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音樂二年級下冊《苗家兒童慶豐收》教學反思
《苗家兒童慶豐收》這首歌曲是根據(jù)苗族聲變調的旋律填詞而成的。表現(xiàn)了苗家兒童吹起蘆笙、敲起銅鼓,歡慶豐收的喜悅心情。歌曲旋律歡快、跳躍、流暢、節(jié)奏感較強,具有舞蹈性和濃烈的苗族民間音樂風格。我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通過《苗家兒童慶豐收》的演唱,感受貴州苗族兒歌的風格特點,體驗苗族民間音樂的美感和苗族兒童的生活情趣。
2.通過組織學生學習簡單的苗族舞蹈,調動學生參與藝術實踐的積極性,培養(yǎng)其審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并促進其良好合作意識和在群體中協(xié)調能力的形成。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充分感受苗族兒童的風格特點,體驗音樂的情
教學難點:學習苗族舞蹈動作。
從現(xiàn)在學生的情況看,他們雖然曾通過電視等媒體,對苗族民間風情有所見聞,但獲取的信息畢竟非常零散,難以對苗族相關文化形成印象。特別是城里的孩子上山下鄉(xiāng)的時間很少,難以得到親自去苗寨體驗民間音樂的機會。因而,我在課件中將苗族的風情、音樂、舞蹈等精彩畫面展示給學生,讓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去打動學生的心靈,使其從看中充分感受苗族的人文風情,孩子們在這藝術的氛圍和感受中獲得了審美的愉悅。
本課一開始從民族服裝導入,勾起了學生的好奇心,隨音樂《郊游》做律動,激發(fā)學生興趣。苗族山歌、蘆笙獨奏曲,到后面引導學生有目的地聽磁帶范唱等環(huán)節(jié),都是讓孩子們從聽中充分感受苗族音樂特有的音韻美。同時,還利用敲打節(jié)奏的游戲幫助他們掌握節(jié)奏型,填詞游戲使學生們快速地歸納和記憶歌詞。之后,再以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等多種形式練唱歌曲,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充分感受和體驗歌曲的旋律美。
學生只有“動”起來、“舞”起來才會對音樂有真正的體驗和理解。因此,本課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學跳了簡單的苗族舞蹈,并讓孩子們圍成了圓圈,以苗族特有的圈舞形式進行苗族歌舞表演,這也將本課推向了高潮。從孩子們的笑臉和投人的表演中,可以看出他們真正融入了音樂,充分感受和體驗了音樂帶給他們的無窮樂趣。這種樂趣來自于他們全方位的主動參與、來自于他們對苗族民間風情的感受和體驗、來自于他們對音樂文化的理解。
通過教學,這節(jié)課基本完成預定的教學目標,算是一節(jié)成功的音樂課,但是我也發(fā)現(xiàn)自己還存在很多不足:課堂教學的精心設計,教學中的調動啟發(fā),具體環(huán)節(jié)的有效落實,課堂語言的精練、評價語言的豐富等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改進和提高。望各位領導和老師們提出寶貴意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