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音樂教案 > 高中音樂教案 >

第十二講-中國近、現、當代音樂史講義

作者: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發(fā)布時間:2018-01-17   點擊:

本文由洪嘯音樂教育網友 紅裙子 推薦

第十二講

授課內容:第三節(jié)  聲樂創(chuàng)作(下)

教學目的:了解改革開放后的歌曲創(chuàng)作和新中國建立后的合唱音樂創(chuàng)作。

重點、難點:合唱音樂創(chuàng)作

教學方法課堂講授,多媒體課件,作品欣賞

教學過程:第三節(jié)  聲樂創(chuàng)作(下)

    1976年10月,“四人幫”被粉碎,我國的音樂創(chuàng)作和人民的音樂文化生活才得到復蘇并逐步獲得了重要發(fā)展。伴隨著“撥亂反正”和“改革”、“開放”方針的貫徹和深入,束縛人們的精神枷鎖被逐步擺脫,人們的思想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音樂創(chuàng)作和人民的音樂生活也從封閉狀態(tài)中走了出來。

    首先出現的是一批歡呼“十月勝利”的優(yōu)秀歌曲。如《祝酒歌》(韓偉詞,施光南曲)、《十月里響起一聲春雷》(章明詞,鄭秋楓曲)等。

    1977年前后出現的以歌頌周總理和我國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歌曲,由于作曲家把握了時代脈搏,所以在表達人民群眾的真情實感方面取得了很大突破,也為后來的歌曲繁榮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最突出的作品如《周總理,您在哪里》、《送上我心頭的思念》(均柯巖詞,施萬春曲)等。

    1978年9月由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在武漢召開的“聲樂作品創(chuàng)作座談會”,可以說是粉碎“四人幫”后一次重要會議。會議號召全國歌曲作家要打破框框,解放思想,創(chuàng)作思想開始活躍起來。特別是同年年底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通過撥亂反正,進一步清除“左”的思想,為歌曲創(chuàng)作的繁榮創(chuàng)造了條件。在此后的數年間,歌曲創(chuàng)作出現了一個嶄新局面,各種不同題材、體裁的歌曲相繼問世,我國的歌壇開始活躍起來。一批歌頌祖國、歌頌黨的作品以其優(yōu)美、抒情的旋律出現在人民中間。如《黨啊,親愛的媽媽》(龔愛書、佘致迪詞,馬殿銀、周右曲)、《祖國,慈祥的母親》(張鴻喜詞,陸在易曲)、《我和我的祖國》(張藜詞,秦詠誠曲)、《可愛的中華》(馬金星詞,劉詩召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曉光詞,施光南曲)、《我愛你,塞北的雪》(王德詞,劉錫津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火華詞,阿拉騰奧勒曲)、《故鄉(xiāng)是北京》(嚴肅詞,姚明曲)等都以抒情的風格、流暢的旋律歌頌了偉大的祖國、可愛的家鄉(xiāng),充滿了詩情畫意。

    《在希望的田野上》是這一時期眾多歌曲中一首優(yōu)秀的歌曲。原是一首合唱曲,后來作為一首女聲獨唱曲被廣泛傳唱。歌曲作者將我國南、北方民歌的風格揉合在一起,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極為生動而樸實的音樂主題,富有濃厚的鄉(xiāng)土色彩,生動地描繪了80年代中國農村實行新的經濟政策后所帶來的興旺景象和廣大農民喜氣洋洋對農業(yè)實行現代化前景充滿希望的心情。

    在這一時期的歌曲創(chuàng)作中,還有一批歌頌青春的美麗和軍旅生活的歌曲,這些歌曲也反映了這一時代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如《金梭和銀梭》(李幼容詞,金風浩曲)、《新的長征,新的戰(zhàn)斗》(喬羽詞,瞿希賢曲)、《再見吧,媽媽》(陳克正詞,張乃城曲)、《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魏寶貴詞,鐵源曲)、《十五的月亮》(石祥詞,鐵源、徐錫宜曲)、《血染的風采》(陳哲詞,蘇越曲)、《《吐魯番的葡萄熟了》等作品以不同的角度和音樂風格歌唱了新時代青年的生活。

