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教學音頻 > 樂曲音頻 >
音頻名稱: 琵琶曲《大浪淘沙》——方錦龍演奏
音頻類型: 樂曲
音頻格式: .mp3
音頻作者: 華彥鈞
音頻等級:
播放次數(shù):
音頻大小: 4.91 MB
上傳時間: 2018-07-04
在線播放:
下載地址: [ 下載地址1 ]
播放密碼:
密碼說明: 以上為播放音頻時需要輸入的密碼
播放幫助: 加入收藏夾 錯誤報告
相關音頻: 無相關信息
音頻簡介:   阿炳所演奏的琵琶曲《大浪淘沙》,在過去的琵琶曲譜中從未見過。在合奏曲牌中雖然有《大浪淘沙》,但調式不同,旋律絲毫沒有相似之處。阿炳本人講,此曲原是道家音樂《梵音》的合奏曲牌,是他后來在琵琶上彈奏,并加進了琵琶的技法。但據(jù)已故我國著名音樂史家、理論家楊蔭瀏行生對道教音樂的多年研究考證,此曲和道教音樂沒有共同或相似之處。由此我們可以斷定,《大浪淘沙》可能是阿炳自己創(chuàng)作的。
  阿炳生活在舊時代,一生飽嘗社會的一切辛酸痛楚的滋味,因此,他對舊勢力有著強烈的不滿與怨恨,意欲反抗卻又無能為力,只有憂郁地埋藏在心里。在他演奏的每首樂曲中都可深深地感受到深沉壓抑、悲憤、凄涼的氣氛。在悠揚的琴聲中透出絲絲的傷感之情,在歡快堅強的音樂中又聽到一種堅定不屈、向往光明、向往美好未來的情緒?!洞罄颂陨场愤@首琵琶曲就是阿炳帶著這種情緒創(chuàng)作并演奏的。
  從曲式結構方面分析,這首琵琶曲當屬于一首較為特殊的單三部結構的樂曲。由三個樂段組成:
  A段:(1-70小節(jié))由三個四分音符開始,如同一個悲憤故事的開頭,又像是作者發(fā)自內心深處的嘆息。三個四分音符雖緩慢而簡單,但卻給人以沉重之感,意境深遠且耐人尋味。把聽眾帶入了對辛酸往事的回憶之中。接下來的旋律發(fā)展運用了六度、七度的大跳等手法,旋律時而上行,時而下行,時而快時而慢、時而明亮、時而暗淡。旋律情緒大起大伏,如泣如訴,令人悲傷,催人淚下。整個第一段琵琶的演奏技法并不復雜,都是一些常用的基本指法,但要求質量很高。如彈、挑、雙彈、帶輪等技法,不僅要求對音色、音量、顆粒性方面有很好的控制力,而且強弱對比要明顯。尤其是樂曲開頭的三個四分音符及旋律跳進后連續(xù)三十二分音符的彈奏,每個樂節(jié)、每個樂句,甚至每一個音在音色、音量、左右手的觸弦方面都應富有變化和對比。左手的推、拉、吟等指法也要做到準確、干脆,恰到好處。
  第二段(B段71-90小節(jié))是A段的對比段。它既和A段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又有著強烈的情緒對比,旋律發(fā)展起了很大變化。如果說A段是主要描寫阿炳對自己不幸身世的訴說,那么B段則是他對舊時代封建壓迫的反抗。這既符合樂曲發(fā)展的邏輯,也符合生活的邏輯。因此,阿炳在這里運用了琵琶指法中的“彈摭”、“雙彈摭”等手法以及速度上的變化,慢起漸快,使旋律推向高潮,以此來表現(xiàn)反抗情緒的發(fā)展與高漲。
  整個B段的旋律呈級進式和大跳有規(guī)律的交替進行,節(jié)奏也很規(guī)整。都是八分音符,從演奏技法上看也并不難,但透過這些音符,可以明顯地感到在那級進而規(guī)則的音樂中蘊藏著極大的憤怒與反抗情緒。如同大洋下面奔涌的急流和暴風雨前由遠而近的隆隆雷聲。
  在演奏中,右手“彈摭”和“雙彈摭”指法要控制好力度、速度,每個音都彈得鏗鏘有力,猶如一股不可抵擋的力量,向著舊勢力猛烈地沖擊。
  第三段C段(90-118小節(jié))和B段連接的很緊,大有一氣呵成之勢。這一段的前半部分在情緒方面要比B段更加激動,右手在演奏技法上采用“輪指”使節(jié)奏產(chǎn)生一種切分效果,旋律也環(huán)環(huán)相??鄣煤芫o湊,尾聲部分漸慢到曲終。
  整個C段的曲調活潑而有力度,演奏時,特別要注意切分節(jié)奏的彈奏,強弱對比要明顯,尤其旋律上行時要加強力度,下行時稍弱,既表現(xiàn)出阿炳對舊勢力的強烈不滿,又體現(xiàn)出他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情深意切,有著不欲盡言之感。
  阿炳演奏的《大浪淘沙》,在琵琶的指法運用上也有獨到之處,他能把彈挑、雙彈、滾指、輪指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運用自然。同音重復時,同音異弦的對比彈奏造成強弱的不同變化,很具感染力。就象和我們談話一樣,字字句句,抑揚頓挫,清晰可聞??梢哉f他的彈奏,使每一個音符都變活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有味兒”。我們在演奏這一樂曲時,首先要了解阿炳所處的背景以及他那不幸的身世。要多研究些阿炳演奏的其他樂譜,多聽他演奏的錄音,并從中去體會,去思考,去尋找并感受在那音符之間所傾注的內在感情。如果我們只會單純地、機械地彈奏音符,或者把《大浪淘沙》彈奏的非常柔美秀麗,那就失去意義,同時也不能正確地再現(xiàn)曲作者的表現(xiàn)意圖。
  琵琶演奏,只需一彈一按,行家們就能聽出該演奏者的功夫深淺?!洞罄颂陨场愤@首琵琶曲所用的指法并不多,也并不復雜,但此曲對演奏功夫卻要求非常過硬。如“彈挑”的音色、音量及“彈挑”、“輪指”的音頭感、動作的快慢、手指入弦的深淺,甚至在弦上停留時間的長短都是很講究的。當然,好的功夫,還需同如何表達樂曲內容的構思相結合,將意境恰到好處地表現(xiàn)出來,使聽眾產(chǎn)生共鳴。這樣的演奏才是奏出了樂曲的神韻。假如演奏者不能深刻的理解樂曲的內涵,沒有具備良好扎實過硬的基本功,是不能真正演奏好這首曲子的。

  《大浪淘沙》樂譜:http://shangwufuwu.com.cn/gepuqupu/qile/Lute/70461.html
 
  《 談琵琶曲<大浪淘沙>的藝術特色 》:http://shangwufuwu.com.cn/jiaoxuelunwen/list06/70462.html
音頻說明: ☉推薦使用良好的網(wǎng)絡播放本站教學音頻。
☉如果這個音頻總是不能播放的請點擊報告錯誤,謝謝合作!!
☉下載本站音頻,如果服務器暫不能下載請過一段時間重試!
☉本站提供的一些音樂教學音頻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wǎng)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QQ:3999112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