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東調的唱腔特征
作者: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18-01-31 點擊:
豫東調,是指流行以商丘為中心的一個豫劇支派,也稱河南梆子、河南高調。同山東梆子(高調梆子)的關系極為密切。傳統(tǒng)劇目基本相同,唱法多由大本腔(真嗓)改以二本腔(假嗓)為主。又稱“下路調”或“東路調”。
唱腔特征因在其發(fā)展史上流行區(qū)區(qū)域接近魯西南,受山東梆子的影響, 其主要特征是以5672 ?3?為腔體的骨干音,亦稱“上五音”;以562?765245為旋律線,主音落5?!岸厩弧保偕ぃ┭莩E暬ㄇ惠^多,具明快、俏麗特點,男聲則挺 拔、昂奮,原以本嗓“帶喊兒”唱出,或稱“腔兒”,“河南謳”之名實由此 出。本世紀三十年代以后,漸與豫西調交融,而互相吸收。至八十年代便基本 被以演員為中心的唱腔風格流派所代替了,如“馬(金鳳)派”“唐派”(即 “紅臉王”唐玉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