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音樂教案 > 高中音樂教案 >

《中國通俗歌曲欣賞》教案設計

作者: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18-01-17   點擊:

教材版本:自組教材

教學對象:九年級

設計意圖

愛因斯坦說過“愛好是最好的老師”,通俗歌曲因其大眾化、全民化的特點,得到許多中學生的喜愛。把流行歌曲引進課堂――這是課堂設置中的挑戰(zhàn),也是一個不可避免的過程,本節(jié)課選擇了學生最感興趣的內容――欣賞通俗歌曲。通過介紹通俗歌曲的特點以及我國不同時期通俗歌曲的風格,然后讓學生進行討論與交流,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各抒己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及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教師給學生提出問題、總結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表達見解,使學生多角度、客觀地評價和欣賞不同類別的通俗歌曲。

教學內容

一、音樂知識通俗歌曲的概念及特點

二、作品欣賞

1.《何日君再來》

2.《外婆的澎湖灣》

3.《小城故事》

4.《黃土高坡》

5.《天堂》

三、探索與討論

教學目標

1.了解通俗歌曲的特點,對“通俗歌曲”這種音樂形式有一定的認識和鑒別能力,并能主動參與討論。

2.能夠充分感受、體驗通俗歌曲中所表現(xiàn)的音樂情緒 , 理解音樂內容及意境。

教學重點、難點

如何引導學生多角度、客觀地評價鑒賞不同時期、不同類別的通俗歌曲。

教學方法

講解、演示、列舉、分析、討論及學生相關的參與活動

教具:CAI課件  音樂設備  電腦  黑板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1.老師分別用三種唱法(美聲、民族、通俗)演唱三首歌曲。

①《你再不要去做情郎》(選自《費加羅的婚禮》,藝術歌曲,美聲唱法)

②《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民歌,民族唱法)

③《彎彎的月亮》(通俗歌曲,通俗唱法)

2.老師小結導入課題

老師剛才分別用三種唱法演唱了一首藝術歌曲、一首民歌、一首通俗歌曲,不同演唱方式具有不同的表現(xiàn)效果,同一首歌曲也可能用不同的演唱方法來表現(xiàn)。對同學們而言,最為熟悉和喜歡的是用通俗唱法演唱的通俗歌曲。這節(jié)課我想和同學們一起走進我國通俗歌曲的藝術殿堂,共同去感受它的魅力。(揭示課題)

二、通俗歌曲的概念及特點

1.什么是通俗歌曲?

展示:通俗歌曲亦稱流行歌曲,主要是指十九世紀下半葉至二十世紀初在歐美各國發(fā)展起來的適合一般市民群眾愛好的,輕松活潑、易學易唱的、便于流傳的歌曲。它是與藝術歌曲、民歌相對而言的夢內容大多取材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以愛情主題居多;也有描寫人生、倫理、敘說理想、生活、抒發(fā)思念之情等。

2.通俗歌曲的主要特點?

展示:通俗歌曲的主要特點是短小精練,旋律流暢、口語化較強、易學易唱,流傳范圍廣泛,富于時代性。各個時代的通俗歌曲具有各自的特點,歌曲常使用一個固定的節(jié)拍或固定的節(jié)奏型等,樂隊一般用電聲樂隊演奏。

三、我國通俗歌曲的幾個發(fā)展時期

我國通俗歌曲的發(fā)展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四個階段: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起源):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港臺歌曲和校園民謠);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九十年代初(“西北風”時期);九十年代中期至今(成熟期、形式多樣化)。

四、感受與體驗

導語:我國通俗歌曲從起源到今天的日趨成熟,經(jīng)歷了一個曲折的過程,那么究竟我國各個時期通俗歌曲有什么特點呢?是不是所有的通俗歌曲都適合中學生演唱呢?通俗歌曲到底可不可以進入我們的課堂呢?這些正是我想在這節(jié)課和同學們一起來探討的問題,接下來請同學們欣賞幾首我國各個時期的有代表性的通俗歌曲:

1.“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通俗歌曲代表作品欣賞

(1)欣賞《何日君再來》

(2)師總結并簡介時代背景:當時的中國正處在民族存亡的緊要關頭,一方面以中國共產(chǎn)黨為代表的革命者正在進行艱苦卓絕的斗爭;另一方面反動統(tǒng)治者置國家民族利益不顧,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這首歌正是這部分人生活的真實寫照。

(3)當時通俗歌曲的特點:格調低下,情緒消沉,低級庸俗,在唱法上賣弄風情。

2.“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通俗歌曲代表作品欣賞

導語:由于歷史原因,我國的通俗歌曲沉寂了三十年,直到七十年代末才開始復蘇,而這時的歌曲主要是港臺歌曲和校園民謠,如:《童年》、《三月里的小雨》、《龍的傳人》、《走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等,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欣賞這個時期的兩首歌曲。

(1)欣賞由鄧麗君演唱的《小城故事》。分析其特點:優(yōu)美的旋律和甜美的噪音和極有感染力的演唱。

(2)欣賞臺灣校園歌曲《外婆的澎湖灣》。分析其特點:不刻意追求聲音的圓潤和共鳴,強調吐字的清新和口語化。

    (3)師生總結此階段通俗歌曲風格特點。(音域不寬,短小精煉,旋律流暢優(yōu)美,口語化較強,適合大眾演唱。)

3.二十世紀八卡年代中期――九十年代初(“西北風”時期)代表作品欣賞

導語:隨著通俗歌曲的不斷發(fā)展。我國內地的一些作曲家開始嘗試創(chuàng)作自己的原創(chuàng)歌曲,他們采用西北地區(qū)的民間音調和地方風格創(chuàng)作通俗歌曲,于是就產(chǎn)生了我國第三個時期的通俗歌曲――“西北風”,如《一無所有》、《信天游》、《黃土高坡》、《我熱戀的故鄉(xiāng)》等,接下來請同學們欣賞一首這個時期的代表作《黃土高坡》。這是西北風時期的代表作之一,描寫了西北地區(qū)黃土高原的遼闊、蒼涼和高原人民的豪爽、樸實。

(1)欣賞《黃土高坡》。(設問:談談“西北風”通俗歌曲的特點?它適不適合我們中學生演唱?為什么?)

