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子上 魚與熊掌
2,詩詞注解
【 題 】:《告子上》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wéi)茍(gǒu)得也;死亦我所惡(wù),所惡(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wù)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為(wéi)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bì)患而有而不為(wéi)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wù)有甚于死者。非獨(dú)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dān)食(shí),一豆羹(gēng),得之則生,弗(fú)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爾(ěr)而與之,乞人不屑(xiè)也。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wèi)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dé)我與(yú)?鄉(xiāng)(xiàng)為(wèi)身死而不受,今為(wèi)宮室之美為(wéi)之;鄉(xiāng)為(wèi)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wèi)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dé)我而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注解】
1.欲:想要,喜歡 。所欲:喜愛的東西。
2.熊掌:熊的腳掌,是極珍貴的食品。
3.得兼:即“兼得”,同時獲得。兼,同時進(jìn)行幾件事或據(jù)有幾樣?xùn)|西。得:得到。
4.舍魚而取熊掌者也:取:選取。 舍生而取義者也:?。呵笕?。
5.所欲有甚于生者,甚:超過; 于:比。
6.茍得:茍且取得。這里是“茍且偷生”的意思。
7.所惡:討厭的(事物)。惡,憎恨,討厭。
8.患:禍患,災(zāi)難。
9.辟:通“避”,躲避。下同。
10. 如使:假如,假使,下文“使”同義。
11. 凡可以得生者: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辦法。者,……的辦法。
12. 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以使用呢?。
13.不為:不愿意這樣做。
14.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按照這種方法就可以生存,但是有人卻不用它。由是,按照這種方法。是,指示代詞,指某種辦法。
15.非獨(dú):不單,不僅。獨(dú),只,僅僅。
16是:這。心:天性,天良。
17.勿喪:不丟掉。
18.簞:古代盛飯用的圓竹器??勺g為“籃”
19.豆:古代一種食器,高足,上呈圓盤形。有木制,陶制等,用來盛肉或其它食品。
20.呼爾而與之:意思是沒有禮貌地吆喝著給人吃。爾:語氣助詞。《禮記?檀弓》記載,有一年齊國大饑荒,黔敖在路上施舍粥。有一個饑餓的人用衣袖遮面而來,黔敖吆喝著讓他吃粥。他說,我就是不肯吃嗟來之食才落到這般地步的。這人始終拒絕侮辱性的施舍,后來餓死了。呼:吆喝、輕蔑地,對人不尊重。而,連詞表修飾。
21.蹴(cù)爾而與之:蹴:用腳踢 與:給
22.不屑:因為輕視而不肯接受,這里是不愿意接受的意思。屑,認(rèn)為值得,長于“不”連用
23.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如果不辨別它是否合乎禮與義就接受高官厚祿。萬鐘,這里指高官厚祿。鐘,古代的一種量器,六斛四斗為一鐘。則,連詞,這里表假設(shè)?!稗q”通“辨”,辨別。
24. 何加:有什么益處。 加:好處。
25.為:為了。下文“鄉(xiāng)為”“今為”的“為”都念“wei”
26.奉:侍奉。
27.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所認(rèn)識的窮困貧苦的人感激我嗎?得我:得于我,感激我的恩德。得,通“德”,恩惠,這里是感激的意思。
28.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從前(為了“禮義”),寧愿死也不接受(施舍)。鄉(xiāng)通“向”,原先,從前。
29. 已;停止,放棄。
30. 本心:天性,天良。本來的思想,即指“義”
31.是故:因此。
32.能:能夠。
33.行道之人:路上饑餓的行人。
【年代】:戰(zhàn)國
【作者】: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戰(zhàn)國時期鄒國(今山東鄒城)人,魯國慶父后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zhàn)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并發(fā)揚(yáng)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圣”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其記錄戰(zhàn)國時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孟軻及其弟子萬章等人的政治、教育、哲學(xué)、倫理等思想觀點(diǎn)和政治活動的書,現(xiàn)存七篇。261章,3.5萬多字。也是“四書”之一,是中國儒家經(jīng)典的書籍。
政治主張:“仁政”“民貴君輕”,主張和平,反對戰(zhàn)爭。
《 孟子 》是儒家經(jīng)典之一,四書之一?,F(xiàn)存七篇,二百六十一章,約8.5萬字。是孟子和幾位弟子共同撰寫的,是孟子講學(xué)游說言論的記錄。內(nèi)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學(xué)說以及關(guān)于哲學(xué),倫理,教育思想等方面問題的論爭。文章說理透徹,氣勢磅礴,語言流暢,且富于感情色彩。 孟子師承子思(一說是師承自子思的學(xué)生),繼承并發(fā)揚(yáng)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與孔子并稱為“孔孟”。 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lǐng)門徒游說各國。但是不被當(dāng)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一起著述。有《孟子》七篇傳世,篇目為:《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其學(xué)說出發(fā)點(diǎn)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xué)》、《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nèi)容。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dá),發(fā)揮詳盡氣勢充沛并長于論辯。 孟子遠(yuǎn)祖是魯國貴族孟孫氏,后家道衰微,從魯國遷居鄒國。據(jù)說,孟子三歲喪父,孟母艱辛地將他撫養(yǎng)成人,孟母管束甚嚴(yán),其“孟母三遷”、“斷機(jī)教子”等故事,成為千古美談,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孟子》是儒家經(jīng)典之一?!睹献印返乃枷牒诵氖恰叭省薄ⅰ傲x”,提倡“仁政”,是孔子思想的發(fā)展。其散文氣勢充沛,感情強(qiáng)烈,富于鼓動性;善于運(yùn)用譬喻來陳說事理,辯論是非,既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又增強(qiáng)了說服力。《魚我所欲也》一文就較好地體現(xiàn)了這些特點(diǎn)。
