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教學論文 > 小學音樂論文 >

讓孩子們把歌唱得更動聽

作者:王燕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18-01-17   點擊:
 

   

讓孩子們把歌唱得更動聽

揚州市灣頭中心小學  王燕

    小學教育階段是少年兒童生理、心理迅速發(fā)展的時期,教育的可塑性很大。研究表明,兒童對音樂的感受力在學齡前就已經(jīng)開始發(fā)展,小學階段是發(fā)展少年兒童音樂才能的最寶貴時期。學生喜歡唱歌、聽音樂,教師應加以引導,培養(yǎng)他們具有鑒賞音樂的能力,提高他們的音樂表現(xiàn)力。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如何上好音樂課成為廣大音樂專職教師研究的課題。而如何教會學生唱好歌則各有各的觀點。筆者通過調查,了解到目前很多音樂教師為了塑造學生的聲音,刻意要求學生輕聲唱歌,不管是何種情緒的歌曲,一律輕唱,以求和諧、不喊叫。相較于傳統(tǒng)唱歌教學中扯著大白嗓子喊叫似的唱歌方法來說,這似乎已經(jīng)是一種進步了。但是,筆者認為,以上這兩種唱歌方法都屬極端式的教學,前者刻意壓抑孩子們的聲音,無視歌曲的情緒和表現(xiàn)內容。也許教師的原意是想讓學生學會控制氣息,但是,大多數(shù)學生卻在演唱時表情呆滯,嘴巴呈蠕動狀態(tài),不敢唱了。這不僅不能提高學生的歌唱水平,相反,久而久之,甚至會扼殺孩子唱歌的興趣,這對于培養(yǎng)孩子們豐富的情感意識和提高音樂表現(xiàn)力及創(chuàng)造力都是很不利的。

    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發(fā)聲習慣,什么樣的聲音才能更好的表現(xiàn)一首歌曲呢?我想,作為一個專職音樂教師,應該從以下各個方面全面著手,以期達到比較完善的教學效果。

一、  良好的姿勢,靈活的口型,生動的面部表情。

    正確的姿勢是保證學生唱歌時正確的呼吸、發(fā)聲和歌唱的必要條件。有條件的學校應設立專門的音樂教室,配備高矮適宜的坐椅。無論是站著或坐著唱歌,都要精神飽滿,身體端正,自然而不緊張。試想,一個哈著腰、坐姿隨便的學生能認真去唱好歌嗎?實際教學時,教師要隨時糾正學生的不良姿勢,采取各種形式調動學生的注意力。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養(yǎng)成端正、持久的好習慣。

    演唱時的口形要根據(jù)發(fā)聲、咬字吐字的需要,自然而靈活的張合,但基本上要保持橢圓形。嘴唇要靈活,不要鼓起,下巴放松,我在教學的時候讓學生想象微笑時顴骨抬起的感覺,從而讓他們體會到什么才算是口腔打開。學生模仿時,為了讓他們知道自己是否正確,我還讓他們配備小鏡子,以便自我糾正。

二、        適宜的發(fā)聲練習是唱好歌的關鍵。

    在唱歌教學前,發(fā)聲練習時必不可少的。如何教會孩子們正確的發(fā)聲呢?首先,正確的呼吸方法是關鍵。根據(jù)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可采取一些情景或想象來促使他們正確呼吸。例如:聞一朵很香的花,體會深呼吸;聞臭氣體會淺呼吸;抽泣式呼吸等。并且注意隨時糾正學生吸氣聳肩的習慣。在練聲曲的選擇上,要注意到各個不同年齡階段學生嗓音的音域和特點:低、中年級學生聲帶脆嫩,不宜用胸聲來唱歌;高年級可適當謹慎運用胸聲,有利于聲音的飽滿、堅實性。學生在小學學習階段,頭腔共鳴應占優(yōu)勢,介于頭聲、胸聲之間的a'、 b'、b'、(1=C  6、 7、7 ) 三個音是兒童嗓音中最易發(fā)出的,音質較自然、優(yōu)美,在練聲的初期,應多圍繞這些音來唱,之后,教師可把f'―― b'這些音的自然性、動聽性逐步擴展到鄰近的高、低音中去,使之均勻、自然、統(tǒng)一。練聲時,多運用一些模仿生活情景的練聲曲,學生會更感興趣。 例如:火車叫u――、小貓吃魚ü――、等等。