    這一時期出現的《大海一樣的深情》(劉麟詞,劉文金曲)等歌曲則是在1979年全國人大和全國政協(xié)發(fā)表《告臺灣同胞書》之后而創(chuàng)作的,歌曲具有閩南民間音樂特色,親切柔和,表達了大陸人民對臺灣同胞深切的思念和真摯的思想感情。

    在80年代前后的歌曲創(chuàng)作中,還出現了一批大膽借鑒外國創(chuàng)作經驗、探索新的表現技法的歌曲。最有成績的要數《涉江采芙蓉》(《古詩十九首》之一,羅忠熔曲),這是一部運用十二音序列作曲技法,完全打破傳統(tǒng)和聲與調性、調式的成功作品。作品充分發(fā)揮了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使歌曲的旋律樂器化,其演唱技巧的難度和表現力得到增強,開創(chuàng)了運用現代作曲技法創(chuàng)作藝術歌曲的新路。

通俗音樂:

    “通俗音樂”,也叫“流行音樂”,是一種輕松活潑、短小單純而富有節(jié)奏性并具有獨特風格的音樂形式。由于它的內容大多取材于人們日常生活,其表現手法和風格比較自由又富于變化,結構和織體比較短小精練又具有很強的即興性,演唱上口語化,以情為主,音域不寬,節(jié)奏性強烈和以情為主等特點,再加上用現代電子工業(yè)高度發(fā)展的產物――電聲樂器甚至是電子合成器、電子音樂以及其它特殊的音響和復合音響作為伴奏樂器,使之成為在世界范圍內一種受到普遍歡迎的歌曲創(chuàng)作和演唱形式。

    背景

    粉碎“四人幫”之后,隨著對外開放、對內搞活方針的貫徹實施,國門被打開,沉寂了幾十年的“流行歌曲”樂壇也開始復蘇。首先是港、臺“校園歌曲”和“時代曲”的涌入,形成了對中國“通俗歌曲”興起的強烈沖擊和刺激,并把《鄉(xiāng)間小路》、《赤足走在田埂上》、《外婆的澎湖灣》和《小城的故事》等歌曲以及臺灣歌星鄧麗君演唱的卡式錄音帶給了大陸,為年輕人帶來了低緩輕柔的旋律和明快的節(jié)奏。其配器成為日后我國不少音樂工作者創(chuàng)作可借鑒的有聲教材,鄧麗君的聲音也影響了大陸許多歌星,成為摹仿的典范。

    80年代前后出現的幾部電影中的插曲,如《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電影《甜蜜的事業(yè)》插曲)、《妹妹找哥淚花流》(電影《小花》插曲)、《太陽島上》(電視片《哈爾濱的夏天》插曲)等優(yōu)秀歌曲,雖然是抒情歌曲,但也確實具有通俗音樂的品格,為后來我國的通俗歌曲的出現起到了推波助瀾作用。由于這些歌曲通過電影和電視等傳播煤介推向社會,立即受到了廣泛歡迎。不僅如此,這種音樂形式也成為后來中國電影、電視音樂創(chuàng)作效仿的格局和模式。我國著名歌唱家李谷一、朱逢博、于淑珍、關牧村等對這一新形式歌曲的出現給予了熱情支持,同時在對用通俗唱法與民族、美聲唱法的結合等方面也進行的探索,也為后來中國通俗音樂大潮的出現起到了奠基作用。

    1979年底,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和《歌曲》雜志聯(lián)合舉辦的“聽眾喜愛的廣播歌曲”評選所評出的15首優(yōu)秀歌曲,對推動我國的通俗音樂走向興旺起了很大作用。

