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教學論文 > 小學音樂論文 >

在小學音樂課堂中利用有效的分組策略提高合作學習的質量

作者:馬莎莎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18-01-17   點擊:

 

作者:浙江省溫嶺市城西小學  馬莎莎

摘要 本文以新課標新理念為指導,以課改實踐為依據(jù),力求站在新課改的高度剖析當前音樂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科學論述了分組學習的內涵、價值,并從組建小組、合作內容、形式、在學生合作的過程中如何進行有效的管理、教師的作用諸方面進行闡述,實現(xiàn)音樂有效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 分組  策略  合作學習   學習質量
    合作學習已經(jīng)受到各國教育者的推崇,并在各個學科領域中取得豐碩的成果。各項成果表明,分組教學是提高合作學習質量的有效策略。因此,現(xiàn)在幾乎在每節(jié)音樂課中,我們都能看到分組教學的影子。但是我通過觀察和研究發(fā)現(xiàn),在我們的音樂實踐活動中沒有取得很大的效果,存在一些“做秀”的現(xiàn)象。小組合作學習只有其“形”而無其“實”。
    一、當前課堂中存在的現(xiàn)象
    鏡頭一:在本學期一堂音樂課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孩子們歡歡喜喜地分小組創(chuàng)編歌舞《嘀哩嘀哩》,整個課堂的氣氛非常的活躍。但是仔細觀察每一個小組的活動情況,就發(fā)現(xiàn)了:有些小組里有一個“小領導”,正指揮著同學:“對,你到那邊站好?!薄澳愕膭幼麇e啦?!倍O碌膶W生也任其指揮,趁機偷懶。有的干脆開小差。站起來發(fā)言的學生一張口就是:“我是這樣編的?!睂W生關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樣”,而不是“我們小組怎么樣。分組合作學習確實增加了學生參與的機會,但是往往成了能力較強的學生的一次展現(xiàn)“自我風采”或者小領導分配任務的時刻。困難學生成了聽眾,往往得不到獨立思考的機會而是直接從好生中獲得信息,這個問題主要是因為分組的形式欠合理所造成的。
    鏡頭二:在我們開展合作學習活動中,經(jīng)常會聽到有學生來反應:“老師,他不跟我們一起做動作。老師,他弄我?!毙〗M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間應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動的關系。但在小組活動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不友好、不傾聽、不分享的現(xiàn)象,這會影響合作學習的順利開展,往往也是在不愉快中完成任務。這往往就是分組活動中學生間的合作不夠主動。
鏡頭三:現(xiàn)在許多音樂課最后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有這么一個現(xiàn)象:用小樂器為歌曲伴奏,往往是幾個同學湊在一塊乒乒乓乓一陣吵鬧后就完成了所謂的“合作學習”,小組間的交流很少,基本上停留在獨立學習的層次上,沒有真正的討論和合作,沒有發(fā)揮小組合作的優(yōu)勢。這是由于分組活動重視形式,缺乏實質的合作而造成的。
    從以上的事例,可以看出我們老師非常重視分組策略在教學中的應用。以上例子雖然都采用的是分組策略,但是沒有起到分組的真正效果、也沒有達到一定的教學質量、同事也沒有按時完成教學目標、無利于提高合作學習的質量,諸如此類有形而無神的分組我們稱之為無效分組。那么,怎么分組才是有效的分組?于是我有了一些想法并開始點滴嘗試。
    二、音樂課堂中的有效分組策略          
    1.實施有效分組
    首先是老師對學生要進行有效的分組?!胺纸M”―怎么分?根據(jù)分組教學體系,可以“外部分組”、“內部分組”。根據(jù)課堂教學的特點和教室的實際大小我們主要是采取“外部分組”,實現(xiàn)新課程標準的“廣泛性”、“充分性”、“個體性”。我們通常為2―6人以一組,將全班同學分成若干組可根據(jù)教學過程不同的活動要求任意組合、分組。還可根據(jù)學課特點分成二人組、四人組、六人組。(如圖)

