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劇舞臺燈光的介紹
作者: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發(fā)布時間:2018-01-31 點擊:
越劇在20世紀20年代進入上海,演出大都在中、小型場。劇場設備較簡陋,演區(qū)往往只有一只500支光的燈泡高掛臺口內側僅供舞臺照明。設備較好的劇場備有帶聚光鏡片的燈箱,起到加強舞臺局部光亮度的作用,供劇團演出時租用。
后編導和主要演員們不滿足于舞臺的白光照明,要求燈光能配合劇情和人物思想情緒的變化,布景設計師也要求燈光制造特殊的氣氛,以增強布景的視覺感染。
出現(xiàn)了土法控制燈光電源的設施―鹽水控制法,比之簡單的閘刀“合上即亮,拉下即暗―是一個進步”可控制燈光的明暗度,但仍與舞臺藝術要求有較大距離。
隨技術進步和設施改善,出現(xiàn)了燈光操作系統(tǒng)的“雙刀四閘板”、“來司”(變阻器)和變壓器,并有了面光、側光、頂燈等燈具設施,在燈具上加紅、黃、藍、綠等色紙以制造環(huán)境氣氛的技術也開始運用。但當時尚無專業(yè)燈光設計師,舞臺藝術對燈光的要求,是由編、導、主要演員向燈光具體操作人員提出具體實施的,因而存在著不系統(tǒng)、不統(tǒng)一的局限。新中國誕生以后舞臺燈光藝術極大地發(fā)展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