【譯文】
魚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我寧愿)舍棄魚而選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道義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我寧愿)舍棄生命而選取道義。
生命是我所喜愛的,但我所喜愛的還有勝過生命的東西,所以我不做茍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厭惡的,但我所厭惡的還有超過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災(zāi)禍我不躲避。
如果人們所喜愛的東西沒有超過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夠用來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使用呢?如果人們所厭惡的事情沒有超過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夠用來逃避災(zāi)禍的方法哪會不采用呢?采用這種做法就能夠活命,可是有的人卻不肯采用;采用這種辦法就能夠躲避災(zāi)禍,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見,他們所喜愛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那就是“義”);他們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嚴(yán)重的事(那就是“不義”)。并非只是賢人有這種本性,人人都有,只是賢人能夠不喪失罷了。
一碗飯,一碗湯,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會餓死。沒有禮貌的 吆喝著給別人吃,過路的饑民也不肯接受;用腳踢著(或踩過)給別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墒怯械娜耍┮娏藘?yōu)厚的俸祿卻不分辨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這樣,優(yōu)厚的俸祿對我有什么好處呢?是為了住宅的華麗、妻妾的侍奉和熟識的窮人感激我嗎?先前(有的人)寧肯死也不愿接受,現(xiàn)在(有的人)為了住宅的華麗卻接受了;先前(有的人)寧肯死也不愿接受,現(xiàn)在(有的人)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卻接受了;先前(有的人)寧肯死也不愿接受,現(xiàn)在(有的人)為了所認(rèn)識的貧窮的人感激自己卻接受了。這樣看來這種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嗎?這就叫做喪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惡廉恥之心。
【簡析】:
《魚,我所欲也》賞析(唐滿光)
這篇文章選自《孟子?告子上》,它論述了孟子的一個重要主張:義重于生,當(dāng)義和生不能兩全時應(yīng)該舍生取義。
什么是“義”呢?孟子說:“羞惡之心,義也?!保ā陡孀由稀罚┯终f:“義,路也?!┚幽苡墒锹??!保ā度f章下》)孟子認(rèn)為自己做了壞事感到恥辱,別人做了壞事感到厭惡,這就是義;義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須遵循的正路。
孟子是怎樣提出和論證他的主張呢?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孟子用人們生活中熟知的具體事物打了一個比方:魚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兩者不能同時得到的情況下,我寧愿舍棄魚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愛的,義也是我所珍愛的,在兩者不能同時得到的情況下,我寧愿舍棄生命而要義。在這里,孟子把生命比作魚,把義比作熊掌,認(rèn)為義比生命更珍貴就像熊掌比魚更珍貴一樣,這樣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義”的主張。這個主張是全篇的中心論點(diǎn)。
為什么要舍生取義呢?孟子從三個方面進(jìn)行論證。其一,“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边@幾句論證說:生命是我珍愛的,但還有比生命更為我所珍愛的(指義),所以不能做茍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厭惡的,但還有比死亡更為我所厭惡的(指不義),所以有時對禍害(死亡)不愿躲避。這是從正面論證義比生更珍貴,在二者不可兼得時應(yīng)該舍生取義。其二,“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這幾句論證說:如果沒有比生命更為人們所珍惜的,那么凡是可以用來保全生命的手段哪樣不能用呢!如果沒有比死亡更為人們所厭惡的,那么凡是可以用來避免禍患(死亡)的事情哪樣不能做呢!言外之意是:這樣下去,人們的行為不是會變得無所不為、卑鄙無恥了嗎?這是從反面論證義比生更珍貴,在二者不可兼得時應(yīng)該舍生取義。其三,“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dú)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边@幾句論證說:通過這樣的手段(指不正當(dāng)?shù)氖侄危┚涂梢员H?,而有的人不愿意采用;通過這樣的辦法(指不正當(dāng)?shù)霓k法)就可以避免禍患(死亡),而有的人不愿意去干。所以,還有比生命更為人們所珍愛的(指義),還有比死亡更為人們所厭惡的(指不義);不單是賢人有這種重義之心,而是人人都有,只是賢人沒有喪失罷了。這是從客觀事實(shí)論證義比生更珍貴,在二者不可兼得時有人舍生取義。通過以上論證,文章開頭提出的中心論點(diǎn)就成立了。
不過,上面的論證只是講道理。為了使這種道理更令人信服,更容易被人接受,孟子接著用具體的事例來說明。(略)
從文學(xué)的角度來看,《孟子》散文氣勢充沛,感情強(qiáng)烈,生動活潑,充分體現(xiàn)了孟子大義凜然的個性,表現(xiàn)了孟子雄辯、善辯的才華。他喜歡使用排比的修辭手法,其次,為了把道理說得深入淺出、生動有趣,孟子喜歡使用比喻,本篇以具體的魚和熊掌比喻抽象的生和義,以“舍魚而取熊掌”巧妙地比喻“舍生取義”,就是一個非常著名的例子。