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戲戲曲描述
莆仙戲不少動作深受木偶戲影響,莆仙戲的行當沿襲南戲舊規(guī),原來只有生、旦、貼生、則旦、靚妝(凈)、末、丑等七個角色,俗稱“七子班”。莆仙戲的音樂傳統深厚,唱腔豐富,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戲音樂遺響。莆仙戲的聲腔主要是“興化腔”,它綜合溶化莆仙民間歌謠俚曲、十音八樂、佛曲法曲、宋元詞曲和大曲歌舞而形成,用方言演唱,是一種具有濃厚地方色彩和風味的聲腔。
興化民間流行的歌舞百戲、吸收了"吳歌","楚謠"(見宋林光朝《艾軒集,閏月登越王臺次韻經略敷文所寄詩》)及雜劇表演,逐漸形成既有戲劇故事;又有綜合唱、做、念、舞和服飾化妝,在戲棚上表演的戲曲,時稱優(yōu)戲。宋時,興化民間優(yōu)戲演出的形成多種多樣,有雜劇,傀儡戲(提線木偶),歌舞和雜技等。
據宋莆田劉克莊致仁家居時的詩文記載,當時興化民間優(yōu)戲演出的故事有:楚漢劉鴻溝的"鴻門會",項羽兵敗垓下的"霸王別姬";兩晉興亡的"東晉西都";古代神話的"夸父逐日",外邦朝貢的"昆侖奴獻寶"等。演出的場所有廣場的"戲棚",也有廟宇的"戲臺"。伴奏樂器主要是鼓、鑼、笛(即篳、篥)。演出時很受歡迎,出現所謂"抽簪脫 滿城忙,大半人多在戲場","空巷無人盡出嬉","游女歸來尋墜珥""棚空眾散足凄涼,昨日人趨似堵墻;兒女不知時事變,相呼入市看新場"的盛況(見宋劉克莊《后村先生大全集》卷 十、卷二十一、卷二十二、卷 四十三)。
據調查考證,莆仙戲的傳統劇目,音樂曲牌,行當腳色都與南戲有著密切關系。莆仙戲傳統劇目有五千多個,其中保留宋元南戲原貌或故事情節(jié)基本類似的劇目有八十多個,有劇本流傳的有五十多個,如《目連救母》、《活捉王魁》、《蔡伯喈》、《張洽》(即《張協狀元》、《朱文》、《樂昌公主》、《劉文龍》、《陳光蕊》、《王祥》、《郭華》、《崔君瑞》、《王十朋》、《劉知遠》、《蔣世隆》、《殺狗》、《琵琶記》等。與《南詞敘錄》"宋元舊篇"著錄的南戲劇目相同或基本相似。
莆仙戲的部分曲牌,其名目、音韻、詞格與唐、宋大曲和宋詞調相同。尤其是僅存于早期南戲《張協狀元》的〔太子游四門〕,卻是莆仙戲常用的曲牌。莆仙戲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戲音樂遺響。唱腔曲牌有一千多支,有"大題三百六,小題七百二"之稱。聲腔稱"興化腔",它是綜合溶化莆仙民間歌謠俚曲,十番八樂,佛曲法曲,唐宋聲詩、詞樂和大曲歌舞而形成的,用莆仙方言演唱,具有深厚地方色彩和風味。莆仙戲樂器早期很簡單,也象宋元南戲一樣只有鑼、鼓、笛。鼓用大鼓,鑼稱沙鑼。鑼鼓是節(jié)制舞臺表演的,鑼鼓經有三百多種,規(guī)矩嚴格。笛稱笛管,有蘆笛和梅花二種。蘆笛亦稱頭管,傳自古代篳篥,是莆仙戲獨特的吹奏樂器;梅花,一名嗩吶,也是莆仙戲的主要樂器。20世紀20年代吸收了民間十音樂器四胡、尺胡、老胡、小三弦、八角琴、竹笛、小嗩吶,還吸收發(fā)外來樂器如二胡、中胡、大三弦、琵琶、楊琴、大提琴等,打擊樂增加低音鼓、低音鑼等。莆仙戲音樂唱腔曲牌大多數與宋元南戲相同,一部份吸收俚巷歌謠、道教、佛教歌曲唱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