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教學論文 > 小學音樂論文 >

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音樂課堂創(chuàng)意實踐教學探究

作者:福州市臺江第五中心小學?王玉宇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發(fā)布時間:2024-06-25   點擊:

  摘要:音樂學科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改革縱深推進背景下,音樂學科的重要性越發(fā)凸顯,逐漸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并在一定程度上使音樂學科的教學質量得到了提升。但當前小學音樂教學情況仍不容樂觀,主要表現為教師重視度不足、教學方式單一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小學音樂教學價值的發(fā)揮。因此,在核心素養(yǎng)下探索更好的小學音樂教學方式,以提升小學音樂學科的整體教學質量,是非常有必要的?;诖?,文章從小學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入手,提出了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音樂課堂創(chuàng)意實踐教學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小學音樂;音樂教學;核心素養(yǎng);創(chuàng)意實踐教學;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音樂學科的重要性逐漸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重視。《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創(chuàng)意實踐包括營造氛圍,激發(fā)靈感,對創(chuàng)作的過程和方法進行探究與實驗,生成獨特的想法并轉化為藝術成果。這就要求音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敢于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桎梏,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落實創(chuàng)意實踐教學,盡可能豐富學生的音樂學習體驗,發(fā)展其音樂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一、小學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重視度不足

  受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音樂學科都是以“副科”的形式存在。時至今日,這種認知觀念仍然較為普遍。部分教師受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一切教學活動均以成績?yōu)閷?,對音樂學科的重視度不足。在這種情況下,很多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并沒有深入探索音樂學科的有效教學方式,使得音樂教學流于形式。不僅如此,音樂課被占用、挪用的情況也十分普遍,這不僅會直接影響音樂學科的教學質量,同時還會在無形中給學生帶來心理上的影響,阻礙學生音樂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1]。

  (二)教學方式陳舊、單調

  縱觀當前小學音樂教學現狀可以發(fā)現,部分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仍習慣將自己置于課堂主體地位,從自身教學經驗出發(fā),以口頭講解的方式來將音樂理論知識、音樂作品內容等灌輸給學生,之后再通過范唱、領唱的方式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模式陳舊、單調,也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倦情緒,從而降低學生對音樂的學習熱情。此外,雖然部分教師受素質教育的影響,開始有意識地改變教學方式,但實際授課時也只是簡單地將信息技術作為輔助,為學生呈現相關的背景圖片,或者以播放視頻、音頻的方式來替代教師范唱,并沒有真正發(fā)揮信息技術的應用價值,音樂課堂仍然存在氛圍沉悶的現象,嚴重影響了音樂學科的整體教學質量,更不利于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二、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音樂課堂創(chuàng)意實踐教學的策略

   (一)創(chuàng)意導入,激發(fā)學生興趣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對于教學活動來說同樣如此。具有吸引力的課堂導入往往能夠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的心思“拉”回課堂,從而為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礎。因此,想要提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質量,讓學生通過高效學習獲得學科素養(yǎng)的發(fā)展,教師就必須重視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以充滿創(chuàng)意、趣味性的導入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推動課堂教學順利開展[2]。

  例如,在講授人教版音樂二年級(上冊)《花蛤蟆》這首音樂作品時,教師可以轉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從作品內容出發(fā),發(fā)揮創(chuàng)意,通過學生喜愛的“猜謎語”方式進行導入,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讓學生在猜謎語的過程中初步了解“花蛤蟆”的特點,同時順利引出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與此同時,在學生猜出謎底后,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這首歌曲,并引導學生思考:“蛤蟆會叫嗎?怎么叫?”“你知道蛤蟆是怎么走路的嗎?”教師可通過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蛤蟆的特點,并且可以讓學生模仿“花蛤蟆”的動作。通過創(chuàng)意實踐方式進行課堂導入,可以讓音樂課堂變得更豐富、更有趣,不僅能夠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讓學生在猜謎語、聽音樂、模仿動作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實現音樂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二)游戲教學,感受音樂魅力

  小學生年齡較小,普遍喜歡做游戲,在游戲中他們往往能夠獲得無窮的樂趣。因此,在開展小學音樂教學活動時,教師應打破常規(guī)模式的限制,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意,在課堂教學中融入游戲元素,組織學生開展創(chuàng)意游戲活動,從而讓音樂教學更契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讓學生在參與音樂游戲活動的過程中充分感受音樂的魅力,并從中感知音樂學習的樂趣,為學生音樂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奠定基礎[3]。

  例如,在講授人教版音樂二年級(上冊)《擊鼓傳花》時,教師可以將民間游戲“擊鼓傳花”融入課堂教學中,以創(chuàng)意游戲活動的方式來開展教學活動。在游戲中,教師可做“鼓手”擊鼓,學生則跟隨鼓聲“傳花”,教師隨機停止擊鼓,停止時接到花的學生需要上臺表演。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以本學期的教材內容為主,自選表演內容,可以是獨唱、合唱、表演唱等,完成表演后再繼續(xù)進行下一輪的擊鼓傳花。這樣以創(chuàng)意游戲活動的方式開展教學,可以給音樂課堂增添更多樂趣,對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有很大的幫助,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獲得表現和展示的機會,對提升學生音樂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藝術素養(yǎng)均有積極意義。

  (三)視聽聯覺,豐富感知體驗

  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活動,往往重視分析音樂作品內容和講解樂理基礎,對學生音樂感受能力、欣賞能力培養(yǎng)的關注度則相對較低。因此,核心素養(yǎng)下教師應轉變教學思路,注重對學生音樂作品感知能力、欣賞能力的培養(yǎng)。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從音樂作品內容出發(fā),通過視聽聯覺的方式,給學生帶來多種感官刺激,以此來輔助學生感知、理解音樂作品,從而在豐富學生音樂學習體驗的同時,實現對其審美感知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4]。

  例如,在講授人教版音樂六年級(上冊)《賽馬》這首音樂作品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與音樂作品相關的視頻,通過分段欣賞的方式,讓學生在視覺與聽覺的雙重刺激下初步了解二胡的不同演奏技法和節(jié)奏變化等知識。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帶領學生學習第三段的內容,并為學生播放音樂視頻,同時鼓勵學生根據自己對音樂節(jié)奏、旋律的感知,利用生活中的常見物品來模擬馬蹄聲。如有的學生通過敲擊桌子的方式進行模擬,有的學生通過敲擊音樂凳的方式進行模擬,還有的學生通過彈舌方式進行模擬。這樣的方式能將音樂學習從靜態(tài)轉變?yōu)閯討B(tài),從單純聽覺向視覺、聽覺、觸覺相結合的方向轉變,從而讓學生在多方位的感官中體驗音樂,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QQ:3999112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