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教學論文 > 高中音樂論文 >

高中音樂“動感”課堂教學的設計與實踐

作者:陳衛(wèi)蓮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18-01-17   點擊:

作者單位:浙江省建德市新安江職業(yè)學校

內容提要:新課標中指出音樂教學目標應由知識傳授為中心向學生發(fā)展為中心轉變。由傳授學生知識技能的課堂教學目標轉向引導學生參與音樂活動,在實踐中感受體驗音樂,理解音樂特定的社會價值,最終實現(xiàn)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教學目標。音樂課堂是師生共同的課堂,高中段的學生已不滿足于被動的接受知識,他們渴望通過實踐與探索獲取新的知識與技能。他們要求音樂欣賞課不再是單一的官能的音樂欣賞,還應該有情感的體驗、理性的認知、音樂的表現(xiàn)與創(chuàng)造的過程。本文旨在探索設計充滿“動感”的音樂課堂教學,強調課堂教學中學生活動的重要性,讓學生真正“動”起來,在充滿動感的音樂課堂教學活動中感受、體驗和表現(xiàn)音樂,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關鍵詞:  高中音樂課堂    動感教學    教學活動

一、 問題的提出
課程標準突出音樂教育以審美為核心,深刻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音樂教育觀。課標中指出音樂教學目標應由知識傳授為中心向學生發(fā)展為中心轉變。由傳授學生知識技能的主要課堂教學目標轉向引導學生參與音樂活動,在實踐中感受體驗音樂,讓學生自己去感悟音樂的魅力所在,理解音樂的特定的社會價值,最終實現(xiàn)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教學目標。
而高中學生正處于生理、心理發(fā)展趨于完善和逐漸成熟的特殊階段,自我意識強,有一定的知識積累,對知識信息的攝取有較強的主動性和明顯的選擇性。他們同時又面臨著升學的壓力。面對這樣學生,音樂欣賞教學要具有很強的吸引力,除音樂本身的魅力,精心設計行之有效的音樂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音樂課堂是師生共同的課堂,如何能讓我們的學生在課堂中活躍的參與教學活動,如何設計充滿“動感”的音樂課堂教學,如何讓我們的學生在音樂課中“動”起來,主動參與,親身體驗、積極探索,如何讓我們的音樂課真正被學生接受并喜歡,是每一個音樂教師值得深思并探討的問題。

二、“動感”課堂教學設計與實踐的意義
1、傳統(tǒng)的高中音樂課堂教學模式約束了學生的音樂表現(xiàn)與創(chuàng)造能力。高中的音樂欣賞教學是藝術欣賞課程之一,存在著課時少,課堂教學容量相對較大的現(xiàn)象。傳統(tǒng)的音樂欣賞課中,教師運用的最多的學生參與活動是聽、唱、議。這樣的教學活動設計按部就班,枯燥無味,教師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通常充當還是主角,主導著學生的一切課堂音樂活動,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受到遏制,學生的音樂體驗活動沒有足夠的伸展的空間,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也受到抑制。所以,出現(xiàn)了高中學生喜歡音樂,卻不喜歡上音樂課的現(xiàn)象。
2、親身體驗、充滿動感的課堂是當前高中學生最喜歡的課堂教學形式。據(jù)國家教育部就當前高中段學生最喜歡的課堂教學形式調查中顯示,有81.3%的學生最喜歡有較多的動手操作或親身實踐,能引發(fā)較多討論與交流的教學活動。而只有12%的學生還能接受以教師講授為主的課堂教學形式。2004年11月對本市某高中高一109名學生就你最喜歡的音樂課堂活動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高中學生喜歡的音樂課堂活動依次是:創(chuàng)編、聆聽、表演、探究學習、律動、學唱、教師講解。由此可見傳統(tǒng)高中音樂欣賞課最常見的課堂活動聽、唱、論,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學生期待我們的音樂課堂能充滿動感,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親身體驗和創(chuàng)造表現(xiàn)音樂的機會,這樣的課堂教學有利于學生音樂能力的提高并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3、高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對音樂課堂提出“創(chuàng)新、實踐、探究”的要求。高中學生已進入青年期,這個年齡段的學生的心理特點是自主性較強,思維也趨于成熟并確立了理想。學生處于青年初期個性的審美心理與社會審美心理加速相互滲透,個人美感日益深化。他們力求在各審美領域取得和成人一樣的評價權,同時他們在審美方面又有著高于成年人的積極性和敏感性,他們不再滿足于官能的欣賞,不再滿足于被動的接受知識,他們渴望親身的體驗,渴望通過實踐與探索獲取新的知識與技能。因此高中音樂欣賞課還應該有學生情感體驗、理智認知、音樂表現(xiàn)及音樂創(chuàng)造的過程。只有充滿動感的音樂課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

