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調的表演藝術
作者: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18-01-31 點擊:
彩調演員在表演彩調劇《四門摘花》表演藝術富有地方特色,在“三小戲”中最為突出。如步法、扇花、轉身、亮相和旦腳特有的指法等,就各有數(shù)十種。單是丑腳步法就分矮樁、中樁、高樁3大類,其中,矮樁應用最廣。扇子、手巾、彩帶,被認為是彩調表演的三件寶。其中扇子是主要的一件,用舞扇花來表達情緒的有三打五動、圓球扇、高低扇、蝴蝶扇、擺扇、搖扇、波浪扇等,還可當作掃帚、火炬、畫卷、匕首、鐵錘等,故有“萬能道具”之稱。 彩調演員在表演彩調劇《四門摘花》。
彩調劇目多以勞動、愛情、家庭生活等為主題,有大量的口傳和手抄本在民間流傳。表演時采用桂柳方言,以小生、小旦、小丑(三?。┑容d歌載舞的表現(xiàn)形式為主,其中丑角和旦角的步法、轉身、亮相、扇花、手花極富特色,其中尤以步法最為突出。由于深深扎根于鄉(xiāng)村民眾之間,又和當?shù)孛耖g俚曲小調緊密結合,彩調形成了內容諧趣、形式活潑的表演風格,號稱彩調“三件寶”的扇子、手帕、彩帶在表演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上一篇:彩調劇表演形式之臉譜
下一篇:彩調藝術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