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腔伴奏樂器(揚琴)
揚琴,又稱洋琴、打琴、銅絲琴、扇面琴、蝙蝠琴、蝴蝶琴,擊弦樂器。揚琴是中國民族樂隊中必不可少的樂器。無論用于獨奏、伴奏還是合奏, 揚琴的音色特點都可得到淋漓盡致的發(fā)揮。揚琴是中國常用的一種擊弦樂器,與鋼琴同宗,音色具有鮮明的特點,音量宏大, 剛柔并濟;慢奏時,音色如叮咚的山泉,快奏時音色又如潺潺流水。它的音色明亮,猶如大珠小珠落玉盤般清脆。表現(xiàn)力極為豐富,可以獨奏、合奏或為琴書、說唱和戲曲伴奏,在民間器樂合奏和民族樂隊中在常充當“鋼琴伴奏”的角色,是不可缺少的主要樂器。
揚琴是明朝末期由波斯傳入,最初是為曲藝伴奏,并形成多種流派。
據(jù)史籍記載,中世紀以前,在中東的亞速、波斯等古代阿拉伯國家,流行著一種薩泰里琴。它有梯形或長方形的琴箱,面板上張以幾十條鋼弦,在弦的2/3處支有條馬,使每條弦發(fā)出五度關系的兩個音。這種薩泰里琴,至今仍在伊朗、伊拉克和敘利亞等國流傳。
明末,隨著我國和西亞、東非間日趨密切的友好往來。薩泰里琴由波斯經(jīng)海路傳入我國,最初只流行在廣東一帶,后逐漸擴及到閩浙、江淮和中原地區(qū),加入到為說唱音樂和地方戲曲伴奏的行列。各地琴書多以揚琴作為主要伴奏樂器,如山東琴書、徐州琴書、安徽琴書、廣西文場、貴州文琴、四川揚琴和云南揚琴等。在粵劇、潮劇、漢劇、閩劇、越劇和滬劇等地方戲曲音樂中,也都用揚琴作為伴奏樂器。
以上的是一種關于揚琴來源的比較普遍的看法,但也有人認為揚琴是通過陸路傳入我國。如周菁葆《木卡姆探微》載:“過去人們認為揚琴是明代從海上通過沿海一帶傳入的。其實它是阿拉伯人的樂器,早就傳入天山南北了,很可能是由新疆傳入內地的,這個樂器維吾爾人繼承了下來。”
清末民初,許多民間器樂演奏形式,作為獨立的樂種興起,揚琴又成為廣東音樂、江南絲竹和山東琴曲等樂種的主要樂器之一。揚琴在我國經(jīng)過近400年的流傳和演進。不論在樂器制作、演奏藝術或樂曲創(chuàng)作上,都已具有我國傳統(tǒng)特色和民族風格,并與各地民間樂種相結合,形成了多個具有突出的地方性和樂種性特點的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