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無錫景3
《無錫景》教案
一、教材分析:
教材為人民音樂出版社初級中學七年級下冊音樂教材,特點是堅持以學生為本,按照學生的心理特點、興趣點,并堅持藝術的原則。
內容:共六個單元。每個單元大致分為唱歌和欣賞兩個部分。并且每個單元的后面都設置了題目,幫助學生欣賞音樂,學習音樂。
二、學情分析:
學生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對一切新鮮事物有很強烈的好奇心,所以在樂課上的互動中表現(xiàn)的很積極,但是音樂最主要的實踐內容之一就是歌唱,由于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限,很多時候只是機械的唱歌,對于演唱過程重的力度,速度,節(jié)奏都不能很準確的把握。
學習本課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無錫景》這首歌曲中有很多波音和裝飾音,所以想要很準確的唱出特點還是有一定困難的。
解決方式:
反復聽音頻;單獨的裝飾音、波音節(jié)奏訓練;教師鋼琴伴奏示范。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江蘇民歌的主要特點。理解裝飾音、波音在歌曲中的作用。
能力目標:能夠準確的富有情感演唱《無錫景》。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音樂審美情趣,加深對中國民歌中的小調的喜愛。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學唱《無錫景》。
教學難點:掌握《無錫景》中裝飾音、波音的基本特點,感受歌曲的特點,能準確把握其情感。
五、教學用具:
多媒體、鋼琴。
七、教學過程:
一、走入無錫。
1、播放有關江蘇的風光片片段。展示江蘇的主要樂器圖片。
2、對江蘇無錫進行簡單的介紹。觀看影片及聽教師的介紹,初步感受一下無錫的風土人情。
二、曲目分析。
1、播放《無錫景》的視頻。
2、由教師提問:大家還記得之前學過的音樂要素包括哪些方面?師提示:力度、速度、節(jié)奏、旋律、主要伴奏樂器、民族風格。21教育網(wǎng)
3 、師:請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一下《無錫景》的音樂要素。每組派一名代表公布答案。
三、學唱歌曲
1、由教師示范彈唱本曲一遍,說出本歌中的重難點―波音、裝飾音。帶領學生著重練習。
2、教師彈伴奏,學生跟學第一段。第一段唱熟后,分組自學第二段。
3、教師彈伴奏繼續(xù)學習二三段。
4、點學生起來唱。
由教師引導學生演唱有利于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也有利于教師對學生演唱時所發(fā)生的錯誤進行及時的糾正。
四、拓展訓練
播放江蘇民歌《茉莉花》視頻,學生跟隨演唱。以學生聽唱,結束本課的學習。
《茉莉花》與《無錫景》的風格相似,使學生加深江蘇民歌小調的印象。
五、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采用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有什么好的經(jīng)驗?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問題,你有哪些應對建議?
教學理念:
教師與學生角色的定位: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從課堂中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并能準確的表達出對于音樂的感覺。所以,本人堅持以學生實踐活動為主,教師引導為輔進行音樂教學。
以簡單的唱歌變?yōu)楹唵蔚?a href=http://shangwufuwu.com.cn/Knowledge/sing/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歌唱。本人認為唱歌和歌唱是有明顯區(qū)別的。唱歌,隨便哼哼兩句,不帶任何情感的也叫唱歌。而歌唱是需要富有感情的去演繹作品。感情的準確把握需要我們對作品有一個理論上的認識。最基礎的就是作品的背景、旋律、節(jié)奏、力度等等方面的了解。只有對作品進行剖析,才為歌唱做好了鋪墊。本節(jié)課中,我首先引導學生對《無錫景》的音樂要素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在學唱的過程中提醒學生注意輕重緩急,引導學生由唱歌逐步演變?yōu)?a href=http://shangwufuwu.com.cn/Knowledge/sing/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