    每一小組中要選有“小組長”,小組長的職責是“領導”其組員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負責小組成員的合理分工。
    (1)同質分組。根據(jù)本學科的特點,按照學力水平及其它多方面的因素將各方面情況相近的分成一組,目的是在全班樹立學習榜樣,以優(yōu)勢明顯的小組作為其它小組學習活動的目標。缺點是:容易造成班級的兩極分化,使優(yōu)勢較弱的小組在多次失敗后喪失學習信心。
    (2)異質分組。和“同質分組”相反,將學力較優(yōu)秀的學生平均的分配在各組之中。目的是在組內起榜樣、表率作用。優(yōu)點是:異質分組平衡了班內各組之間的水平,比較容易“同步達標”,但兩極分化的缺點同樣存在,而且組內的“權威”組員、“能干人”因多次“立功”,繼而出現(xiàn)“孤傲”、“剛愎自用”的一系列現(xiàn)象。
為解決上述(1)、(2)分組方法的缺點的辦法是:

A.在分組時無論是同質組還是異質組,組與組之間成員應有頻繁的更換,甚至在一堂課中不同環(huán)節(jié)中更換。
B.同時組內取消“權威”形象。教師要在平時教學過程中多留給其它同學發(fā)表意見的時間,均等組員表現(xiàn)“外化”的機會。
C.建立組與組之間、組員與組員之間激勵性評價機制。
D.組的形式不能長久不變,不管是數(shù)量、組型都應經(jīng)常更換。這些做法既可以不斷將各組的“先進經(jīng)驗”頻繁的在班里傳播,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更可以充分發(fā)揮小組的團隊精神,增強克服困難的自信心。
    (3)分組的方法除了上述兩種外,還可以根據(jù)學科特點,由學生自由組合,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同學之間的交情及自我的能力,但目的必須是為了解決難點,達成目標。換句話說就是為了“更好的學”。比如:音樂課中,針對科目特點,經(jīng)常采用的是“異質分組”,通過我的研究發(fā)現(xiàn),音樂課的分組方法通常可以根據(jù)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由學生自由組合。(見下表)
感受與鑒賞 同質分組 4人/組 容易在組內產(chǎn)生矛盾,引起思維
討論 異質分組 4-6人/組 容易在組內先形成共識,以小組為堡壘參加辯論
表演 同質分組 2-4人/組 能力相近,較親密,表演中容易配合,整體效果較好。
創(chuàng)造 異質分組 4-6人/組 興趣相投,能力參差,產(chǎn)生優(yōu)勢互補。
    2.有效分組學習中的科學的管理
(1)精心準備 音樂課的分組學習的有效性首先應注重這門課的教學設計。教師備課時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確所要體現(xiàn)的新理念。分組學習的內容要有一定難度,有一定探究和討論價值,問題要有一定的開放性。要設計好一堂課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大約用多少時間,什么內容需要分組學習,分組學習的時間是多少,等等。
(2)教師要巡導 有效分組學習的成功與否,同教師的引導與參與是分不開的。在課程中教師要起到啟發(fā)活動、組間調控、調節(jié)矛盾、參與討論的作用。注意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加強對合作學習的監(jiān)控。教師要深入到學習小組中,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對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指導,注意隨時監(jiān)控合作學習的進程和質量,幫助學生掌握相互合作、交流的方法。
(3)科學管理  音樂課分組學習如何讓大家都“動”起來?首先創(chuàng)建和諧的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強烈的求知欲是關鍵。其次,師生間的融洽的關系是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動”起來的動力之一。此外,師生間應建立伙伴式關系,加強師生間的溝通,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學生,以表揚鼓勵為主的評價,在教學提問、教學對話時都應充分注意這一點。做到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自尊,尊重學生的個體特征,讓所有的學生圍繞著教師無話不說,無拘無束的動起來。例如,我在上音樂欣賞課《西班牙斗牛士》時,一位學生跟著音樂在教室里群魔亂舞。我沒有批評,而是請這位學生回答為什么這樣表現(xiàn)?學生的回答說牛來了。這時通過我適時地引導,加上這位學生的“創(chuàng)作”。每個小組都非常好地表現(xiàn)出了《西班牙斗牛士》。
分組互動教學形式的結構圖

