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教學論文 > 幼兒音樂論文 >

音樂教學中幼兒合作性的培養(yǎng)

作者:陳本榮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發(fā)布時間:2018-01-17   點擊:

  作者:湖北省鄖縣幼兒園 陳本榮


  合作性是指個體在社會交往中與他人分擔共享的心理傾向、協同活動的能力以及集體主義和利他性的價值傾向。當今世界許多國家把與他人協作的能力,作為未來兒童所需要的生存能力。因為21世紀是一個高度合作、高度競爭的社會,只有能與人合作的人,才能獲得生存空間;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贏得發(fā)展。而當前,以獨生子女為核心的家庭的增加,大大改變了幼兒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以自我為中心不和群不會合作等問題,越來越成為家庭和社會問題。因此,我們必須把幼兒培養(yǎng)成既有競爭意識又有合作精神的現代人,使他們將來能適應社會發(fā)展的要求。


  在現代社會中,一個人具備足夠競爭力的前提是善于合群,學會合作,重視協同努力。在過去的教學過程中,也體現出了很多的合作學習方式,但往往是為合作而合作,流于形式的較多,其真正價值并沒有得以發(fā)掘和體現。合作學習蘊含了“知識、身心和社會”三個維度的活動,與“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一致。一方面,幼兒在合作體中討論交流,有不同觀點的交鋒、補充、修正與探索,加深每個幼兒對當前問題的理解和掌握,這對幼兒知識技能發(fā)展具有積極的影響;另一方面,在組成與合作的過程中,幼兒需要掌握和運用一定的交際手段來與人交往和相處,這從社會維度發(fā)展幼兒的適應性。那么,怎樣更好得在音樂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性呢?


  一、建構民主和諧的師幼關系,培養(yǎng)幼兒合作意識


  1、良好的師幼關系能使幼兒對老師充滿信任與感情,進一步激發(fā)他們強烈的參與意識。


  合作學習使幼兒的地位從被動的受教育者轉變?yōu)橹鲃拥那笾剿髡撸@種轉變要求教師以新的形象出現在學生面前,所以教師應本著“平等、尊重、信任”的原則,蹲下來和幼兒說話,尊重每一個幼兒,并以同伴的角色加入到音樂活動中,幫助引導幼兒理解新歌與幼兒共同掌握歌曲的內容,使音樂活動在一種民主、寬松的氣氛中順利進行。 例如我在教《小小雨點》時,我扮演小雨點,有很多扮演花兒、魚兒、苗兒的幼兒,都圍著我做著張嘴巴、搖著尾巴、向上爬的動作;那一刻,幼兒們的臉上都寫滿了與老師一起做游戲時的開心、幸福和快樂!又如:在學唱歌曲《我們都是好朋友》中,伴隨著我和幼兒齊唱的音樂聲,我與每位幼兒拍手、對肩、靠背……,在老師的帶動下幼兒們紛紛離開座位,與自己的小伙伴邊唱邊表演,于是活動在互換和交替的愉快氣氛中進行著……


  2、教師要積極關注幼兒,與幼兒進行有效的互動。


  關注幼兒的興趣愛好,需要及時給予能力上的支持,情感上的需求。如音樂欣賞課《貓的故事》,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觀看視頻熟悉了音樂和故事情節(jié)后,老師用游戲貫穿整個音樂欣賞,與幼兒一起玩捉迷藏、玩畫貓貓,當老師和小朋友一起互相幫助用眉筆在自已臉上畫上胡須,打扮成貓時,活動達到了高潮,我也深深地被活動中這自然親切的師幼深情所感動、陶醉著。其實老師一個贊美的眼神、一句表揚的話對幼兒來說都是最好的獎勵,簡單的一個握手、一個擁抱,可以使幼兒的興趣驟然提高??梢允购⒆痈杏X到老師不像以前那樣嚴肅,他們不會那么拘謹,課堂上師幼關系也會變得更加融洽了。


