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劇的歷史
呂劇發(fā)源于原樂安縣時家村(今東營區(qū)牛莊鎮(zhèn))一帶。呂劇自形成以來,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v觀呂劇藝術的整個歷史演變過程,大體上是循“山東琴書(說唱揚琴)――化裝琴書(又稱化裝揚琴)――定名為呂劇”之脈沿革和發(fā)展的。
山東琴書始稱“小曲子”,后因其伴奏樂器主要是揚琴(早期稱“洋琴”),故又被群眾稱為“唱揚琴的”。山東琴書曲調優(yōu)美,具有濃郁的農村生活氣息,深受廣大勞動人民的喜愛,最早流行于魯西南一帶地區(qū),其產生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歷史。說唱琴書的民間藝人進入較大的城市或到外省演唱,曾稱為“文明琴書”、“山東琴書”等。山東琴書演唱時兩人搭擋對口,對唱和說為主,以表演為輔,唱說和表演緊密結合;演唱時以揚琴、墜琴為主要伴奏樂器。演唱者同時也是伴奏者,典型地體現(xiàn)了曲藝形式的藝術特點。這種唱、說和表演渾然一體的民間曲藝演唱形式,是山東琴書由說唱藝術形式發(fā)展成為戲曲藝術的基礎條件。
根據(jù)《黃河志》記載,在1884年以前,黃河入??谔幍膹V饒(當時為樂安縣)北部和利津東部并無防洪大堤,每到洪水季節(jié),黃河常常泛濫成災,這一帶的窮苦農民不得不背井離鄉(xiāng),以逃荒要飯謀生。于是,以演唱當時民間流行“小曲”形式進行乞討的難民逐漸增多。以“唱曲”討飯遂成為有些人養(yǎng)家糊口的主要手段,活動區(qū)域也不斷擴大。
此間,牛莊、油郭一帶以演唱民間曲藝為職業(yè)的藝人越來越多。在眾多的民間節(jié)人中,時家村藝人時殿元(外號時丫蘭)、油郭鄉(xiāng)東寨村藝人張?zhí)m田、張志田兄弟和油郭鄉(xiāng)西商村的四平調藝人商秀嶺脫穎而出,成為當?shù)厝罕娝f的“大角”。
1880年,山東琴書流傳至樂安北部地區(qū)后,得到迅速而廣泛的傳播。尤其是在牛莊、油郭一帶,學唱山東琴書者不計其數(shù)。每逢農閑節(jié)日,或三五搭擋,或結幫成伙,就地拉攤演唱琴書者處處可見,真可謂“村村聽揚琴、婦孺皆會唱”。
被當?shù)厝罕姺Q為“大角”的時殿元,是今東營區(qū)(原廣饒縣)牛莊鎮(zhèn)時家村人,以演唱琴書和民間小調而著名。約在1887年前后,時殿元遠走河南邊學藝邊賣藝達半年之久。從河南回來不久,便開始傳藝授徒,并經常搭伙到各地演唱。在藝術實踐中他獨辟新路而將山東琴書改進發(fā)展成為“化裝揚琴”,成為首創(chuàng)呂劇藝術的主要藝人。
1900年前后,由時殿元首倡,崔心悅、崔心慶、譚明倫等人響應,開始對坐唱揚琴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革新。他們根據(jù)自己多年演唱琴書的實踐經驗,吸收了京劇、五音戲、東路梆子等劇種中可用的藝術表演程式,直接化用了“跑驢”這一民間舞蹈藝術形式,將琴書段子《王小趕腳》由坐唱形式改為化裝演出。演出時,他們用竹篾、紙、布等材料扎成驢形,并加以彩繪,使之栩栩如生;由崔心悅以青衣應功扮演二姑娘,手提包袱,身縛以驢形,做騎驢之形態(tài);時殿元扮腳夫王小,頭戴氈帽,腰系圍裙,執(zhí)鞭攆驢;琴師武春田等人伴奏。隨著音樂二人載歌載舞,人物形象生動活潑,唱腔優(yōu)美悅耳,語言幽默樸實,妙趣橫生,使在場的觀眾耳目一新,興趣盎然,時而開懷大笑,時而閉口靜聽。整個演出,聲、情、做、唱并茂,觀眾交口稱贊。初步嘗試便獲極大成功。于是,一個新的獨具藝術風格的地方戲曲形式――呂劇便由此而產生了。