三、        重視唱歌教學中聲音的處理。

    現(xiàn)在很多音樂教師習慣放錄音范唱給學生聽,采取聽唱法讓學生學會唱歌,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和音樂記憶力有好處。但是,這樣學生卻不能對新歌演唱時的聲音處理有一個清晰的認知,也就無法達到真正的演唱效果。我認為,新歌的教學是否成功,與教師的范唱有很大的關系。學生的模仿能力很高,在學生唱歌之前,教師的范唱往往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教師在范唱時要注意聲情并茂,還可以運用正確與錯誤的兩種對比性唱法,提高學生的聽辨能力,來加深學生對聲音處理的認識。

    教師要教會學生在唱歌時要咬字、吐字清楚,但又不能將字唱死,把字句分割地零零碎碎,影響感情的表達,并且運用正確的發(fā)聲方法演唱,教師必須隨時作示范。

四、        不同情緒的歌曲應有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

    對于一首新歌,可以適當啟發(fā)學生對歌曲意境發(fā)表自己的感受,集體進行討論,這樣有利于加深他們對歌曲意境的理解。例如:在歌唱《小白船》這首歌時,有的學生將天空想象成藍色的海洋;有的學生提出夜空中應該是寧靜的;還有的說月兒像小船,我和小伙伴一起坐在船上飛,小船兒輕輕蕩漾在藍色的海洋中……孩子們自己體會出的歌曲意境,要比教師主觀灌輸?shù)南敕ǜ鬃屗麄兘邮?、理解并表現(xiàn)出來??上攵?,這一課孩子們唱得多么起勁。

    音樂形象有賴于師生對歌曲的理解和再創(chuàng)造,才能得到完美的再現(xiàn)。教師本身必須以真實的情感和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投入歌曲的意境,并用生動而有感染力的語言去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也可采取變更周圍環(huán)境等方式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更好的促進他們對歌曲意境的理解。例如:在教學《嘀哩嘀哩》這首歌時,我采取啟發(fā)學生想象小鳥在枝頭竄來竄去的情景,并且運用動畫投影演示,這樣就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讓他們更好的演唱出歌曲中的活潑感和跳躍感。在教唱不同情緒的歌曲時,不同的呼吸運用也有很大的作用。例如:演唱雄壯有力的《共產兒童團歌》等曲子時,吸氣應較沉著、堅定;演唱輕快活潑的《小鳥、小鳥》這些歌時,吸氣應較輕快、靈活;在唱較安靜、抒情的歌曲如《讓我們蕩起雙槳》時,吸氣應較柔和、平穩(wěn)、持久。在不同的情感體驗中,學生才能發(fā)揮其主動性、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生動地表達歌曲的思想感情和意境,使演唱具有表現(xiàn)力。此外,重視音樂欣賞課和表演課的教學,也是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音樂鑒賞力、感受力和表現(xiàn)力的有效途徑。

    一所學校中學生整體演唱水平如何、音樂表現(xiàn)力如何,從一個側面可以了解這所學校的素質教育是不是落到實處。并不是學校中出現(xiàn)一、兩個“金嗓子”、“樂器小神童” 就能代表全校學生音樂素質的整體水平。因此,我們音樂教育工作者在教學時應著眼于全體學生,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豐富的專業(yè)知識技能,在平時的教學中不斷探索研究,不斷提高自身專業(yè)修養(yǎng)。我們要培養(yǎng)的是新世紀的學生,要全面地提高他們的音樂素質,為提高全民族的音樂文化素質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簡歷:王燕,女,24歲,揚州師范學校音師班畢業(yè), 現(xiàn)就讀于揚州大學人文學院藝術系三年級。在揚州市灣頭中心小學任音樂專職教師、大隊輔導員,教齡5年(2003年4月)。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wǎng)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QQ:3999112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