三、“動感”課堂教學的設計與實踐途徑
設計充滿動感的高中音樂課堂教學活動,除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聽、唱、議等教學活動外,課堂教學中還應該有學生通過聆聽音樂后的情感體驗(感動),有引導學生進行思維活動的教學設計(觸動),也有學生的各種形體活動(律動),還有師與生,生與生之間的自主探究學習(互動),當然更有尊重學生審美需求的教學拓展和教學延伸活動(靈動)。
1、情感體驗---感動
從本質上講,音樂欣賞是一種聽的過程、也是一種聽的藝術。羅丹說:“藝術就是情感?!?a href=http://shangwufuwu.com.cn/Knowledge/Appreciation/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音樂欣賞是感知、想像、情感理解等多種心理功能綜合的動態(tài)過程,所以情感體驗是音樂審美感受的動力和中介,也是師生交流過程的最佳切入口。音樂欣賞課堂的活動設計必須突出音樂性、情感性,以情為先,引導學生在音樂聽覺的時空中體驗豐富多彩的情感世界,享受音樂美感,陶冶情操。例如,肖邦的《革命練習曲》,是1831年肖邦離開祖國還不到一年,華沙起義失敗了,使他在精神上受到了極大的震動,在悲憤的心情下所寫的這一樂曲。在聆聽中要讓學生能聽出:曲中具有英雄氣概的剛毅主題,是在十六分音符琶音持續(xù)不斷地急驟起伏的襯托下所展現(xiàn)的。讓學生與作者的心靈產生共鳴,體驗音樂的豐富的、震撼人心的表現(xiàn)力。實際上在音樂欣賞過程中,學生會不可避免地把自己的主體意識帶入到音樂中去,并從中獲得不同的感受。因此,學生對所聽音樂有獨立的感受和見解是必然現(xiàn)象,教師給學生足夠的欣賞空間,讓他們能自由的體驗音樂。
2、思維活動---觸動
在高中音樂課堂教學中,音樂知識技能的掌握不是教學惟一的目的,良好思維習慣的養(yǎng)成和思維能力的提高,更是音樂教師關注的主題。因此,課堂教學的目標是讓學生在感性欣賞、親身體驗音樂的基礎上,還能學會思考和分析音樂,讓學生的思想、心靈與音樂產生共鳴。課堂教學中應設計相關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對音樂進行比較、思考、分析,理智的欣賞音樂,充分的理解音樂的內涵,從而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興趣。
(1)、課堂教學中設計與學生知識經驗相關聯(lián)的問題情境
    音樂藝術的創(chuàng)作、演奏和制作,離不開嚴謹?shù)乃季S和理性的駕御。音樂作為人類的文化產物又與其他學科有著千絲萬縷的血脈淵源。我們面對具備較深文化基礎、能言善辯的高中學生,無法逃避“學科綜合”問題。音樂與詩歌文學,音樂與歷史事件,音樂與地理文化,音樂與影視、造型藝術等等,如在上《黃河大合唱》這一課時,讓學生在欣賞歌曲的同時,欣賞同一時期背景的充滿激情的詩歌作品,學生理解了文學與音樂同樣能“為戰(zhàn)斗發(fā)出怒吼”,并比較了詩歌與音樂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音樂中無處不閃爍人類豐厚濃重的文化氣息,所以教師設計問題情境可以激發(fā)學生運用已有知識經驗進行思考、研討、判斷,是引導學生思維活動的和培養(yǎng)音樂欣賞興趣的有效途徑。
 (2)、選擇與音樂作品本身特點相吻合的思維形式
   音樂具有抽象、模糊、創(chuàng)造性等特點,而音樂的現(xiàn)實性和指向性又提供了欣賞者聯(lián)想和思維的空間。所以, 高中音樂欣賞課中思維活動的設計,應有目的地選擇與作品特點相吻合的思維形式,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刺激學生積極思維,參與音樂審美體驗活動。如在上琵琶獨奏曲《十面埋伏》,古箏協(xié)奏曲《孔雀東南飛》,清唱劇《長恨歌》等文史性校強的作品時,可引導學生結合已有的相關知識展開聯(lián)想,有助于學生對作品的理解和把握。再如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阿炳的《二泉映月》等作品則能以其深邃的思想,點燃起學生思索人生、洞察世界的火花。
 (3)、善于捕捉創(chuàng)新思維的閃光點
創(chuàng)新思維是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造能力的內驅力。在教學中設計能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活動,啟發(fā)學生標新立異。在教學交流過程中善于發(fā)現(xiàn)和捕捉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閃光點,并及時進行積極評價,如在上《非洲音樂》時,課堂教學活動中設計的讓學生探究擊鼓的不同方式和不同音色。再如欣賞教學中,把音樂作品當成無標題音樂讓學生欣賞,討論音樂的情境及音樂畫面,并為自己心目中的音樂描繪主題,這些活動的設計,能讓學生積極主動的開展思維活動,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
3、形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