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音樂教案 > 高中音樂教案 >

藝術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高中音樂教學設計

作者:馬俊燕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發(fā)布時間:2018-01-17   點擊:

 

第十六節(jié) 藝術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菁高級中學


教學目標:
一、  聆聽《魔王》、《鱒魚》、《菩提樹》,感受、體驗歌曲的音樂情緒,認識歌曲所表現的思想內容,感受、體驗并理解舒伯特藝術歌曲的風格特征。


二、  掌握有關“藝術歌曲”、“聲樂套曲”的.基本知識。


三、  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音樂創(chuàng)作。初步了解浪漫樂派


的風格特點。


教學重點:


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音樂創(chuàng)作,初步了解浪漫樂派的風格特點,基本掌握基礎知識“藝術歌曲”和“聲樂套曲”。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播放貝多芬的《第二十三鋼琴奏鳴曲》(“熱情”)音樂片段說出所屬音樂歷史時期和作者。


小節(jié):


古典主義者崇尚理性,音樂結構嚴謹。貝多芬是集大成者,并在哪個作品中創(chuàng)造性的加進了人聲?(《第九交響樂》),正因為此,貝多芬不但成為古典主義音樂的最高鋒,同時也成為浪漫主義的先行者。


舒伯特生活的年代與貝多芬的中、晚期相同,比貝多芬晚去世一年,他們也都生活在維也納。今天請大家和我一起認識舒伯特,聆聽舒伯特。


二、進入新課


(一)學生閱讀第114頁,了解西方浪漫主義時期的年代劃分,簡介舒伯特及其所處的時代:見教參第121頁(了解浪漫樂派形成的原因)。


(二)欣賞


1、《魔王》


     (1)、閱讀教材第116頁后提問:


①歌詞是誰的詩作?(歌德)


②反應什么內容?有幾個人物?(敘述者、父親、孩子、魔王)


③什么樂器伴奏?(鋼琴


(2)、聆聽《魔王》


  聽前提問:


舒伯特怎樣把歌德詩中的氛圍和人物融入音樂中的?


討論小節(jié):(不同的旋律音調表現不同的角色、鋼琴伴奏的三連音表現逼人的氣氛、兩個特強的和弦表現父親精辟力盡、悲痛欲絕的痛苦心情。)


2、《菩提樹》


   (1)簡介《菩提樹》,簡單講解“聲樂套曲”。


(2)聆聽中文版《菩提樹》


       ①歌詞是誰的詩作?(繆勒)


②反應什么內容?(流浪漢的心情)


③什么樂器伴奏?(鋼琴


教師小節(jié):舒伯特將鋼琴演奏、歌曲和詩詞融為一體,成就了音樂史上所謂的“藝術歌曲”。


         3、《鱒魚》


(1)聆聽中文版《鱒魚》


①  表達什么內容?(表達作者對當時社會狀況的不滿)


②  歌詞是誰的詩作?(舒巴爾特)


(2)聆聽原文《鱒魚》


(3)請學生試唱第一句樂譜;集體唱第一句樂譜;給拓展部分“3”填詞隨音響跟唱或教師教唱第一句。


(三)、引導學生總結“藝術歌曲” 的特點:


歌詞:根據文學家詩作而創(chuàng)作的歌曲;


演唱形式:多為獨唱曲;


伴奏:一般都有精心編配的鋼琴伴奏;


演唱水平:對演唱技術有較高的要求。


目的:藝術歌曲是由作曲家為某種藝術表現的目的;


(四)說說唱唱或聽聽你還知道那些舒伯特的藝術歌曲以及中國藝術歌曲。


《搖籃曲》、《教我如何不想他》(趙元任)、《嘉陵江上》(賀淥?。┑取?


  (五)總結


浪漫主義者們總是不滿足于真實的現狀,總是力求挖掘出理想中的美,并同現實中的丑形成鮮明對比。因而浪漫主義大都表現個人主觀情感,熱衷于不同尋常的事物或異國情調的題材,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


(六)收集中外藝術歌曲。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QQ:3999112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