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音樂教案 > 小學音樂教案 >

蘇少版小學音樂三年級上冊《我的朋友 do re mi》教學設計

作者: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18-01-17   點擊:

  第一單元


  我的朋友


  3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唱:《七個小兄弟》《乃喲乃》《音樂是好朋友》


  聽:《Do---Re---Mi》《我是小音樂家


  奏:豎笛發(fā)音練習sol、 la 、si、


  動:展示與評價


  教學重點


  活潑開朗性格的培養(yǎng),勇于參與音樂集體活動,能與同學們合作,創(chuàng)造性地表演。


  教學難點


  認識四分音符 節(jié)奏x 及八分音符節(jié)奏x ,知道其名稱,掌握其時值,并能遷移到實踐情景。


  教學總目標


  聆聽和表演,讓學生走進音樂的世界,了解和熟悉“音樂友”。


  1、在“聽、唱、動、奏、”活動中體驗以音樂學習為內(nèi)容的音樂作品帶來的樂趣,學生積極嘗試和探索音樂奧秘的愿望。


  2、在音樂活動中認識簡譜“1 2 3”及相應的柯爾文手勢和長民唱名;在音樂游戲中,能聽辨“do mi sol”的相對音高。認識四分音符 節(jié)奏x 及八分音符 節(jié)奏x ,知道其名稱,掌握其時值,并能遷移到實踐情景中。


  3、學習八孔豎笛的演奏姿勢。學會正確的發(fā)音,用吐音吹奏sol la si 三個音。


  教學思路


  本單元讓學生以感受音樂、體驗快樂為切入點,通過演唱及欣賞等多種音樂活動展開,讓學生在聽一聽、議一議、唱一唱、動一動中體驗“可愛的音樂朋友”給童年帶來的快樂。所選用的曲目均具有輕快活潑、富有動感的特點,內(nèi)容不但個性鮮明、童趣盎然,而且梯度明顯、相互關聯(lián)。


  第一課時《七個小兄弟》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感受體驗、自主學習的方式,學會唱歌曲“七個小兄弟”


  2、聆聽和表演(Do Re Mi),走進音樂的世界,在“聽一聽、唱一唱、演一演”中豐富學生的音樂體驗,享受音樂帶來的快樂。


  3、教師鼓勵學生的主動參與小組創(chuàng)編活動,在活動的過程中拉近與音樂的距離,感受學習的快樂和合作的快樂。


  教學難點


  學生對歌曲能進行綜合性、創(chuàng)造性的表演。


  教學重點


  用不同的方式感受歌曲的情感。


  教學思路


  本課的教學過程設計,力求由感受音樂、體驗快樂為切入點,以“快樂”為主線,將愉悅、歡樂的氣氛貫穿與整個學習過程,并以感受體驗自主學習為主要形式,通過聆聽和表演,引導學生走進音樂世界,探索音樂元素,在“聽、唱、議、演”中得到多種藝術能力的培養(yǎng),體驗學習的快樂、與人合作的快樂。


  教學過程


  一、情景定向?qū)W激趣


  1、動一動


  學生隨著(Do-Re-Mi )的伴奏音樂,與教師一起律動,進教室。


  2、猜一猜(初聽歌曲,感受歌曲情緒)


  同學們,今天老師要給你們大家介紹七個新朋友,他們是誰呢?


  聽賞歌曲( Do-Re-Mi ),第二段合唱部分,由學生扮演的七個簡譜音符卡通娃娃,同學們一邊聽賞,一邊表演。


  3、議一議(復聽歌曲,深入感受)


  師:有誰知道剛才欣賞的歌曲叫什么?是那一部電影的插曲?


