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戲曲曲藝 > 傣劇 >

傣劇的發(fā)展道路

作者: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發(fā)布時間:2018-01-31   點擊:

傣劇新的歷史發(fā)展時期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后。1960年傣族藝人用新的藝術眼光改革傣劇, 重新創(chuàng)作劇目,建立導演制,舞臺表演更加規(guī)范、唱腔更加豐富,成功地演出了《娥并與桑洛》。

1980年傣劇恢復演出時,重在糾正傣劇演出中的漢族戲曲化的傾向(如完全套用滇劇的鑼 鼓和戲裝)、注重突出傣劇的民族特色,使傣劇成為傣族節(jié)日集會中的一朵鮮艷瑰麗的民族之花。

1987年傣劇第一次走出國門到緬甸演出。每場演出中,觀眾過萬人,盛況空前。

1992年第一批傣劇學員到北京戲校學習,目前這批畢業(yè)的演員已成為傣劇藝術的接班人。 他們根據(jù)《盜仙草》改編演出了《熱西姆洛》 ,使原本只有歌、舞形式的傣劇又增加了打斗場面。在漢族傳統(tǒng)戲曲演出不景氣的情況下,傣劇在德宏的演出卻滲透到了每一個角落,無處不受到傣族人民的歡迎。

上一篇:傣劇音樂的淵源 下一篇:老傣劇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QQ:3999112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