個聲部中的一段旋律,鋼琴或者教師演奏或演唱另一個聲部,從而幫助學生適應和熟悉多聲部的演唱環(huán)境,進行抗干擾練習。小學教材中,很多合唱作品的兩個聲部節(jié)奏非常相似,可以選用非常和諧的三度音程比較多的段落,也可以是兩個聲部音高差別比較大的段落,這樣的干擾力度比較大。如果是兩個聲部的節(jié)奏完全不在一個頻道上,可以從兩聲部分別唱譜,再模唱旋律,再合唱歌詞,牢固記憶自己聲部旋律,提高抗干擾能力。
( 二) 班級合唱的聲音訓練
合唱要求的是合唱音響效果的和諧,其中包括音色、音量、音準的高度和諧統一,而演唱的方法直接影響著合唱的音色、音量和音準。
1、聆聽優(yōu)秀合唱歌曲,在模仿中形成審美標準。
學生分辨合唱效果優(yōu)劣的能力在參加合唱訓練后會明顯增強,這說明小學生學生具備對聲音的鑒賞素養(yǎng),有助于學生在合唱實戰(zhàn)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合唱能力與合唱效果,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優(yōu)秀合唱團的聲音對于學生起到示范引導的作用,學生通過視頻很直觀地看到模仿演唱者的姿勢、口腔狀態(tài),這是正確的引導。通過聆聽來模仿演唱的聲音,通過模仿,學生可以知道合唱中不需要太大的音量等。學生們通過環(huán)境熏陶( 如早晨、課間、中午在校園中播放中外優(yōu)秀合唱歌曲) 和適當指導,就會將自己的聲音與好聽的聲音進行對比,雖然每個人的聲音都有自己的個性,但學生還是會形成自己的鑒賞標準,并在以后的合唱中,用這個標準來要求自己和評價他人。
2、趣味練聲,從直觀到抽象,掌握歌唱的呼吸方法。
練聲是枯燥的,單調的,但如果采取活潑有趣、形式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帶著濃郁的興趣走進課堂,經常保持對合唱學習的積極心態(tài)和愉悅體驗,享受合唱的樂趣,則可以使音樂長久的留在他們心中,豐富其人生,“愛樂”成為其終身習慣。再說,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學生們會發(fā)現自己的聲音有了改變,就會喜歡發(fā)聲,自信發(fā)聲。
歌唱是一種人體內部的肌體運動,對于小學生們來說,單純的講述是比較抽象的,所以,在教學中將發(fā)聲原理以及肌體狀態(tài)用比較、視頻、圖像、游戲活動等直觀呈現,學生就比較容易理解。如體會“深吸緩呼”時,可以想象吹氣球,氣息下沉則可以讓孩子去搬搬鋼琴等。
練聲雖然是以聲音練習為主,但并不是機械沒有情感的。歌唱是情感藝術,歌唱的學習如果脫離了情感的抒發(fā),那就會變得沒有生機、枯燥無味。在練習過程中創(chuàng)設情景、給發(fā)聲練習加上歌詞、加上力度和速度的變化,也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其投入練習。比如把發(fā)聲練習編成一個個小故事:春天來了,春風吹過樹葉——長音練習,小袋鼠在奔跑——斷音練習,獅子和小鳥——二聲部發(fā)聲練習等等,練習時,學生不僅興趣濃厚,而且他們會自然而然的表現出袋鼠的輕快活潑,獅子的威風凜凜,小鳥的自在輕靈。
( 三) 在班級合唱中“涵養(yǎng)美感,陶冶德性”
1、迎難而上是合唱的“藝術行為”
合唱又是一項有難度的藝術,這個活動需要學生專心致志,全神投入,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激發(fā)了克服困難的勇氣,感受到同伴的謙讓和幫助,收獲了演唱成功的快樂與滿足,提高了他們的自信心和進取精神。
2、修身養(yǎng)性是合唱的“終極目標”
合唱還是一項綜合性的藝術活動,唱好合唱需要很高的藝術修養(yǎng),他們需要學習各種樂理知識、古今中外的音樂史、進行各項聽力訓練,鍛煉即興唱譜的能力等等。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學會了安靜,用耳朵感知和傾聽聲音變化帶來的美好。
“一片樹葉,能傾倒一個季節(jié),而無數片樹葉,將傾倒整個世界。”這句話或許是對合唱藝術最詩意的一種描述。好的音樂對人心的培植,比好的思想有過之而無不及。合唱,使人心生完美!
參考文獻:
[1]陳寬紅.小學音樂課程建設的途徑與設計探析[J].北方音樂.2018( 10) .
[2]王艷芳.新課標下信息技術與小學音樂課程整合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5(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