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研組的管理體會
長沙市高新博才學校 黎愛民
工作前,我對教研組所賦予的定義是陌生的,工作后,我對教研組所綁定的職責還是陌生的,這種陌生如同一首詩;“橫看成嶺側(cè)成峰,只緣身在此山中”,真正理解教研組工作的含義是我擔任高新博才音樂教研組長這個職務以后才慢慢懂得的,并在心中形成這樣的定義――即教研組是教學實踐的共同體,教學研究的合作群體,每位成員都應有現(xiàn)代人的合作意識,教研組依靠一股無形的力量凝聚每一個成員,這股無形的凝聚力就是教研組文化(教研組文化是一種組織文化,它指的是教研組教師思想、觀念、行為規(guī)范的總和,它包括教研組教師的師德、教風、人際關(guān)系、心理氣氛和文化生活,是整個學科教研組的一種精神)。
如何營造博才音樂教研組開放、熱情、主動、積極、努力、和諧的教研組文化,這在我開始接手管理工作時,有種難以下手的感覺。不過在學校領(lǐng)導管理的培訓下、在區(qū)教研室的指導下、在同事們的的大力配合下,我逐漸找到了管理中的一些規(guī)律。具體來說:
一、教研組的全局管理
?。ㄒ唬?、形成一種凝聚力
有句話叫做“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教研組就是一個小團體,再小的團體都需要和諧,需要大家的相互幫忙,不是說家和萬事新嗎,實際上一個和諧的教研組也是工作開展能獲得成功的標志之一,這樣的工作環(huán)境會讓人的心有凝聚力,而事實早已證明:凝聚力就是工作力、創(chuàng)新力。這種凝聚力,集中體現(xiàn)在校風、教風、校園文化和學校精神等方面。我是如何鍛造這種教研組的凝聚力呢?
1、是制定目標,堅持目標管理,使全組同志,心中有方向,前進有動力。比如,學期初,我在征求教研組成員意見的基礎上,會向大家說明,在爭創(chuàng)先進組,教師培養(yǎng),參與學校活動,組內(nèi)活動等方面,有怎樣的安排,達到什么目標,大家如何配合,進而提出明確要求,在形成共視的基礎上,大家自然會積極參與,久而久之會形成合力。
2、根據(jù)學校、教務處、教科室等各部門的工作計劃和本學科的教學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學期、學年工作計劃,以及教研組建設規(guī)劃。像每年我們音樂教研組都有具體到人的各類藝術(shù)比賽活動,為了早早的落實這些工作,我都是在學校工作還沒有布置到位的情況下就先和負責老師個別溝通,爭取像打仗一樣,“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樣教研組成員在工作的處理上就會有的放矢,不會因為工作中的事情太多亂了手腳。自然而然的他們在工作中就能找到主心骨的那種歸宿感和凝聚力。
3、要求教研組工作計劃的主要內(nèi)容應包括指導思想、工作目標、具體工作、教研課題、活動安排、逐周工作行事例等等。同時教研組工作計劃必須經(jīng)過全組教師的慎重討論,確定全組教師認可的、切實可行的工作目標和具體任務。像我們音樂教研組每學期都開展教研課的開放課,為提高開放課的開放質(zhì)量,要求年輕老師向有經(jīng)驗的老師學習、有經(jīng)驗的老師無私傳授自己的教育教學管理經(jīng)驗,努力提高整個音樂教研組的教育管理水平。這樣就給全體音樂教研組成員一種工作中沒有小事,啥事都必須努力做好,為工作再辛苦也不用害怕,大家可以相互分擔,是可以相互依靠的一種家溫暖的感覺。
4、對教研組工作計劃的實施情況,我會經(jīng)常性和階段性進行檢查和小結(jié),不斷調(diào)節(jié)本組工作狀態(tài),努力達成工作目標。學期和學年末,參照教研組評價體系進行自查,不斷總結(jié)經(jīng)驗。同時配合學校每學期對教研組的活動開展情況進行過程性檢查,學期末進行總結(jié)評比。這樣就能讓從教的教研組成員永遠保持工作的活力,為自己的事業(yè)添光彩。
5、主動團結(jié)組織音樂教研組的老師開展一些活動,如推薦老師們到外地觀摩、學習、培訓等,使大家在參與中合作,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進步、在進步中心通,在心通中凝聚。
6、以群體性教研科研活動,促進凝聚力的鞏固和提高。像我們高新博才學校在學生歌唱教學進行小規(guī)模試點和研究的基礎上,經(jīng)過可行性論證,于2008年向市教科院呈報了《小學生課外歌唱活動途徑多元化研究》的研究課題,并由市教科院推薦,立項為市“十一五”立項課題。我們力求通過課外歌唱實踐活動的課題研究,樹立新的教育觀念,增強老師們的專業(yè)研討能力。
?。ǘ⑴嘤还山萄酗L
1、我認為成功的教研活動需要達到深度研討才能有收獲,這就要求每個成員必須暴露個人的真實觀點,而對于已經(jīng)擁有良好和諧環(huán)境的教研組來說,在公開課教學活動中,我一般按照兩種方式對待;
A、組內(nèi)教師舉辦公開課或外出比賽,組內(nèi)老師要群策群力,共同參與備課和試講,全組課前要幫著出謀劃策,協(xié)助備課,準備材料。課中要幫著照應前后,仔細聽課,課后組織大家評教討論,這樣就會使老師們體會到組內(nèi)溫情。當然我們也采取集體學習、集中式備課、組織參觀、資料信息共享等,探索和改進教學的方法和技能,盡量使公開課獲得成功。這些都是增強合力、強化教研風尚的有效方法。
B、對校內(nèi)家常課,要求開課教師自主備課,以促使其深入思考,努力提高教師自身素質(zhì)。但在課后重視評課。評價工作往往分三步驟:第一、由上課教師對公開課的教學內(nèi)容、任務、設計思想和實踐情況等作詳細說明;第二、由組內(nèi)其他教師各抒己見,每個人發(fā)表諸如“我上這堂課我會怎么處理”的觀點,對課堂進行剖析;第三、在人人參與、互研互學的交流、探討過程中,教師的認識層層深入,形成共識,給出最優(yōu)化建議,促使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在取長補短中不斷提高。
2、我在教研課的相互學習中,堅持和諧民主的文化氛圍,以教師發(fā)展為本教研活動需要。在教研活動時提倡“百家爭鳴”式的爭論,允許共識與個性并存,并允許教師持不同觀點,讓他們在實踐中積累,在反思中提高。因為老教師對青年教師的指導,需要和諧民主的文化氛圍。所以在公開課的教學活動中,我們大多遵循老教師上示范課、研討課,起到專業(yè)引領(lǐng)作用。青年教師的公開課主要是規(guī)范要求的優(yōu)質(zhì)課,滲透課改思想,通過這樣的方式,培養(yǎng)他們在教學上逐漸走向成熟。
3、除了正式的教研活動外,我們也提倡每時每刻進行教研活動,這就是所謂開放性的教研活動,每月我們會組織組內(nèi)教師進行集體備課,統(tǒng)一教學進度,統(tǒng)一檢查考核,隨時交流、探討在備課、教學實踐遇到問題。對于集體備課的要求是大家共同精選例題,做到資源共享,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