全國各地“音樂茶座”的出現以及各種音像公司的建立,更為這一大潮的到來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這一時期出現的《鄉(xiāng)戀》(馬靖華詞,張丕基曲)拉開了通俗歌曲全方位展示的序幕。接著,《軍港之夜》(馬金星詞,劉詩召曲)、《大海啊,故鄉(xiāng)》(王立平詞曲)、《請到天涯海角來》(鄭南詞,徐東蔚曲)等以其輕松、抒情的風格登上中國歌壇,在通俗歌壇上掀起了一個高潮。

    到80年代中期,由世界著名歌星演唱的《我們同屬一個世界》和《明天會更好》的大型演唱會,以及1986年舉辦的“全國青年首屆民歌通俗歌曲大選賽”,把中國的通俗音樂推向了一個新高潮。1986年5月在北京舉行的獻給“國際和平年”的全國百名歌星演唱會上推出的以世界和平為主題的通俗歌曲《讓世界充滿愛》(陳哲等詞,郭峰曲),使通俗歌曲從此堂而皇之地登上了中國的音樂舞臺。到這時,“通俗唱法”已成為與“民族唱法”、“美聲唱法”相提并論的一種唱法。

    1986年以后的幾年間,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發(fā)展,通俗音樂的創(chuàng)作也異?;钴S,以《一無所有》為代表的具有中國“搖滾”風格的音樂出現,使通俗歌壇又異?;钴S起來。雖然《一無所有》具有明顯的西方痕跡,但其中國風格鮮明,充滿了中國西北高原那種蒼勁悲涼韻味。緊接著,《信天游》(劉志文、侯德健詞,解承強曲)、《黃土高坡》(陳哲詞,蘇越曲)、《心中的太陽》(李文歧詞,李黎夫曲)等在中國通俗歌壇上刮起了一股強勁的“西北風”。這股“西北風”以其粗獷、豪放、略帶有悲涼的音調,表現了居住在黃土高原的人們那坦誠、直率的性格。

   1990年在北京舉辦的“亞運會”以《亞洲雄風》為主題標志的一系列歌曲向世人表明,中國的通俗音樂已趨向成熟。

    對通俗音樂的思考

    縱觀從80年代前后出現“通俗音樂”大潮的涌起,我們從中可以看出,這是商品經濟所帶來的一種世界性文化現象。從80年代前后開始到進入90年代,通俗音樂在中國已經經歷了十多年的風風雨雨。在這十多年中,通俗音樂伴隨著商品經濟的發(fā)展而勃興,在某種程度上沖擊了嚴肅音樂與傳統(tǒng)音樂,但嚴肅音樂和傳統(tǒng)音樂經過了長期的歷史積淀和檢驗,才成為人類文化的重要遺產和組成部分的,所以,它的生命力相對來說是長久的。同任何事物一樣,有勃興就會有萎頓,通俗音樂也不可能永遠站在高峰中,在新的時期必然還會有新的音樂形式來取代它,這是歷史的必然。但通俗音樂創(chuàng)作所蘊含的內容、風格、體裁應該是多方位的,只要我國的音樂工作者把自己的立足點踏在中華民族的民族民間音樂土壤之中,廣泛地向世界各國的成功經驗學習,就一定能夠創(chuàng)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來繁榮我國的音樂文化事業(yè)。

    2 合唱音樂

    合唱音樂由于其結構復雜,具有交響性,善于表現深刻的題材和內容,一直是作曲家們長于運用的一種創(chuàng)作體裁,同時也是代表著一個國家和民族音樂文化水準的一種藝術。五、六十年代,隨著我國音樂教育事業(yè)和音樂表演藝術事業(yè)的發(fā)展,合唱藝術及其創(chuàng)作有了一定物質基礎和條件,并在長期藝術實踐中,使其創(chuàng)作范圍進一步擴大,形式、風格也更加豐富多樣。許多作品以其鮮明的時代特征、濃郁的民族色彩、強烈的生活氣息和動人的音樂形象,表現出較高藝術水平,一部分作品走上了世界舞臺。如《英雄們戰(zhàn)勝了大渡河》(魏風詞,羅宗賢、時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