(2)師生共同分析“西北風”風格通俗歌曲的特點:高亢、粗礦、民間音樂與現(xiàn)代搖滾相結合,音域寬廣,采用“喊唱”的唱法。

4.九十年代中期至今(成熟期、形式多樣化)代表作品欣賞

導語:隨著通俗歌曲被社會各界的廣泛接受和各種傳播媒介的宣傳扶植,從九十年代中期至今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進入一個繁榮的時期,通俗歌曲及其演唱風格走向國際化、個性化,如李玟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演唱的《月光愛人》,因具有國際化風格而成為廣大歌手模仿的典范;韓紅因她的詞曲創(chuàng)作才能以及扎實的唱功而成為當今最受歡迎的女歌手,她創(chuàng)作并演唱的《天亮了》、《家鄉(xiāng)》、《雪域光芒》等己成為當代最流行的通俗歌曲;同時各種風格、流派也呈現(xiàn)出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局面,如通俗民歌、通俗美聲、校園民謠、鄉(xiāng)士民謠、爵士風格、搖滾風格以及當今最流行的網(wǎng)絡歌曲(《老鼠愛大米》、《你是我的玫瑰花》、《吉祥三寶》)。那么接下來請同學們再欣賞一首這個時期的經(jīng)典作品《天堂》。

(1)介紹歌曲《天堂》

這是騰格爾的代表作。在清亮的童聲和寬厚的管弦樂頌歌背景下,唱出了美麗的鄂爾多斯草原,那里有藍藍的天空、綠綠的草原、翱翔的雄鷹、古老的馬頭琴。但是隨著物欲的膨脹,美麗的草原如今安在?這就是騰格爾發(fā)自內心的吶喊。

(2)欣賞歌曲《天堂》

(3)分析其音樂特點:高亢、悠揚、寬廣,唱腔極富激情與爆發(fā)力,粗獷而又細膩。

五、探索與討論

1.導入“流行音樂進課堂”的討論。

師:同學們,我們剛才一起欣賞了我國各個不同時期的通俗歌曲,這其中有格調不高、低級庸俗的靡靡之音,有粗礦豪放的“西北風”,有清新自然的校園民謠,那么接下來我想請同學們一起來討論以下問題:通俗歌曲進中學課堂一直是個爭論不休的問題,你們認為通俗歌曲能否進我們中學的課堂? 什么樣的通俗歌曲適合我們中學生演唱?

2.學生討論后自由發(fā)言。

3.教師總結。

    同學們根據(jù)老師提出的問題談了很多、很不錯。首先我認為中學生可以唱通俗歌曲,但是我們應該唱那些格調高雅、健康向上、適合我們嗓音條件的歌曲;對于那些低級庸俗、大喊大叫、宣泄通俗歌曲或搖滾,還有那些表現(xiàn)千奇百態(tài)所謂情愛的通俗歌曲我們應當堅決地摒棄它。而對于通俗歌曲進入課堂,我認為作為音樂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種必然的趨勢,通俗歌曲它雖然缺乏高雅、雄渾、陽春白雪的氣質,沒有嚴肅歌曲那樣崇高、秀美,那樣高于生活,但是由于它貼近生活,貼近人們的心靈和現(xiàn)實心態(tài),而更趨向于平民化、個性化、大眾化,有不少好的通俗歌曲通過其優(yōu)美的詞曲、配器和演唱而顯出真、善、美、新、異的良好勢頭,它們對鼓舞、引導、改善人們的生活方式,調節(jié)心境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比如除了我們今天欣賞的《外婆的澎湖灣》、《天堂》等,還有一些眾所周知的如《愛的奉獻》《祝你平安》《一個真實的故事》《燭光里的媽媽》等,它們都以自身的藝術特色,時代感給人以慰藉、關懷、啟迪、鼓舞和美的享受。

六、激情演唱《桅子花開》

教師:同學們,剛才我們在欣賞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很多歌曲同學們都會演唱,接下來請同學們和我一起演唱一首歌曲,好嗎?

七、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通俗歌曲的概念及特點,也欣賞了我國各個時期的通俗歌曲,在了解我國通俗歌曲的特點的同時,也充分的領略了其魅力,我相信以后會有更多更好的格調高雅的、健康向上的通俗歌曲走進我們的課堂。謝謝大家,下課!

教學反思

本課主要把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學習內容有機的結合,各個時期的通俗歌曲,用多媒體展現(xiàn)出來,尤其是用MTV這種直觀的影像資料,讓學生對比欣賞,讓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本節(jié)課從導入開始,由于教師精彩的演唱,深深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完全投入到了課堂中來,然后在欣賞中由于選擇的歌曲都是各個時期的經(jīng)典作品,學生大都會演唱,隨著大家在欣賞的同時輕聲的哼唱,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因此當老師提出問題,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大家的積極性就很高。整個課堂氣氛比一般的欣賞課來說更加活躍,師生關系異常融洽。尤其是第三個環(huán)節(jié)的探索與討論,學生能夠各抒己見,而整個課堂在大家激情演唱《桅子花開》的時候,達到高潮。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合作探究,多重評價等新課程概念始終貫徹其中。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wǎng)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QQ:3999112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