在將琴書《王小趕腳》由坐唱形式改為化裝演出獲得成功、贏得贊譽以后,時殿元等人更是孜孜以求,在藝術實踐中不斷改進和完善。他們根據(jù)首次演出的經驗,又陸續(xù)將琴書中人物較少的書目如《蘭瑞蓮打水》、《王漢喜借年》等改為化裝演出。繼而又將角色較多、情節(jié)較復雜的《雙換親》、《白蛇傳》等書目改為化裝揚琴演出?;b揚琴的出現(xiàn),是呂劇藝術形成的開端,為現(xiàn)代呂劇的興起和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關于“呂劇”這一稱謂的由來,有多種說法。主要說法是因首演化裝揚琴戲《王小趕腳》時以紙糊驢為道具演唱,故被當時的群眾稱之為“唱驢戲的”,或直稱為“驢戲”,“驢”字有失大雅。因“驢”與“呂”諧音,遂演變?yōu)椤?a href=http://shangwufuwu.com.cn/xqqy/lvju/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呂劇”。雖然“呂劇”這一稱謂的由來說法眾多,但在解放前,“呂劇”這一名稱卻從來沒有被正式確定。藝人們一般將自己演唱戲稱為“化裝揚琴戲”,大多數(shù)群眾也以“化裝揚琴”或“揚琴戲”稱之。
1952年以后,在對化裝揚琴戲進行了一系列改革的基礎上,以原“山東省歌劇團”為基礎正式成立了“山東省呂劇團”,“濟南市魯聲琴劇團”也正式定名為“濟南市呂劇團”。至此,呂劇這一名稱被正式確定。
新中國的成立,使呂劇發(fā)源地人民的物質生活條件有了很大改善。呂劇再也不是民間藝人求生乞討的方式和手段,而作為一種真正的舞臺表演藝術受到黨和政府的重視及廣大群眾的熱愛。以呂劇創(chuàng)始人時殿元的家鄉(xiāng)時家村為中心的譚家、牛莊、陳官、斜里、斗柯、花官、大小宋等村鎮(zhèn)紛紛成立了業(yè)余呂劇團。每逢春節(jié)和豐收之后,這些業(yè)余的呂劇團都以演唱呂劇相慶賀,此俗延至今日而不衰。1956年成立了廣饒縣第一個屬民辦公助的專業(yè)呂劇團。1959年12月成立了廣饒縣呂劇團,該團成立后曾多次赴淄博、濟南、河北等省市演出,為呂劇藝術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貢獻。1979年在原墾利縣文藝宣傳隊的基礎上正式成立了墾利縣呂劇團。1986年演出的小呂劇《考丈人》曾被山東電視臺拍成藝術片在全省播放,并在全國電視藝術片評獎活動中獲三等獎。1988年,利津縣京劇團也根據(jù)群眾的要求改為利津縣呂劇團。
1953年,山東省呂劇團《李二嫂改嫁》的改編演出獲得極大成功,使山東呂劇在全國馳名,這是呂劇發(fā)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一批新的優(yōu)秀劇目如《姊妹易嫁》、傳統(tǒng)戲《王定保借當》、《光明大道》分別獲得了劇本獎、演員獎和音樂獎?!独疃└募蕖泛推渌鼊∧吭啻螘x京匯報演出,劇團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1957年前后,《李二嫂改嫁》、《兩壟地》、《姊妹易嫁》、《王漢喜借年》、《逼婚記》等劇目先后拍成電影藝術片在全國乃至國外放映,在此期間,一大批著名呂劇演員如林建華、郎咸芬、李岱江、李同慶等為廣大觀眾所熟知和擁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