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音樂教案 > 高中音樂教案 >

葫蘆絲曲《打跳歡歌》欣賞教學教案

作者: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18-01-17   點擊:

 

葫蘆絲曲《打跳歡歌》教學教案

上圖:張賀

教具:葫蘆絲

課型:講解與欣賞

一、教學目的:

1、要求學生對中國云南少數(shù)民族樂器葫蘆絲曲目具有一定的聽辯力,演奏力和演所奏曲目的音樂分析能力。

2、通過對樂器演奏曲目的學習、吹奏使學生對祖國博大民族文化產(chǎn)生濃厚興趣,弘揚民族文化,增強對民族音樂的喜愛。

二、教學重點:

1、民族樂器葫蘆絲的定義:

葫蘆絲(又稱葫蘆蕭)是云南少數(shù)民族特有的樂器之一,音色亮麗而又柔腸百轉(zhuǎn),旋律富有詩意和舞蹈性,是我國特有的優(yōu)秀少數(shù)民族樂器,主要傳于、源于傣、阿昌、德昂、景頗和布朗等族聚居的德宏臨滄地區(qū),近年來通過葫蘆絲制作者們對葫蘆絲的進一步改良和開發(fā),以及各種媒介的傳播,受到越來越多的音樂學愛好者的關注和喜愛,葫蘆絲因其音色獨特優(yōu)美,外觀古樸、自然、柔美、典雅、簡單易學、小巧易攜帶、使用簧片發(fā)音等特點,具有“東方薩克斯”的美譽。 2、葫蘆絲曲《打跳歡歌》的欣賞:

這首曲目是著名演奏教育家:李春華的經(jīng)典之作,由他本人譜曲演奏,是最新創(chuàng)作的經(jīng)典葫蘆絲獨奏曲,通過講課的演奏,使學生們進一步了解《打跳歡歌》的演奏特點和演奏技巧,使演奏者充分掌握,樂曲的音樂性格和演奏風格析欣賞能力,全身心的投入到樂曲當中。

3、通過學習、演練能力使學生具有一定水平的獨奏能力。

三、教育難點:

樂曲結(jié)構(gòu)有引子、行板、小快板、慢板、快板、尾聲、樂曲一共有170個小節(jié),每一段落都有演奏的具體要求和要點。

四、教學課時:5課時

五、教學過程:

1、導入:

首先我來介紹樂曲背景:“打跳”流傳于麗江縣、寧蒗縣、中甸三壩等納西族及一些普米族村寨。納西語稱“咚羅麗”或“紐踔”?!斑肆_麗”有“歡樂的跳舞”或“大家來跳舞”等含意。有些地區(qū)因其舞時用笛子和葫蘆笙伴奏,也稱之為“蘆笙舞”或“笛子跳”。打跳不受時間、場地限制,在婚嫁、喪事、起房蓋屋或歡慶豐收節(jié)日,不管是在狹小的院子還是在寬廣的場壩,只要悠揚的笛聲一響,剎時就可圍攏一群群、一圈圈參舞者,舞場上頓時一片歡歌笑語。從舞蹈里可以感受到這個民族無比強大的內(nèi)聚力。麗江納西族大都與各民族雜居,與鄰近民族有頻繁的交往,因此,從打跳的風格細微處也可看出它的變異?!斑肆_麗”因受手挽手、手拉手的限制,主要動律在胯部、腰部及膝下的腿部。舞蹈時順時針方向進行,最后一位是吹笛者,他也可在舞圈的中心,沒有限制。因此,吹笛者的舞蹈動作幅度較大,韻味極濃。當?shù)貍髡f:遠古的時候,在崇山峻嶺中,居住著許多勤勞勇敢的少數(shù)民族。納西族的部落里,有一戶勤勞的農(nóng)家,母親早逝,留下五個兒子與父親相依為命,父親既當?shù)之攱專瑢汉⒆觽儺a(chǎn)百般疼愛,盡心操勞把五個兒子拉扯成人,五個兒子長成了五條精壯的漢子,老人得到了無比的欣慰。從此世代相傳,流傳至今。

2、講解:

樂曲是根據(jù)云南麗江納西族的打跳音樂素材改編而成;是一首改編的民間樂曲?!按蛱笔巧贁?shù)民族的一種集體性歌舞方式,音樂豐富多彩,舞蹈動作多樣,其中最主要的舞蹈形式為“三步一跺腳”。

樂曲根據(jù)所表現(xiàn)的舞蹈內(nèi)容,有引子、行板、小快板、慢板、快板、尾聲。整個樂曲一共有170個小節(jié)。

曲式結(jié)構(gòu)是:引子+A+B+A+尾聲。

1小節(jié)―7小節(jié)是引子部分,中間有一個小快板“665 331 223 6”61612232216”12小節(jié)―46小節(jié)是A段,77小節(jié)―99小節(jié)是B段。

100小節(jié)―103小節(jié)是樂曲的過度段。中段有一個快板是103小節(jié)―115小節(jié)。

116小節(jié)―155小節(jié)是A段,156―170是樂曲的尾聲。

在整個樂曲中,很多地方采用了波音、疊音、打音、虛指顫音,演奏難點1:對指頭的基本功底要求非常高,要有熟練的基本功底,手指要做到靈活、自如、到位、手指的“打跳”非常重要;難點2高音“6”的雙吐要加強練習,要注意氣息的力度控制;難點3:吐音和打音要同時使用,這樣能增強音的硬義和更有彈性,難點4:演奏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整個音樂的感情處理。讓樂曲更有活力。

