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趣導入新課六法
一堂成功的課無不是一開始導入新課就引人入勝。然而用什么辦法來導入新課達到引人入勝的效果呢?人常說教無定法,這要根據課文內容來決定。在實際教學中常用以下六法導入新課。
一、故事法。小學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學生愛聽故事,對故事有著濃厚的興趣。在授課前先講一個有關課文內容的故事,然后自然導入新課,從而激起學生的興趣,再把這種興趣遷移到學習課文上來,如教《過橋》這課時,老師先繪聲繪色地說一個雷鋒的故事。然后問:大家還想聽雷鋒的故事嗎?這節(jié)課我們來共同學習雪鋒小時侯幫助小同學“過橋”的故事(揭示課題,板書:過橋)。
二、猜謎法。小學生喜歡猜謎活動,在課前老師可制一與課文有關的謎語讓學生猜猜。如在教《地圖》一課時,老師打一謎語:“方方正正一張圖,有山有川有河流,山上沒有長樹木,河中不見水兒流。”讓學生想想猜。再將學生猜的謎底“地圖”板書在黑板上。
三、唱歌法。小學低年級學生喜歡唱歌表演,有時還有意在人多廣眾中夸耀自己能歌善舞的本領。在學新課前讓學生唱一支與課文有聯(lián)系的歌曲,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振奮學習精神的好辦法。如在教《周總理的睡衣》一文時,首先讓學生唱一支鄧奶奶補睡衣的歌曲。然后指題質疑:你們知道周總理的睡衣是什么樣的嗎?鄧奶奶是怎樣給周總理補睡衣的呢?請讀課文你就會明白的。
四、看圖法。小學生不但喜歡畫畫而且還喜歡看畫。在上課前先讓學生欣賞一幅或幾幅圖畫(幻燈或掛圖),使學生對圖畫產生興趣再進入課文。如在教《小小的船》一課,先出示這課的掛圖,讓學生欣賞畫面,再問:圖上畫的是什么?小船是什么樣的?想想什么東西的樣子很像它?這位小朋友坐在船上都看見了些什么?課文中給我們講得很清楚。這樣使學生迫不急待地進入了課文之中。
五、提問法。“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是問號”,揭題導入新課時還可以恰當地運用“問號”來激發(fā)學生的強烈求知欲。如在教《海底世界》這一文時,老師提問: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同學們你們可知道海底世界是什么樣的?海底世界有些什么奇異現(xiàn)象呢?一個“問號”打開了這節(jié)課的“大門”。真是一石激起了千層浪,學生議論紛紛,大大激發(fā)了學習課文的興趣。
六、進入角色法。小學生可塑性強,他們不光喜歡新異直觀的畫面。更喜歡參與一切娛樂活動。在教學中可根據課文內容,充分利用錄音、掛圖或幻燈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進入角色,猶如身臨其境,耳聞其聲,目睹其事,從而被陶醉在這情境之中,使學生興趣達到最佳狀態(tài)。如在教《十里長街送總理》一文時,為了讓學生接近時代,體會情感。先掛出帶有黑紗的總理遺像,再用幻燈打出十里長街送總理的場面圖,接著放介紹周總理豐功偉績的錄音。然后放配有哀樂的朗讀課文錄音。這樣一下子就把學生帶入角色,有的同學邊聽、邊看、邊想,竟情不自禁地哭出聲來,這自然對課文內容有了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