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的體驗是普通高中音樂欣賞課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情感的體驗是普通高中音樂欣賞課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一?普通高中設置的各門學科中,音樂是最富情感的藝術
音樂是最富情感的藝術。托爾斯泰曾說:“我喜歡音樂勝過其它一切藝術?!焙诟駹栐f:“音樂是精神,是靈魂,它直接為自身發(fā)出聲音,引起自身注意,從中感到滿足``````音樂是靈魂的語言,靈魂借聲音抒發(fā)自身深邃的喜悅與悲哀,在抒發(fā)中取得慰藉,超越于自然感情之上,音樂把內心深處感情世界所特有的激動化為自我傾聽的自由自在的,使心靈免于壓抑和痛苦``````?!?引自《李斯特論柏遼茲與舒曼》第26頁)。首先,音樂中的投入、想象、聯想、思考的范圍是廣闊的,是不可造型的藝術,并在瞬間或長期都可以有著不同層次的情感。在欣賞一首音樂作品時,通過人的聽覺器官,得到的音響效果,直接與人的生活經歷相撞擊,得到對作品的理解、分析,產生對人的影響,還會產生時空的超越,使欣賞者遠離此時此景,身臨音樂中所表現出的那個環(huán)境與時代,能夠與表現的內容共呼吸,共命運,共同體驗。用自已的情感去思考,得到新的結論(自已認為滿意的結果)。音樂本身來源于生活,使情感能得到充分的表現,在此基礎上得以提煉和升華,情感也隨之加重。音樂藝術是綜合的藝術,它所包容的內容萬千,是其它任何藝術不可替代的,所以音樂是最富情感的藝術。以上闡述了音樂有著豐富的情感,人類的情感是最豐富的,二者不謀而合,因此可以通過情感的體驗使普通高中的學生更廣,更深,更自然地接受音樂藝術的教育和培養(yǎng)。
二?情感體驗在普通高中音樂欣賞課中的重要性
從心理學上講,情感是人對客觀現實的一種特殊的反應形式。它是人對待外界事物的態(tài)度,是人對客觀現實是否符合自已的需要而產生的體驗。從藝術價值上看,音樂是最富情感的藝術,是最容易激發(fā)和調動情感的,并能很好地體現個人的修養(yǎng)。從實踐教學中,情感體驗是可以獲得和培養(yǎng)的,因此,在普通高中的音樂欣賞課中,學生可通過大量的音樂實踐得到情感的體驗、抒發(fā)、產生一定層次的認識、評價、鑒賞的能力,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修養(yǎng)水平。情感體驗疏通了教師與音樂,學生與音樂,教師與學生之間多方面的渠道。情感體驗是引導式與自然流露相配合,與音樂緊密相聯,突出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產生的情感呼應就有了音樂 知識內容的積累,音樂興趣的提高,尋找到適合于自已,并與性格相吻合或有差異的音樂去聆聽,感悟。普通高中音樂欣賞課在目前,課時少,內容多的情況下,(一般只在高中一年級開設音樂欣賞課,每周一節(jié),二個學期,共約35節(jié)課左右,)情感體驗教學就更為重要了,音樂大門的開啟,要靠教師選擇好鑰匙,情感的調動和培養(yǎng)則是教學中最好的選擇。下面摘抄一段北京八十中學,高一年級六班學生──宋雪,在一年音樂欣賞課結束后所寫下的個人體會:“音樂欣賞課給了我很多以前聞所未聞的音樂知識,但說實話,使我記憶猶新的并不是貝多芬,莫扎特,肖邦傳奇的音樂創(chuàng)作經歷和膾炙人口的名曲 ,而是我沉浸在每部樂曲中時那難以名狀的感覺,那似乎是一次次圣殿中的洗禮,洗去心靈上由手種種原因而產生的灰燼,洗出自然的亮色和心靈的一片凈土;又仿佛是一次次母女般的交談,那么親切,那么真實,你盡可以傾吐所有的煩惱和不快,你可以得到最誠懇的勸慰和開導甚至超出你所預計的。