下面介紹教學方法:(1)教師示范演奏,分解吹奏并說明要求。(2)講解樂曲的每一個段落應該怎樣正確演奏,(3)要求學生認真唱譜,要求學生慢速練習,感覺出自己最難的小節(jié),并試著慢速練習的小節(jié),要求找難點慢速練習,使學生養(yǎng)成一個較好的練習習慣。

(1)樂曲教學解決難點1:給學生們播放云南麗江納西族打跳民間舞蹈音樂場面,讓學生們了解“打跳”是少數(shù)民族的一種集體性歌舞方式,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們知道,舞蹈形式為“三步一跺腳”的舞蹈動作,律動是這個樂曲基本的節(jié)奏律動”

(2)要求學生知道樂曲的情緒和風格是怎么樣的:交流討論。教師要以正規(guī)規(guī)范的示范演奏給學生完整的視聽直覺印象,增加學習這首樂曲的興趣,分段分句分析并讓學生,自己練習解決演奏難點,讓學生加深領會吹奏要領。

①、引子的演奏:

演奏引子需要特別注意換氣,凡標有換氣符號的地方必須換氣。其次是運用好下滑音的技巧,開頭的兩小節(jié)都有下滑音,大家在演奏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用手指慢慢向下抹動即可。然后是氣震音和虛指的表現(xiàn),運用此技巧的時氣息要平穩(wěn)手指需要特別靈活,1―6小節(jié)吹奏時手指與氣息的結(jié)合,先氣震音然后在指震音,先強后弱。(教師演奏示范引子段)

②、中板的演奏:

中板共36個小節(jié),首先來整體分析一下這36個小節(jié),我們從標識符號上來看,有疊音、小顫音、打音、頓音,也就是說技巧上通過練習是可以掌握的,從節(jié)奏上看也不存在難度,而要演奏好這段關鍵是把那種“打跳”的感覺吹出來,這段樂句非常歡快要把力度速度控制好,要恰到好處,演奏此段的重點是,十六分音符的顫音要特別快的速度去顫。還有標有打音、疊音、符號的地方要快速有力的打下去這樣發(fā)出來的音就會特別有硬度,頓音每當演奏到此處都能把演奏者和聽眾充分的調(diào)動起來,有強烈的舞蹈律動感,要演奏好這幾個小節(jié)特別是17―42要做到顫音到位,頓音頓到,這里的頓特別,演奏的時候舌頭和氣息一起用力,音頭用吐來演奏,需要的是一種音段意延之感。

③、慢板的演奏:

慢板共18個小節(jié),從標識符號上看,有上滑、下滑、疊音、顫音、虛指顫、打音技巧通過練習可以掌握,節(jié)奏也不難掌握,慢板演奏吹奏616 5612的時候這里有上滑音,吹的時候手指頭需要特別的柔度,不能太慢也不能太快的抹動要恰到好處,然后緊接著后面有虛指顫,吹這個技巧時,做到氣震音和虛指顫同時運用才能恰到好處。

④、快板的演奏:

這段是本曲歡快的一部分,同時也是最能表現(xiàn)打跳歡樂的場面,也是最受聽眾歡迎的一段,整個快板部分共37小節(jié),在這部分關鍵是注意三吐演奏,這段主要是三吐,還要注意速度強弱的表現(xiàn),在1―13小節(jié)吹6533 6533 6666 6666 6533 6533 2222 2222這段旋律中,最重要的放在第一個音頭上,吹奏6的時候大拇指要向后抹動,吹出吐音和滑音的感覺,讓人們感覺到歡樂的氣芬,做到緊中有松。第2難點就是2了,吹奏方法和吹奏6的方法相似,我們用無名指向上抹動,在練習的過程中先慢練后快練。

⑤、尾聲的演奏:

整個尾聲有15個小節(jié)是在快板音樂的基礎上進行的,所以必須要把快板吹到位,尾聲部分是這首樂曲的精華也是最難點,這段把打跳歡樂的場面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這部主要是雙吐,其次是三吐和打音,從技巧上看通過自己的苦練不難完成,這段的重點是6音的吐奏,因為6音在葫蘆絲上發(fā)音比較弱,氣息也需要特別弱,所以我們在吹的時候,一定要先慢練,吹的時候舌頭尖輕輕的吐,要著到最佳力度點。通過慢練習會達到效果,然后在把速度加快。最后一個小節(jié)是6音,需要用吐音和打音同時使用才能完成,這樣能增強音的硬度和彈性。

⑥、小結(jié):

演奏該樂曲,主要把握好樂曲的民族風格特殊的節(jié)奏律動,注意要求學生對樂曲的演奏技巧和難點,逐一進行分解的練習,要求學生在演奏時,表達準確,要求學生一定要把樂曲的思想內(nèi)涵和藝術特色體現(xiàn)在演奏中,并在演奏中體會到少數(shù)民族音樂的特殊美學意義,讓學生練習通過學習演奏,對樂曲所描繪的音樂形象有一定的表現(xiàn)能力和認知度,使學生在學習后,擴大對少數(shù)民族音樂的認識和理解。

 

 

站內(nèi)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wǎng)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quán)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quán),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quán),QQ:3999112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