     3、有效分組引導學生成功達標
    在有效分組學習中,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組織協(xié)調能力、互幫互學精神、交流評價的水平。
(1)會組織協(xié)調 這是進行分組學習的第一步。由于小學生的自控能力相對較弱,故無組織的學習,必然會導致學習的失敗。所以,會組織協(xié)調是首要解決的問題。剛開始實施分組學習時,小組長由大家推舉,然后采取輪換制,讓每一個同學都有鍛煉的機會。同時,在一些具體學習方法上給予指導。如,如何組織同伴一起進行音樂表演等。
另外,也存在這樣的一種情況:對于教師在的課堂上的提問,學生要么一哄而上,要么患“課堂沉默”癥。作為教師的我們又該如何處理呢?這里,如何協(xié)調學生間的學習關系,組織有序而又高效的分組學習成為關鍵。對于前者,教師既要兼顧到課堂秩序,還要考慮到那些“自告奮勇”者感受,不能挫傷他們的積極性;對于后者的現(xiàn)象,教師可以在引導的基礎上,讓學生去自由討論,然后讓學生在進行回答。這樣既能調節(jié)教學氣氛,又能讓學生排除心理上的壓力同時又能解決問題。教師在其中擔當?shù)氖菂f(xié)調者的角色,這是十分重要的。
(2)會互幫互學 分組學習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共事能力。教師要指導學生會幫助別人,還要從心里愿意幫助別人。告誡學生在分組學習中要盡量避免簡單地詢問答案、等著同學來給自己設計動作或輕易地幫助同學完成任務等行為,應依據(jù)實際情況去啟發(fā)輔導、幫助同伴;以及接受幫助。達到互幫互學,互相促進的目的。
(3)會交流評價 分組學習時,由于缺少了教師的直接指導和有效“干預”,學生的學習較易“遛一邊”,過于形式,導致學生在某些學習環(huán)節(jié)上脫節(jié),從而影響下一階段的學習。此時,教會學生評價同伴的學習就顯得尤為重要,如,交流討論時的評價(學會贊同、反對、補充)。
    三、音樂課堂實施分組的基本步驟
    在音樂課堂中進行合作學習時,有效分組的基本步驟有:
    第一步:指導學生分組預習新課內容。
    第二步:課前討論預習內容為新課服務。
    第三步:師范唱時生為其伴奏
    在執(zhí)教人教版第六冊《只怕不抵抗》一課為例,讓生進行四人組的分組形式 ,課前指導學生自主預習(主要是:了解曲作者和創(chuàng)作背景)音樂課開始后學生成四人小組進行交流,并在組內進行評價。同時由小組推薦一人進行匯報。(歌曲講了什么故事)教師根據(jù)學生匯報的情況與學生一起討論學習同時進行反思和補充。歌曲學習時先由教師范唱,學生表演曲中的內容,師生共同演唱。表演部分學生在小組長組織下鞏固演唱,在全班交流演唱,并評價也可采取組際競賽,評價。拓展部分學生可以分組討論如何表現(xiàn)歌曲的內容和意境。
最后學生可以自由組合,采取多種形式表達自己的情感體驗(如律動、繪畫、及多種演唱形式組合等),師生共同評價。
    四、有效分組應注重評價多元化
    教師在對學生音樂課中的學習活動做出評價時要慎重,要充分發(fā)揮評價的激勵功能,努力探尋激勵、喚醒、鼓舞學生的最有效手段,力求構建多元化、情感化、科學化的評價機制。
音樂教學評價應有利于改進、側重于發(fā)展、著眼于未來,充分發(fā)揮“評價”的激勵作用。利用多元化的策略,去尋求激勵喚醒、鼓勵學生不斷進取的有效方法,形成有效分組學習特有的科學的評價機制。有效分組學習多元化教學的評價的組織形式一般可分“他評”和“自評”兩種。其中“他評”又可分為“師評”、“生評”和“家長評”三種。