提起音樂,我總覺得有很多心得,很多感觸,但實無法用語言準確表達,但我將永遠不變那顆──愛樂心?!边@是一名普通高中生發(fā)自內心的話語,個人的情感與音樂相融合被吸收化作一股清泉自然地流淌??梢娗楦畜w驗在音樂欣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用人人都具有的情感來感受體驗音樂,并通過音樂來完善學生的整體素質。
三?如何使學生在普通高中音樂欣賞課中獲得情感的體驗
1?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方法獲得情感體驗。
音樂欣賞是心理反映的過程,這個過程便是:外部音響感知──想象聯想──情感共鳴─理解認識,所以音樂欣賞教學必須循著由表及里的心理反映過程。從喜歡聽音樂,到用心用情去聆聽音樂,再到理解、評價、分析,使學生的欣賞層次逐步提高。在最初可選擇一些膾炙人口的名曲如約翰-施特勞斯的作品,學生直接接受音樂的感染,打破了學生對音樂欣賞的神秘感,使學生感到能聽得懂音樂。在反復欣賞時,還會聽出不同的樂器,作品的段落──曲式結構,作品的風格等,調動起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如欣賞中國的古曲《春江花月夜》,這首作品聽過的同學不多,為了使學生能進入音樂,簡單地先把作品的標題、分段及每段的大致內容作了簡析之后欣賞,并要求學生在欣賞之后寫一篇短文或一首詩。(課上欣賞二遍,一遍觀看錄像片,直觀地了解琵琶及民族管弦樂隊;第二遍聆聽全曲。)在欣賞過程中有的同學在筆記本上點點畫畫,有的同學用文字記錄,下課有的學生主動要求轉錄全曲。隨意摘抄一篇《雨霖鈴 春江花月夜》──作者王苗苗(高中一年級學生)“皓月凝波,浮云淡霧,寒煙飄渺,忽聞江樓鐘鼓,疑仙樂,濤音裊裊,晚風微拂江水,起層層漣漪。望天際,水盡云合,默然生愁人魂消,憑欄望斷水迢迢,隱約處,輕舟過長橋。白發(fā)漁叟執(zhí)篙,正高歌,樂得逍遙。漁船爭渡,打碎銅鑒驚起銀濤。漁歌漸遠風波靜,冷月上柳梢?!边@位同學在最后的體會中寫到:“我最欣賞中國古代音樂。它清雅,流暢,唯有用陽春白雪四字方能概括。記得一次老師讓同學描寫《春江花月夜》的情景,最初我只想交差了事,但是當我把自己關在小屋里,一遍又一遍地傾聽時,那纖指撫過琴弦而產生的美妙,把我?guī)胍粋€浮云淡霧,寒煙漂渺的世界”。演唱音樂作品的主題,更能調動學生的情感參與。如古曲《長恨歌》中的男生四部合唱《漁陽鼙鼓動地來》,進行曲的風格,歌詞的描繪起伏疊蕩,蘊含著激憤的因素在內心。學生們邊演唱邊體驗出強烈的民族意志。作品在音樂表現,力度的變化,調性的變化等方面更能突出地刻化士兵們對君主“重色思傾國,只愛美人醇酒,不愛江山?!钡幕栌範顟B(tài)的不滿、憤慨的情緒,積極調動了學生的情感體驗。把音樂,文學,繪畫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抒發(fā)、激蕩學生內心的情感。音樂賦予了他們展現情感的空間。情感的交流使學生對音樂產生了強烈的興趣,這一首首動人的音樂作品會長時間的保留在他們的記憶中。也許時間地推移會有遺忘,但當音樂響起時他們又會投入其中,并會隨年齡,閱歷的增長而不斷提高欣賞層次。 教師在普通高中音樂欣賞課上要盡可能多的運用有利于教學的一切教學手段、方法,并且不斷地挖掘和提高,使學生獲得更多的情感體驗,這些情感體驗會影響學生的一生,延伸至學生今后對人生,對社會的體驗,認識,理解。.
