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戲曲曲藝 > 秦腔 >

秦腔的歷史概況和基本特點

作者: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18-01-31   點擊:

秦腔又稱亂彈,源于西秦腔,流行于我國西北地區(qū)的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棗木梆子為擊節(jié)樂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稱“桄桄子”(因以梆擊節(jié)時發(fā)出“恍恍”聲)。明末無名氏《缽中蓮》傳奇中使用了〔西秦腔二犯〕的曲牌,故知其源于甘肅。甘肅古稱西秦,故名之。清康熙時,陜西涇陽人張鼎望寫《秦腔論》,可知秦腔此時已發(fā)展為成熟期。待到乾隆年間,魏長生進京演出秦腔,轟動京師。對各地梆子聲腔的形成有著直接影響。

秦腔唱腔為板式變化體,分歡音、苦音兩種,前者長于表現(xiàn)歡快、喜悅情緒;后者善于抒發(fā)悲憤、凄涼情感。依劇中情節(jié)和人物需要選擇使用。板式有慢板、二六、代板、起板、尖板、滾板及花腔,拖腔尤富特色。主奏樂器為板胡,發(fā)音尖細清脆。

秦腔的表演樸實、粗獷、細膩、深刻,以情動人,富有夸張性。角色行當分為四生、六旦、二凈、一丑,計13門,又稱“十三頭網(wǎng)子”,表演唱做并佳。辛亥革命后,西安成立了易俗社,專演秦腔,銳意改革,吸收京劇等劇種的營養(yǎng),唱腔從高亢激昂而趨于柔和清麗,既保存原有的風格,又融入新的格調(diào)。

站內(nèi)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wǎng)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QQ:3999112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