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劇的起源和發(fā)展
豫劇起源已經(jīng)很難考證。一說明末秦腔與蒲州梆子傳入河南后,與當?shù)孛窀?、小調相結合而成;一說由北曲弦索調直接發(fā)展而成;一說是在河南民間演唱藝術,特別是自明朝中后期,在中原地區(qū)盛行的時尚小令基礎上,吸收"弦索"等藝術成果發(fā)展而成。
清朝乾隆年間(1736-1795),河南省已流行梆子戲。據(jù)當時的碑文資料記載內容,明皇宮是"當年演劇各班祈禱宴會之所,代遠年湮,亦不知創(chuàng)自何時。于道光年間(1821-1850)河工決口,廟宇沖塌,瓦片無存",可見在道光之前,梆子戲就早已存在。這些記述與藝人間的傳說相符。據(jù)一些老藝人追憶,他們在1912年前后學藝時,曾聽師傅說起河南的"內十處",即祥符(今開封)、杞縣、陳留(今開封)、尉氏、中牟、通許、儀封、封(今并入蘭考)、封丘、陽武(今并入原陽)和"外八處即淮陽、西華、商水、項城、沈丘、太康、扶溝、鹿邑。據(jù)藝人相傳,豫劇最早的傳授者為蔣門、徐門兩家,蔣門在開封南面的朱仙鎮(zhèn),徐門在開封東面的清河集,都曾辦過科班。
辛亥革命以后,河南梆子更多地進入城市演出。當時開封較有名的茶社,如致祥茶社、普慶茶社、澄懷茶社、慶茶社、東火神廟茶社、同樂茶社等,均爭相邀聘河南梆子班社,義成班、天興班、公議班、公興班等因而活躍一時。此后,鄭州、洛陽、信陽、商丘等城市相繼出現(xiàn)演出河南梆子的茶社、戲園。在農(nóng)村,則每逢迎神賽會必演雙在一些地區(qū),所演多屬河南梆子。
20年代末到30年代,河南梆子的發(fā)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這一時期,開封相國寺先后建立了永安、永樂、永民、同樂四個河南梆子劇場,許多著名藝人如陳素真、王潤枝、馬雙枝、司鳳英、李瑞云、常香玉、趙義庭、彭海豹等,云集于開封。1935年初,以樊粹庭為首成立了豫聲戲劇學社,改永樂舞臺為豫聲劇院,陳素真所在的杞縣戲班和趙義庭所在的山東曹縣戲班均參加了該學社。豫聲戲劇學社革除了舊戲班的一些不合理制度,對表演和舞臺美術等進行革新,并演出由樊粹庭創(chuàng)作的《義烈風》、《霄壤恨》、《涂血》等劇目??谷諔?zhàn)爭爆發(fā)后,于1938年,采"醒獅怒"之意,改學社為獅吼劇團。
常香玉在1936年隨周海水班社到開封,演出于醒豫舞臺。1937年成立中州戲曲研究社,演出由王鎮(zhèn)南編寫的《六部西廂》、《哭長城》等古裝戲和揭露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罪行的現(xiàn)代戲《打土地》?!洞蛲恋亍肥?a href=http://shangwufuwu.com.cn/xqqy/yuju/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豫劇演編現(xiàn)代戲的開始。與此同時,永安舞臺的王潤枝、馬雙枝、鼓海豹、楊金玉等也演出了不少傳統(tǒng)劇目。名角云集,促進了豫東調、豫西調的合流,促進了河南梆子的發(fā)展和提高。1938年日本侵略軍占領開封后,獅吼劇團、周海水的泰乙班,以及常香玉等團體和演員先后到西安,并以西安為中心,在西北城鄉(xiāng)演出,擴大了豫劇的影響和流行地區(qū)。 從抗日戰(zhàn)爭開始到建國前,西安也出現(xiàn)了不少豫劇團體,如樊粹庭領導的獅吼劇團,常香玉為首的香玉劇社,毛蘭花為首的鳳麟劇團,崔蘭田為首的蘭光劇社。還有孫老七創(chuàng)辦的河南災童戲劇學社(原西藏豫劇團前身)等。
建國后,于1956年成立了河南豫劇院。1962年舉行了豫劇名老藝人座談會演,1980年舉行了“豫劇流派匯報演出”。 豫劇《朝陽溝》
豫劇擁有一批專業(yè)和業(yè)余的編劇人才,如樊粹庭、楊蘭春等。楊蘭春(1921年生,河北省武安人),先后改編和創(chuàng)作(有的是與他人合作)了《小二黑結婚》、《人往高處走》、《劉胡蘭》、《朝陽溝》、《冬去春來》、《朝陽溝內傳》等。同時他還導演了不少現(xiàn)代戲和傳統(tǒng)戲。如《血淚仇》、《赤葉河》、 《志愿軍的未婚妻》、《秦香蓮》、《唐知縣審誥命》等河南及全國許多省、市、自治區(qū)普遍建立豫劇演出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