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戲曲曲藝 > 彩調 >

彩調的源起

作者: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18-01-31   點擊:

廣西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區(qū),民族民間音樂舞蹈豐富多彩。彩調最早是從民間歌舞和說唱演變而成的“對子調”。它由一對男女對舞歡歌,男舞花扇,女揮方巾,表現(xiàn)彼此相愛的喜悅心情,演唱內容多為贊美大自然或歌頌愛情,所用曲調都是民歌、山歌和小調。

清道光、光緒年間,它受湖南花鼓戲、江西采茶戲和桂劇的影響,從“對子調”向戲曲化發(fā)展,在桂北農(nóng)村出現(xiàn)了“七緊、八松、九快活”即7人、8人或9人組成的“過山班”,通過他們在游村走寨和節(jié)日廟會的長期演出,積累了《雙看相》,《雙打店》、《瞎子算命》、《王三打鳥》、《三看親》等36出“三小戲”,當?shù)胤Q“江湖調”。

辛亥革命前后,彩調從農(nóng)村地坪進入城鎮(zhèn)戲臺,“過山班”發(fā)展成二、三十人的同樂堂、萃樂堂、群樂園等半職業(yè)性的調子班。此時,原有的36出“江湖調”已難滿足觀眾的要求,藝人們就根據(jù)小說和民間故事編演《二女爭夫》、《一抓抓磨豆腐》、《打爛瓢》、《惡媳變?!返取按笳{子”戲。同時,藝人為謀生計,也創(chuàng)編了不少“對臺戲”,如甲班演《娘送女》,乙班就編演《女送娘》,乙班演《三看親》,甲班就編演《四女相親》等。這樣對臺競演的結果,既豐富了彩調的劇目,也促進了彩調音樂和表演藝術的發(fā)展。辛亥革命前后,名藝人輩出,如桂林有“四大狀元”:冷貴甫、朱五八、羅少廷、秦老四;宜山有“四大名旦”:吳老年、潘老扭、梁如山、“剃頭佬”;寧明有“鬼臉王”周朝綱;融安、三江有“調子王”李大樹、陳松山等。

1927年以后,藝人倍受摧殘,彩調瀕于衰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彩調獲得新生,桂林桂華調子團、柳州農(nóng)民調子團等專業(yè)劇團相繼成立,業(yè)余調子劇團也遍及城鄉(xiāng)。

1955年春,廣西文藝干部學校開辦彩調訓練班,培養(yǎng)出一批出色的青年演員,如傅錦華、唐繼、王玉珍、羅亮、楊愛民等。

1956年組成廣西彩調劇團。

1959年,柳州市彩調劇團編演彩調劇《劉三姐》,受到區(qū)內外觀眾的熱烈歡迎,對彩調藝術的提高做出了貢獻。

1965年,廣西彩調劇團編演了現(xiàn)代戲《三朵小紅花》,并由北京電影制片廠攝制成彩色影片。

上一篇:彩調的溯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wǎng)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QQ:3999112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