  介紹美國電影《音樂之聲》的故事情節(jié),觀看電影片段,誰片段復聽歌曲,請同學們議一議歌曲的情緒以及演唱形式的變化。


  4、演一演(參與表演、加深體會)


  用表演的形式加深學生對演唱形式(領唱與合唱)和歌曲中所表達音樂形象的體驗。


  1)學生分組討論,選出一位同學扮演老師(或老師擔任),表演歌曲的領唱部分,其余同學分成七個小組,戴上頭飾分別扮演do


  re


  mi


  fa la si 七個小音符,表演歌曲的合唱部分。


  2)相互評價


  全班同學在唱唱、跳跳的同時展開相互評價,使學生提高自身的欣賞和表演水平。


  二、感受探索自主學習


  1、小音符的本領


  師:這七個音符就像是童話世界里七個神秘的小矮人,它們的本領可大了,能變化出成千上萬種不同的曲調(diào)。


  現(xiàn)在請你們跟著琴哼哼、唱唱,請你們談談小音符為什么能變化出這么多曲調(diào)?(小音符有高有低、有長有短、可以組合)


  2、引入歌曲《七個小兄弟》的學習


  1)播放歌曲《七個小兄弟》的錄音,請同學們聽辨歌曲旋律在節(jié)奏變化后所產(chǎn)生的不同情緒,感悟音的高低、長短在音樂表現(xiàn)中的作用。(讓學生反復聽賞、感受、體驗中,通過自主學習,學會此歌)


  2)聽別歌曲中(1-4小節(jié))與(21---24小節(jié))進行對比,找出它們的相同與不同。


  3)分男生、女生進行演唱


  3、表演與創(chuàng)作


  請七位高矮不同的學生扮演〈七個小兄弟〉角色來進行表演(舉例)感受歌曲中時值的長短及音的高低,使學生得到


  感性認識,由聲音感知到動作感知的過渡,最后讓學生做一個創(chuàng)編旋律游戲 (把學過


  節(jié)奏,用五個小兄弟來代替,把4、7小兄弟去掉。教師伴奏,學生唱歌曲中最后一句“有長有短、有高有低,譜成一支曲”,唱完后五個小兄弟變成了一排節(jié)奏譜和旋律,先讓全班學生拍一拍、再唱一唱)


  4、歌曲拓展 編創(chuàng)活動


  師:童話故事里的七個小矮人,有一個非??蓯塾制恋呐笥?,


  是誰呀?(白雪公主)


  師:我們也把她請來跳舞、唱歌吧!


  (討論決定由班上一位女生扮演“白雪公主”,男生扮演“七個小矮人)


  5、歌表演?


  結合歌曲分組討論創(chuàng)編動作和匯報表演。(進行互相評價,鼓勵不同的表演方式。


  三、首尾呼應深化主題


  1、師:同學們,其實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東西都能發(fā)出美妙的聲音,有的甚至還能唱歌呢!只不過我們平時沒有留意而已,同學們看這是什么?(出示八只空玻璃杯)怎樣能使它們發(fā)出高低不同的聲音呢?


  2、師:請小樂隊上場,為我們演奏今天欣賞的美國影片〈音樂之聲〉里的插曲(Do---


  Re---Mi


  )。演奏的樂器就是玻璃杯,想,一想它們?yōu)槭裁磿l(fā)出高低不同的聲音呢?


  3、師:多么美妙的音樂,在杯子里加上不同量的水,就使玻璃杯發(fā)出了這么美妙的聲音。有一個建議:課后請你們嘗試一下自己動手制作小樂器,和爸爸、媽媽開一個家庭演奏會,一定很開心!


  四、小結


  課后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使我認識到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應該緊扣教學內(nèi)容。從引情、激情、解情、動情到抒情,到帶領學生邀游于音樂的海洋,應環(huán)環(huán)緊扣,引入人勝。


  第二課時《乃喲乃》


  教學目標


  1、學唱《乃喲乃》,了解土家族民歌特點,學生用明亮的聲音、歡快的舞蹈、悠揚的器樂聲表現(xiàn)土家族兒童開朗活潑的性格和多姿多彩的生活情趣。


  2、運用聽的方法進行音樂聽覺訓練,培養(yǎng)學生聽辨的能力,提高聽覺的敏銳性和記憶能力。


  3、在歡快的舞蹈中感受能歌善舞的土家族少年兒童歡樂的心情。


  教學難點


  聽辨音程、節(jié)奏


  教學重點


  感受少數(shù)民族民歌待點,認識呼吸記號,掌握s01的音高、音位。


  教學思路


  欣賞一首樂曲《小白船》,學生每兩小節(jié)為一個劃船動作,表示上下起伏的小船在水上飄蕩;有的學生頭披紗巾如”嫦娥奔月“般飄游在廣闊無垠的星河之中。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民歌特點與樂曲的優(yōu)美意境。讓同學根據(jù)歌曲《乃喲乃》編配動作進行表演,感受能歌善舞的土家族少年兒童歡樂愉快


