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中國民族樂器介紹
二胡,拉弦樂器。又名胡琴、南胡、嗡子、胡胡。由唐宋以來的奚琴、嵇琴、胡琴演變而來。
奚琴因出自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奚人而得名。宋歐陽修《試院聞奚琴作》詩云:“奚琴本出奚人樂,奚人彈之雙淚落”。早期奚琴是彈弦樂器。宋陳腸《樂書》(1101年成書)載:“奚琴本胡樂也,出于弦鼗而形亦類焉。奚部所好之樂也。蓋其制,兩弦間以竹片軋之,至今民間用焉”。書中繪有奚琴圖,系竹制琴桿,筒狀琴筒,尚無千斤,已有后世二胡的雛形。
嵇琴之名出現(xiàn)于唐代,其形制不詳。宋高承《事物紀原集類》(1080年成書)載:“鼗如鼓而小,有柄,長尺余。然則擊弦于鼓首而屬之于柄末,與琵琶極不仿佛,其狀今嵇琴也。是嵇康琴為弦鼗遺象明矣”。宋末元初人陳元靚《事林廣記》(刊于1340年)載:“嵇琴本嵇康所制,故名嵇琴。二弦,以竹片軋之,其聲清亮”。可知嵇琴系由彈弦樂器弦鼗變化而來。唐代另有軋箏,做為箏的變異形式而存在,也以“竹片軋之”(《舊唐書?音樂志》),一直流傳至今。上述情況表明,我國早期拉弦樂器均由彈弦樂器演變而來,以“竹片軋之”是其共同特點。
宋代出現(xiàn)馬尾胡琴,沈括《夢溪筆談》載:“馬尾胡琴隨漢車,曲聲猶自怨單于”?!对?禮樂志》述其形制:“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頸龍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馬尾”。甘肅榆林石窟第十窟元代壁畫中有一伎樂天持奏拉弦樂器,此器卷頸,二弦,以弓奏之,為我們提供了珍貴的圖象(《中國音樂史圖鑒》Ⅳ―61)。
明代胡琴又有所發(fā)展。尤子求繪《麟堂秋宴》中,有一童子奏胡琴,卷首龍頭,二弦,用馬尾弓拉奏,琴桿上已有固定弦長的千斤。其形制與今天的二胡大體相同(《中國音樂史圖鑒》Ⅴ―86)。明清以來,隨著地方戲曲的勃興形成樣式繁多的胡琴類樂器,它們是各種拉弦樂器綜合發(fā)展的產(chǎn)物。
本世紀二三十年代,民族音樂家劉天華(1895―1932)對流行于民間的胡琴加以改進,固定其形制,為二胡走向專業(yè)化道路奠定了基礎。
現(xiàn)代二胡琴筒用紅木、紫檀、烏木、花梨木制作。呈六方形,長13、前口對邊長8.8厘米。有些地區(qū)則制成圓形或八方形筒。簡腰略細,前口蒙蟒皮,后口置木或骨制、雕有鏤空紋飾之音窗。
琴桿,又名擔子,用與琴筒相同木料制作,全長78厘米。頂端為琴頭,常雕成龍首或呈彎月形,上端裝兩個弦軸,下端插入琴筒。琴桿是張弦的支架,也是演奏者持琴運指的支柱。弦軸是一對木制的圓椎體,多用黃楊木或黃檀木制作。起系弦和調(diào)整琴弦張力的作用。本世紀五十年代以來,已廣泛使用由中央廣播民族樂團研制的螺絲弦軸(又名直行銅軸)。千斤用軟絲弦繞扎而成。后有雙千斤和簡易雙千斤等改革部件。弦碼用松節(jié)木制或竹制,形狀有橋空式和空心式兩種。千斤和弦碼限制并確定琴弦的有效長度,弦碼還作為傳導體把弦的振動傳導到蟒皮上。
弓子用江葦竹(筧竹)作桿,全長76厘米,系馬尾而成。弦用絲弦、鋼絲弦或尼龍纏鋼絲弦。
常用二胡有紅木六方筒二胡、花梨六方筒二胡、色木平頂二胡、紅木扁圓筒二胡。
二胡定弦:d1、a1;c1、g1;g、d1;a、e1;e1、b1。音域約三個八度。音色剛柔多變,有精巧靈活的性能。既能演奏柔美、流暢的曲調(diào),也能演奏跳躍、有力的旋律。發(fā)音可以持續(xù)不斷、強弱變化自然,還能奏出獨特的模擬效果。弓法有長弓、短弓、顫弓、連弓、分弓、頓弓、跳弓、提弓、碎弓和擊弓。指法有按音、揉音、打音、滑音、顫音、撥弦、泛音和輪指。
在民族樂隊和絲竹樂演奏中,常任主奏樂器。
在小型樂隊中,有二至六把二胡,在大型樂隊中則有十至十二個席位。
著名樂曲有《二泉映月》、《光明行》、《良宵》、《三門峽暢想曲》,協(xié)奏曲有《長城隨想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