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式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摘要: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如今各行各業(yè)的運作模式與過去相比也都有了非常大的變化,教育領域也不例外。從小學生的角度來看,由于自身的學習系統(tǒng)還不是很完善,因此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還需要教師不斷進行引導,目的是為了幫助他們建立起規(guī)范的學習系統(tǒng)。在小學音樂學習中,學生對音樂的概念不是很強,主動式教學的應用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樂感,而且還能讓他們對音樂產(chǎn)生新的認知,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本文主要針對主動式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來展開分析,然后結合各方面因素來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希望能夠為音樂教學帶來幫助。
關鍵詞:小學音樂;主動式教學;應用與探究;
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小學生對音樂的認知一般還停留在兒歌階段,從兒童時期的學生角度來看,他們只需要掌握并理解歌詞即可,這也是小學音樂教學與其他年段音樂教學的區(qū)別之一。小學音樂教學會比較注重樂曲創(chuàng)作背景與情感等潛在內涵的培養(yǎng),且學生在表演時也要將這些情感表達出來。其次就是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因為在主動式音樂教學中,教師是占據(jù)整個課堂的主導地位,而小學生則處于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tài),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學生不僅能更快地吸取音樂知識,而且還能增強他們的樂感,提升音樂教學的質量。
一、主動式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優(yōu)勢
1. 可以引導學生快速接受音樂知識。
可以看到,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因為受到教學條件的約束,導致整個音樂課堂教學都是圍繞彈奏或錄音播放來進行,但是整體的音樂播放效果也不是很理想,甚至無法傳遞出音樂自身的美感。但主動式教學的應用就能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教師可以將視頻與音頻相結合,這樣不僅能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從視覺、聽覺入手帶給學生直接的感官沖擊。
2. 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由于小學階段學生的心智還不是很成熟,且他們對所有事物都有著非常強的好奇心理,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特點,這樣才能更大程度地發(fā)揮出主動式教學的優(yōu)勢和價值。通過對比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教學都是按照“教師講,學生聽”的方式來進行,即教師占據(jù)了整個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導致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不到充分發(fā)揮,甚至有時注意力也無法集中在課堂內容上,這也直接影響了音樂教學質量。而主動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就能很好地避免這些問題,教師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與多媒體技術進行融合,并采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來吸引學生注意,從而提升音樂教學的質量。
二、主動式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建議和對策
1. 感受音樂,體會內涵。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閱讀也只能簡單地讓他們對歌曲有個大致認識,所以為了讓歌曲能更形象化地展示到學生面前,教師可以通過自己演唱或給小學生播放樂曲視頻的方式來讓他們體會到這些歌曲的含義,這樣不僅能加深學生對歌曲的印象,而且還能實現(xiàn)他們音樂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學習《勞動最光榮》這一課程時,由于該歌曲的曲調充滿童趣且非常活潑,所以在演唱時,教師也可以適當加入這些元素,即將學生的思想情感融入到其中。當然也可以剪輯一些音樂視頻來播放給學生觀看,動畫版的歌曲視頻可以較好地引起學生注意,并讓他們從中體會該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
2. 靈活運用,實際演示。
要想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其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演唱。在這過程中不僅能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之處,而且還能與其他同學進行比較,從而更清楚自身演唱方式的劣勢和優(yōu)勢。在展開音樂教學時,教師要盡可能地傳授各種演唱技巧給學生,當發(fā)現(xiàn)學生演練過程的不足和失誤時,教師需要及時提醒并幫其改正,當學生出現(xiàn)消極情緒時,教師也需要及時調整。例如:教師在教學《小螺號》這首歌曲時,首先可以讓學生適當進行討論,討論結束之后,教師再帶領學生進行演唱,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領唱時需要逐句演唱,這樣可以方便指出學生的不足。帶領學生演唱幾遍之后,便可以讓他們自行進行演唱練習,整個過程教師需要時刻進行觀察和指導,讓那些表現(xiàn)好的學生來幫助比較落后的學生,這樣可以讓雙方都產(chǎn)生一定程度的滿足感。當學生完成練習之后,教師還需要組織學生進行一次齊唱,這樣不僅能從中了解學生對該歌曲的掌握情況,而且還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