    根據(jù)我們的研究范圍,在小學音樂教學中,主要的評價形式是“師評”、“生評”、“自評”,其中以“師評”居多。因此我們在教學評價的具體實施的過程中,應注意評價的組織形式要體現(xiàn)出教學民主化的思想,促使學生自由的發(fā)展,使評價不僅成為小學音樂教學質量的反饋,教學調控的依據(jù),更應充分發(fā)揮其激勵和導向功能,促使學生積極提高和發(fā)展。對學生評價的不僅僅是教師的責任,從一定意義上講,學生自己應該成為評價的主人,教師應全力創(chuàng)造條件,力圖讓學生擔負起評價的責任。學生自己參與評價可分為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學生的相互評價,自我評價與相互評價活動能引起小學生比較強烈的興趣,同時又能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實踐證明,在自我評價與相互評價活動中接觸過的學習內容,小學生記得特別牢。這些在《學習心理學》一書中能得到解釋。學生自我評價與相互評價的活動能促使學生學會自我教育。通過實踐證明,有效分組學習中的學生在自我評價與相互評價的活動中,能逐漸學會用自我批評的態(tài)度去對待自己,這樣更能正確認識自己。蘇霍姆林斯基認為“自我教育便是從自我認識開始的。”因此,我們認為發(fā)展學生在評價活動中逐漸形成自我評價能力與相互評價能力,不僅能提高小學音樂分組學習的有效性,而且對他們將來的工作乃至整個生活都將是終身受用的。
    五、有效分組策略所取得的成效
    在小學音樂課上實行有效分組教學能夠活躍學習氣氛、激發(fā)學習靈感、提高學生的思維廣度、提供學生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
1.音樂課上有效分組學習能最大限度地活躍學習氣氛,調動群體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在討論達到高潮時就形成爭論,幾乎每個學生都表現(xiàn)出強烈的參與意識。強烈的心理沖動迫使每個學生在短時間內調動自己所有的知識儲備進行緊張地思考,從而把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都激發(fā)了出來。   
2.音樂課上有效分組學習激發(fā)的靈感,是創(chuàng)造力的源泉、智慧的搖籃。分組是思想的交換,而靈感的火花在思想的碰撞之中才能更加絢麗多彩。在相互合作中別人新穎的觀點、奇特的思路給每個學生都能帶來新的啟迪。長期困擾個人的問題和疑惑往往在有效分組學習中迎刃而解。
3.音樂課上有效分組學習能增加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提高思維能力。課內的問題經(jīng)過小組學習地討論后綜合起來的結論顯然要比個人的理解要深刻得多,全面得多。在討論中思維的邏輯性、敏捷性將在短時間內得到提高。激烈的思想交鋒迫使每個學生毫不留情地對各種觀點進行嚴格的互檢和自檢,因此有效分組學習是鍛煉和提高思維能力的最好途徑和方式之一。   
4.音樂課上進行有效分組學習為每個學生都提供了充分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合作學習如同一部發(fā)動機,將每個學生內在競爭意識、好勝心理都充分地調動起來,致使心理活動的能量進一步增強,使其精神高度集中,思維異?;钴S。合作學習在調動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內在因素――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方面,是能夠發(fā)揮巨大作用的。
    通過實踐后的結果證明:在我的音樂課堂中強化有效的分組學習,能夠極大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能使學生在學習研究中有著專注的神情,加強學生的團隊意識使學生的綜合水平有明顯的提高。由此看出,有效的分組學習,可以讓學生學習的自主參與程度大大提高。學生始終能夠維持在較高的自主學習之中,這樣不怕他們沒有新的發(fā)現(xiàn)、新的設想,產(chǎn)生新的學習目標。


參考文獻:
[1] [美國]珍妮特.沃斯 [新西蘭]戈登.德萊頓   《學習的革命》
[2] 吳立崗         《教學原理、模式和活動》  廣西教育出版社          2000.4
[3] 朱智賢  林崇德      《思維發(fā)展心理學》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1986.4
[4] 蒯超英              《學習策略》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1
[5] 鄧志偉              《個性化教學論》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7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wǎng)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QQ:3999112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