2?通過音樂自身的內容(音樂的要素)來進行情感的體驗。
柏拉圖曾說:“音樂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會目的以外,必須把美的東西作為自己的目的來探究,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保ㄒ浴段鞣秸軐W家、文學家、音樂家論音樂》第10頁)。音樂教育是這樣,音樂藝術自身就應是美的化身。節(jié)奏平穩(wěn)、節(jié)奏緩慢、節(jié)奏鮮明、節(jié)奏富于民族特色,因此節(jié)奏是音樂的骨骼,是聲音在時間上的組織。節(jié)奏的變化使情緒有很大的差異,節(jié)奏緩慢時心情平和或沉重或壓抑,節(jié)奏鮮明則一般情緒高漲,激動。節(jié)奏的快慢也會使生理、心理產生變化,情感體驗不相一致。節(jié)奏快心跳加快,動感增強,如非洲的音樂,高度發(fā)達的節(jié)奏快速,復雜多變,多層次這樣的節(jié)奏代表了非洲部落成員的共同感情和意志;節(jié)奏慢則心平氣合、穩(wěn)重,在音樂作品中多用于敘事、抒情等。在音樂欣賞教學中,讓學生做一些節(jié)奏練習,體會這些變化。
3?根據普通高中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通過音樂欣賞課中的情感體驗豐富、完善學生的情感世界。
普通高中學生屬于青年初期14,15──17,18歲,生理發(fā)育趨向成熟,在心理發(fā)展方面走向獨立,是一個人開始獨立決定自己生活道路的時期。在他們的心理活動的發(fā)展過程中,有一點就是情緒,情感的日益豐富,表現為充滿活力,有熱情,重感情的特點。這些普遍的特征在音樂欣賞課中都能得到體現,為學生提供了一方情感體驗的熱土。記得一次評優(yōu)課,欣賞門德爾松的《仲夏夜之夢序曲》。先分主題、分段落,形象的欣賞,再完整的欣賞全曲,教室中一片“靜寂”,只有音樂在師生的心中跳躍,此時學生的主觀性被調動運用所學的音樂知識和音樂自身的表現緊密結合,聽覺,視覺,感覺,知覺全部被打通,情境交融的去欣賞這首作品。音樂是情感的藝術,音樂的魅力不可回避,不管是否熱愛音樂,音樂都會無保留的傳送給每一個人,甚至有時會帶有一些強迫性,只要是有聽覺,音樂會用它特殊的方式與情感連通。音樂結束了,消失了,它留在每個同學的心中這真摯的情感,不正是學生們所應有具的和正在尋找的嗎!
4?與時代相結合,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獲得情感體驗。
別林斯基曾說:“不管哪一種音樂都反映一種情感,只要有情感,機械表達的可怕的單調的印象就沒有了?!保ㄒ浴稑吩挕返?58頁)。情感的表現可體現在古典音樂之中,它也可在通俗,流行音樂之中。學生平日所接觸的是大量的通俗音樂。如在課堂上禁止,那就事倍功半了,課上找一點時間,機會給學生們自己,5―10分鐘,聽一些學生喜愛的流行音樂,可以放松他們緊張的神經,建立師生的溝通使學生的音樂情感得已自由的發(fā)揮,課前教師要進行篩選。如前不久的雅尼音樂,帕瓦羅蒂與流行歌手共唱《我的太陽》、《飲酒歌》等。小型的音樂欣賞會更深受學生的喜愛,不僅自娛自樂,同學之間相互影響,同學們欣賞水平和品味在不斷的提高,學生的表演,臺上盡情的表現,臺下真情相伴反響強烈,情感投入越多,興趣就越濃厚。學生的性格、愛好等方面有差異所以選取不同風格的音樂與之相適應,相信會在某一時刻與他們相碰撞并爆出火花。
情感的體驗是普通高中音樂欣賞課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情感是上好音樂欣賞課的關鍵,教師,學生抓住,并運用各種方法、手段和音樂自身進行體驗,就會產生好的效果,提高學生的音樂藝術修養(yǎng),也使音樂欣賞課更具有生命力。論述的這些只是音樂教育情感體驗的一部分,還需要深入研究和實踐下去,任務艱巨但有意義。讓我們共同為藝術教育事業(yè)出謀劃策,培養(yǎng)出適應新時代發(fā)展的全面的高素質的人才,奉獻出音樂教育工作者的才智。
參考書目:
1、邵祖亮等編,《中學音樂教學法》,上海音樂出版社,1993年3月版。
2、彭啟華著,《藝術論綱》,武漢出版社,1994年11月版。
3、劉智強編,《音樂與人生》,人民音樂出版社,1992年7月版。
摘自《www.oh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