  二 創(chuàng)設“合作性學習”情境,教給幼兒合作的方法


  新課改使合作交流成為幼兒學習的主要方式,課堂教學中,如何實現良好的合作和有效的交流呢?幼兒年齡小,缺乏合作交流的能力,讓他們合作交流是很困難的。學習時往往會為一點小小的得失而彼此產生矛盾,在交流中不懂得聽取他人的意見,在別人的意見與自己的意見不統一時,難以寬容他人的不同意見,也不會對他人意見加以補充。因此讓幼兒具備一定的合作學習能力和形成相應的學習規(guī)范,則是幼兒進行合作學習的根本保證。這就需要教師設計教學,運用有效策略,引導學生進行交流。我嘗試以學習小組形式開展合作學習,先讓幼兒在小組內體驗合作學習,學會與他人交流、合作,以達到相互促進、共同發(fā)展之目的。避免因全班形式而帶來的課堂秩序較亂,收不到預期的效果。為此,在組織課堂教學時,我采用了循序漸進的引導方法:


  1.引導幼兒學會傾聽別人說話


  開始合作時可以先在左右之間進行,比如歌曲《動物猜謎歌》學會后,讓幼兒創(chuàng)編歌詞時,讓鄰座左邊的幼兒編一段歌詞唱給右邊的幼兒聽,再讓右邊的幼兒編一段歌詞唱給左邊的幼兒聽,比一比誰創(chuàng)編的最好。這樣的訓練反復多次后再擴大到小組。在小組合作活動過程中,教師應不斷進行組間巡視,協調小組間的活動,及時提供有效的指導,鼓勵幼兒積極地參與討論,表述自己的觀點,并注意傾聽和尊重別人的發(fā)言,學會補充,從中吸取對自己有利的東西。


  2.引導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


  《音樂課程標準》指出:要“注重個性發(fā)展。每一個幼兒都有權利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的樂趣,參與各種音樂活動,表達個人的情感”。例如;欣賞《小青蛙》時,我在幼兒對樂曲表現的音樂形象有了一定的感受后,讓幼兒根據自己對第三段音樂的不同理解,在書本空格上填上顏色,并在音樂聲中想想為什么要上這種顏色。在幾分鐘后,各種顏色躍然紙上,理由也是千姿百態(tài)?!袄蠋煟彝康氖乔嗌?,因為這段音樂感覺與第一段音樂相似。老師,我涂的是黃色,因為天氣變好了。老師,我覺得小青蛙們非常勇敢,涂了紫色。”在我不斷的鼓勵和肯定中,幼兒的思維之花綻放了。他們爭先恐后的表達了自己獨特的見解:有的說涂白色,因為一只青蛙都沒有了;有涂紅色和橘黃色的學生,他們的理由是覺得小青蛙是興高采烈的很快樂,心情非常好。更讓我感到驚喜的是有好幾個學生都涂了藍色,而且他們都發(fā)表了自己的不同看法:有位學生說因為天氣變好了,不下雨了,天空變成了藍色;有的說覺得小青蛙們跳到池塘里去了,池水是藍色的……整個課堂氣氛非?;钴S,孩子們充分展現了自我。


  3.引導幼兒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


  教育家第斯多得曾說:“不好的教師是傳授真理,好的教師是叫學生去發(fā)現真理”,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音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積極性,從“教”變“導”。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例如:在教學三拍子歌曲《圓圈舞》的時候我來范唱,故意要求幼兒用二拍子的律動來為歌曲伴奏,還沒等我唱完有的孩子就發(fā)現了問題“老師,我跟不上”,我就此讓幼兒開展討論“是不是你們自己出了問題呢?如果不是你有什么更好的方法來為老師伴奏嗎?”當我再次演唱歌曲的時候很多幼兒采用了三拍子的律動來為歌曲伴奏。我們常說的“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只有這樣,才能使幼兒在走出我們的課堂后,還有獨立鍛煉的能力,為終身學習音樂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創(chuàng)設活動問題,營造合作氛圍


  合作學習的目的是讓人人參與學習的全過程,使學生學得生動活潑,人人嘗試成功的喜悅。要讓音樂與活動溝通起來,給予自由音樂的想象空間。在活動中,我把學生分成若干組,讓他們自由設計活動內容。如歌曲《小小蛋兒把門開》,活動結束部分是頭兒表演唱,投放的道具是需要三名幼兒合作:1名幼兒扮小雞,2名幼兒扮蛋殼,演唱時的難度增加了,需要幼兒之間協商配合好,這對加強幼兒之間的合作性有一定的作用,也滿足了幼兒被接納的心理。又如《我有一頭小毛驢》是一首深受小朋友喜歡的兒童歌曲,歌詞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他們對小動物天生就有一種特殊的情感。在教學中,有個小朋友說:“老師我想把歌詞內容改一改,因為我有一只可愛的小白兔,行嗎?我還能畫給大家看呢。”聽了孩子真誠而幼稚的話語,我欣喜地笑了:“怎么不行,大家都可以畫一畫、改一改?!庇谑?,課堂氣氛活躍了,或三人一組,或五人一組,紛紛當起了小小音樂家,畫的畫、唱的唱、奏的奏、演的演,幼兒情緒達到了極點。在教師的鼓勵下,幼兒敢于對已有知識提出質疑和修改,從而引導幼兒在合作的氛圍中促進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