  的心情。


  教學過程


  一、音樂欣賞《小白船》。


  1.欣賞前,通過朗讀歌詞和講故事,介紹”中秋節(jié)“賞月風俗導入,并結合書中插圖,讓學生初步感受、了解樂曲內(nèi)容。


  2.第一遍聽賞,感受朝鮮族民歌特點,聽辨演奏所用的樂器


  3.第二遍邊聽、邊用身體動作(如左右擺動、劃船等)表現(xiàn)樂曲的速度、力度并想象歌曲,表現(xiàn)的美好意境。


  4.用線條連一連、唱一唱,進一步感受三拍子的旋律的特點。


  二、認識呼吸記號及”sol“。


  1.復習”<“(漸強)與”>“(漸弱)記號。


  2、區(qū)別”V“與”<“”>“的不同點,知道”V“的名稱與用處。


  3.認識”sol“的唱名、音位及音高。


  4.在手譜上找到”sol“的音位。


  5.練習視唱一、二,掌握lu、lu的口型和正確的發(fā)聲方法。


  6.運用呼吸記號練唱視唱二、三,做到緩呼緩吸。


  三、學唱歌曲《乃喲乃》


  1.教師范唱(可使用伴唱錄音載歌載舞地表演)給學生一個歡快、活潑的初步印象。


  2.介紹土家族民歌特點及民族風格。


  3.分句拍擊歌曲節(jié)奏,找出相同的節(jié)奏型。


  4.視唱樂曲,找出do、mi、sol的唱名,做好歌曲后面的練習。


  5.鼓勵學生自己用樂器吹奏旋律,大膽表現(xiàn)自己的學習成果,從中進一步感受民歌特點。


  6.用”練練四“的節(jié)奏為歌曲伴奏,第二小節(jié)、第三小節(jié)樂句要與歌曲對應好,避免混亂。


  7.學會歌詞后,讓同學編配動作進行表演,感受能歌善舞的土家族少年兒童歡樂愉快


  的心情。


  8.表演活動《跳跳拍拍》,以歌舞一拍手一歌舞一跺腳的形式進一步表現(xiàn)歌曲的歡樂情緒。


  四、拍擊節(jié)奏。


  1.復習一下《大鐘與小鐘》中學過的4種節(jié)奏,分析一下4組節(jié)奏的特點,然后讓學生看圖模仿拍擊。


  2.聽教師拍擊,讓學生憑記憶把節(jié)奏拍擊出來。


  3.教師按4個不同方向連接拍擊,讓同學們迅速作出判斷并按圖示要求將節(jié)奏拍擊出來。


  五、課堂小結


  第三課時《音樂是好朋友》


  教學目標


  1、用親切、柔和的聲音學唱歌曲《音樂是好朋友》,開發(fā)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力,體驗音樂的美感,同時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樂趣和同學間的友誼。


  2、感受四分音符及八分音符及三拍子強弱節(jié)拍。


  3、學做音樂游戲,體驗音樂的美感,


  教學難點


  感受四分符點音符x.x


  教學重點


  開發(fā)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力,體驗音樂的美感,


  教學思路


  用一系列的游戲、討論、創(chuàng)編、表演等活動,引導學生體會到同學間合作的快樂,提高學生感知美、創(chuàng)造美、表現(xiàn)美的能力。


  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力,用打擊樂器或身邊的物體與同學共同創(chuàng)編歌曲的伴奏,同時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樂趣、體驗音樂的美感,體會相互合作的快樂。


  教學過程:


  一、感受音高位子


 ?。牎逼呱狻耙魳愤M教室)


  1、師生問好:5 5 3 - | 5 5 3 - | 5 3 5 -|


  大家 好老師好 大家好


  大家上午 好 老師上午好 大家好


  2、模聲練習:5 3 5 - | 5 3 5 53 |


  lu  lu lu lu lu lulu lu


  3、同學們模唱的非常好!現(xiàn)在老師唱一首歌請你們聽(范唱”春曉“


  5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