  四、創(chuàng)設合作機會,提高合作能力


  讓音樂與生活溝通起來,營造廣闊的音樂教學空間。音樂本來就是從生活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我們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根據需要實現教師、學生、教材、教具、教學環(huán)境與生活的多方面的橫向聯系。讓音樂回歸生活,回歸自然。如欣賞《迷路的小黃鴨》一課時,我抓住學生好奇、好動的心理特點,在觀看情景表演后,幼兒的興趣更高了,我準備了很多道具,讓幼兒展開想象的翅膀,成功地塑造多姿多彩的各種形象,分組進行表演,從音樂中獲得感受與體驗,從中理解音樂、創(chuàng)造音樂。然后巧妙地將樂曲、創(chuàng)編表演、打擊樂器有機結合在一起,讓幼兒親身體驗,主動參與,在活動中,既能體現集體的智慧,又能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養(yǎng)成與人合作的習慣。


  五、感受成功快樂,體驗合作樂趣


  幼兒間的合作常常會帶來積極愉快的結果,活動的成功、事情作成、增進友誼。著對幼兒鞏固、強化合作行為,竟而產生更多的合作行為是極為重要的。教師應引導幼兒感受合作的成果,體驗合作的愉快,激發(fā)幼兒進一步合作的內在動機,是合作行為更加穩(wěn)定、自覺化。


  合作式學習是一種共同的、開放的、包容的學習。沒有合作,音樂就不能產生和存在。教師充分利用音樂本身具有的合作特征,有意識地創(chuàng)造合作條件,培養(yǎng)學生在音樂教學中的合作能力。


  合唱教學,在于讓學生感受和體驗多聲部音樂的豐富表現力,并獲得合唱的經驗。在歌唱活動中《大馬告訴我》、《畢業(yè)歌》的領唱和齊唱,根據歌曲的內容,在對歌曲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分工合作。我請歌唱能力較強的同學當聲部長,帶領大家分聲部練唱,讓每一位學生都有參與表演的機會,滿足他們的表現欲望,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進而使他們能夠逐步過渡到和諧、整齊和較完美地合作演唱。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的群體意識和合作精神。使學生獲得了合作快樂的情感體驗??逻_伊說過:“合唱是非常重要的,由集體的努力所完成的音樂作品和帶來的愉快培養(yǎng)了高尚品格的人,這種價值是無法估量的”。


  打擊樂器演奏活動具有高度的合作性,能更有效地發(fā)展幼兒的協作意識和協作能力?,F在的幼兒園打擊樂器整體演奏法除了通常強調的培養(yǎng)節(jié)奏感、音色感以外,還要盡力引導幼兒了解和把握所有聲部合起來演奏時的整體音響形象,要求各聲部在演奏時隨時傾聽其他聲部的演奏,在知你、知我、知他的基礎上達到配合一致。


  在自主配器中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能力。在配器環(huán)節(jié)中,著力改變以往教師預先設好的配器方案的“灌輸式學習方式”,嘗試建立一種開放的配器模式,積極從多維的角度來引導幼兒合作、探索、發(fā)現。例如在《鳳陽花鼓》的配器中,通過提問引導幼兒分組討論為樂曲配器。然后由小朋友自己說出商量的方案,再通過“演奏―傾聽―討論”的方法選出好的配器方案,直到大家滿意為主。教師作為合作者、引導者支持鼓勵他們的想法,幫助他們提高合作能力。


  當然,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有特殊性,幼兒要生活在一種充滿合作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中,同具體的活動結合起來,從活動中尋找交往合作的經驗和規(guī)律。如在圖書角、美工角、玩具角等活動中引導幼兒與同伴友好地共同分享用具、玩具等,讓幼兒感受到團隊學習、合作游戲帶來的成功和快樂。


  總之,合作學習是重要的教學模式之一,它與其他教學方式具有不可分割的聯系與滲透,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使學生學會合作、學會與人相處,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品質進而健康地發(fā)展,才是我們育人的宗旨。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QQ:3999112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